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红藻氨酸二甲酯 | 4071-37-8

中文名称
红藻氨酸二甲酯
中文别名
(3R,6R)-6-羟基-8-甲基-8-氮杂二环[3.2.1]辛-3-基3-甲基丁酸酯
英文名称
Kainic acid di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methyl (2S,3S,4S)-3-(carboxymethyl)-4-isopropenyl-2-pyrrolidinecarboxylate;(-)-α-kainic acid dimethyl ester;((3S)-4c-isopropenyl-2t-methoxycarbonyl-pyrrolidin-3r-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3S)-4c-Isopropenyl-2t-methoxycarbonyl-pyrrolidin-3r-yl)-essigsaeure-methylester;(+)-α-Kaininsaeure-dimethylester;Dimethyl-L-α-kainat;methyl (2S,3S,4S)-3-(2-methoxy-2-oxoethyl)-4-prop-1-en-2-ylpyrrolidine-2-carboxylate
红藻氨酸二甲酯化学式
CAS
4071-37-8
化学式
C12H19NO4
mdl
——
分子量
241.287
InChiKey
NVQFKOVUTLRCIR-NGZCFLST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64.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SDS

SDS:4b45f12ab1ee0de84e894517c9a8af68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红藻氨酸二甲酯acetylacetonatodicarbonylrhodium(l)三苯基膦 4-二甲氨基吡啶氢气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2S,3S,4R)-3-Methoxycarbonylmethyl-4-((S)-1-methyl-3-oxo-propyl)-pyrrolidine-1,2-dicarboxylic acid 1-tert-butyl ester 2-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海人酸的高度立体选择性加氢甲酰化合成海藻氨酸
    摘要:
    描述了在结构上与红藻氨酸支架相关的一系列仲胺的有效制备。天然存在的 (-)-a-红藻氨酸被加氢甲酰化,具有完全的末端选择性和高立体选择性。通过相应的 2,4-二硝基苯腙的 ROESY 和 HETLOC 光谱研究了产物的立体化学,表明存在与 Boc 基团相关的旋转异构体的单一非对映异构体。醛被用作通过在离子液体中还原胺化来制备胺的平台。
    DOI:
    10.1055/s-2005-869835
  • 作为产物:
    描述:
    红藻氨酸盐酸 作用下, 生成 红藻氨酸二甲酯
    参考文献:
    名称:
    Miyasaki et al., Yakugaku Zasshi/Journ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 1955, vol. 75, p. 72,73, 75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II)-catalyzed olefin-coupling reactions of kainic acid: effects of substitution on the isopropenyl group on receptor binding
    作者:Gregory A. Conway、Joon Sup Park、Linda Maggiora、Mathias P. Mertes、Noemi Galton、Elias K. Michaelis
    DOI:10.1021/jm00367a010
    日期:1984.1
    accomplished by treatment with an aromatic amine, palladium(II) acetate, and tert-butyl nitrite. Substitution of the allylic methyl group of 3 was accomplished by conversion to the pi-(allyl)palladium complex (5) which, on subsequent treatment with the carbanions of tert-butyl acetoacetate or phenylthioacetone, gave the alkylated products. Both the (Z)- and (E)-3-nitrophenyl derivatives (8a,b) of kainic
    发现两个钯催化的碳-碳键形成反应可用于修饰受保护的含有空间位阻异丙烯基的氨基酸衍生物。通过用芳族胺,乙酸钯(II)和亚硝酸叔丁酯处理来完成N-(乙氧基羰基)海藻酸(3)的二甲基酯的末端亚甲基的芳基化。通过转化成π-(烯丙基)钯配合物(5)来实现3的烯丙基甲基的取代,其随后用乙酰乙酸叔丁酯或苯硫丙酮的碳负离子处理,得到烷基化的产物。海藻酸的(Z)-和(E)-3-硝基苯基衍生物(8a,b)在标准结合试验中均具有活性。出乎意料的是,硝基苯基系列(8a)中的顺式化合物 发现它与十二烷酸中发现的扩展共轭更相似,但其效力比反式衍生物8b低20倍。后者具有海藻酸的受体结合亲和力的五分之一。
  • Takahashi et al., Yakugaku Zasshi/Journ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 1957, vol. 77, p. 182,183, 184
    作者:Takahashi et al.
    DOI:——
    日期:——
  • Ueno et al., Yakugaku Zasshi/Journ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 1955, vol. 75, p. 836
    作者:Ueno et al.
    DOI:——
    日期:——
  • Honjo, Yakugaku Zasshi/Journ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 1957, vol. 77, p. 593,596
    作者:Honjo
    DOI:——
    日期:——
  • Miyasaki, Yakugaku Zasshi/Journ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 1955, vol. 75, p. 695,697
    作者:Miyasak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