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bis((1H-benzo[d]imidazol-2-yl)methyl)benze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bis((1H-benzo[d]imidazol-2-yl)methyl)benzene
英文别名
2-[[2-(1H-benzimidazol-2-ylmethyl)phenyl]methyl]-1H-benzimidazole
1,2-bis((1H-benzo[d]imidazol-2-yl)methyl)benze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2H18N4
mdl
——
分子量
338.412
InChiKey
JSCZUKBOEQAPK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57.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zinc(II) nitrate hexahydrate1,2-bis((1H-benzo[d]imidazol-2-yl)methyl)benzene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96.0h, 以77%的产率得到[Zn(1,2-bis((1H-benzo[d]imidazol-2-yl)meth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四面体金属螺旋单元的中观金属超分子的组装:合成,结构和荧光
    摘要:
    摘要四种新的配合物,即[Cd(H2L)I2]·2CH3OH(1),[Zn(HL)2](2),[Zn(H2L)(TPA)] n·2nDMF·2nH2O(3)和[Zn (H2L)(IPA)] n·1.5nH2O(4)是通过过渡金属Cd(II)和Zn(II)与柔性双(苯并咪唑)配体H2L(H2L = 1,2)的自组装反应合成的-双((1H-苯并[d]咪唑-2-基)甲基)苯,TPA =对苯二甲酸酯,IPA =间苯二甲酸酯,DMF = N,N-二甲基甲酰胺)。在所有络合物中,配体H2L或(HL)-均作为配体螯合的金属离子,形成独特的四面体螺旋单元,并进一步组装成具有各种结构的介观金属超分子,例如1和4的层结构,三维CdSO4样框架2中的双层框架和3中的双层框架。这些四面体螺旋单元不仅充当了有趣的多功能超分子合成子,但在超分子组装过程中也表现出有趣的手性区分。从某种意义上讲,与通常报道的多金属辅助螺旋
    DOI:
    10.1016/j.ica.2014.08.010
  • 作为产物:
    描述:
    1,2-苯二乙酸邻苯二胺磷酸 作用下, 反应 4.0h, 以80%的产率得到1,2-bis((1H-benzo[d]imidazol-2-yl)meth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四面体金属螺旋单元的中观金属超分子的组装:合成,结构和荧光
    摘要:
    摘要四种新的配合物,即[Cd(H2L)I2]·2CH3OH(1),[Zn(HL)2](2),[Zn(H2L)(TPA)] n·2nDMF·2nH2O(3)和[Zn (H2L)(IPA)] n·1.5nH2O(4)是通过过渡金属Cd(II)和Zn(II)与柔性双(苯并咪唑)配体H2L(H2L = 1,2)的自组装反应合成的-双((1H-苯并[d]咪唑-2-基)甲基)苯,TPA =对苯二甲酸酯,IPA =间苯二甲酸酯,DMF = N,N-二甲基甲酰胺)。在所有络合物中,配体H2L或(HL)-均作为配体螯合的金属离子,形成独特的四面体螺旋单元,并进一步组装成具有各种结构的介观金属超分子,例如1和4的层结构,三维CdSO4样框架2中的双层框架和3中的双层框架。这些四面体螺旋单元不仅充当了有趣的多功能超分子合成子,但在超分子组装过程中也表现出有趣的手性区分。从某种意义上讲,与通常报道的多金属辅助螺旋
    DOI:
    10.1016/j.ica.2014.08.0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ssemblies of meso-metallosupermolecules from tetrahedral metallohelicate units: Syntheses, structures, and fluorescence
    作者:Li-Na Liu、Si-Wen Zhang、Ya-Dong Wang、Xiao-Gang Guo、Lian Wu、Ben-Lai Wu
    DOI:10.1016/j.ica.2014.08.010
    日期:2014.11
    all the complexes, ligands H2L or (HL)− acting as helicands chelated metal ions to form uniquely tetrahedral helicate units which further assembled into meso-metallosupermolecules with various architectures, such as layer structures in 1 and 4, three-dimensional CdSO4-like framework in 2, and double-layered framework in 3. Those tetrahedral helicate units not only serve as intriguingly versatile supramolecular
    摘要四种新的配合物,即[Cd(H2L)I2]·2CH3OH(1),[Zn(HL)2](2),[Zn(H2L)(TPA)] n·2nDMF·2nH2O(3)和[Zn (H2L)(IPA)] n·1.5nH2O(4)是通过过渡金属Cd(II)和Zn(II)与柔性双(苯并咪唑)配体H2L(H2L = 1,2)的自组装反应合成的-双((1H-苯并[d]咪唑-2-基)甲基)苯,TPA =对苯二甲酸酯,IPA =间苯二甲酸酯,DMF = N,N-二甲基甲酰胺)。在所有络合物中,配体H2L或(HL)-均作为配体螯合的金属离子,形成独特的四面体螺旋单元,并进一步组装成具有各种结构的介观金属超分子,例如1和4的层结构,三维CdSO4样框架2中的双层框架和3中的双层框架。这些四面体螺旋单元不仅充当了有趣的多功能超分子合成子,但在超分子组装过程中也表现出有趣的手性区分。从某种意义上讲,与通常报道的多金属辅助螺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