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is-eicosa-(5,8,11,14,19)-pentaen-17-ynoic acid methyl ester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is-eicosa-(5,8,11,14,19)-pentaen-17-ynoic acid 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
cis-eicosa-(5,8,11,14,19)-pentaen-17-ynoic acid 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1H28O2
mdl
——
分子量
312.452
InChiKey
RESMJKONJGNLJJ-ZKWNWVN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3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11.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is-eicosa-(5,8,11,14,19)-pentaen-17-ynoic acid methyl ester 在 porc liver esterase 作用下, 以 phosphate buffer 、 乙醇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由淡水硅藻藻素fucoserratene的生物合成星杆台塑(硅藻)
    摘要:
    淡水硅藻星杆台塑(硅藻)产生辛-1,3- ê,5 ž -三烯(6)(fucoserratene),预先确定为褐海藻的性信息素墨角藻锯。Fucoserratene是由Eicosa-5,8,11,14,17-戊烯酸(7)通过相应12-氢过氧中间体8的氧化裂解而生物合成的。使用eicosa-5,8,11,14-tetraen-17-ynoic acid(18)建立生物合成序列,eicosa-5,8,11,14-tetraen-17-ynoic acid(18)是7的结构类似物,将其转化为octa-1,3 E -dien-5-yne(21),结构类似物为6,由福寿菌的匀浆物组成。另外,描述了从花生四烯酸制备高度不饱和类花生酸的一般方法。
    DOI:
    10.1016/s0040-4020(98)00660-7
  • 作为产物:
    描述:
    花生四烯酸lead(IV) acetate正丁基锂高氯酸 、 sodium imidazolate 、 双氧水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正己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76h, 生成 cis-eicosa-(5,8,11,14,19)-pentaen-17-ynoic acid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由淡水硅藻藻素fucoserratene的生物合成星杆台塑(硅藻)
    摘要:
    淡水硅藻星杆台塑(硅藻)产生辛-1,3- ê,5 ž -三烯(6)(fucoserratene),预先确定为褐海藻的性信息素墨角藻锯。Fucoserratene是由Eicosa-5,8,11,14,17-戊烯酸(7)通过相应12-氢过氧中间体8的氧化裂解而生物合成的。使用eicosa-5,8,11,14-tetraen-17-ynoic acid(18)建立生物合成序列,eicosa-5,8,11,14-tetraen-17-ynoic acid(18)是7的结构类似物,将其转化为octa-1,3 E -dien-5-yne(21),结构类似物为6,由福寿菌的匀浆物组成。另外,描述了从花生四烯酸制备高度不饱和类花生酸的一般方法。
    DOI:
    10.1016/s0040-4020(98)0066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osynthesis of the algal pheromone fucoserratene by the freshwater diatom Asterionella formosa (Bacillariophyceae)
    作者:Marc Hombeck、Wilhelm Boland
    DOI:10.1016/s0040-4020(98)00660-7
    日期:1998.9
    The freshwater diatom Asterionella formosa (Bacillariophyceae) produces octa-1,3E,5Z-triene (6) (fucoserratene), previously identified as the sexual pheromone of the brown seaweed Fucus serratus. Fucoserratene is biosynthesised from eicosa-5,8,11,14,17-pentaenoic acid (7) by oxidative cleavage of the corresponding 12-hydroperoxy intermediate 8. The biosynthetic sequence was established using eicosa-5
    淡水硅藻星杆台塑(硅藻)产生辛-1,3- ê,5 ž -三烯(6)(fucoserratene),预先确定为褐海藻的性信息素墨角藻锯。Fucoserratene是由Eicosa-5,8,11,14,17-戊烯酸(7)通过相应12-氢过氧中间体8的氧化裂解而生物合成的。使用eicosa-5,8,11,14-tetraen-17-ynoic acid(18)建立生物合成序列,eicosa-5,8,11,14-tetraen-17-ynoic acid(18)是7的结构类似物,将其转化为octa-1,3 E -dien-5-yne(21),结构类似物为6,由福寿菌的匀浆物组成。另外,描述了从花生四烯酸制备高度不饱和类花生酸的一般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