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Fe(II)-EDTA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Fe(II)-EDTA
英文别名
{Fe(ethylenediaminediacatate)};2-[2-[bis(carboxylatomethyl)amino]ethyl-(carboxymethyl)amino]acetate;iron(2+)
Fe(II)-EDTA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0H12N2O8*Fe*2H
mdl
——
分子量
346.077
InChiKey
JVXHQHGWBAHSSF-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Fe(II)-EDTA 在 human 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in complex with copper(II) 、 sod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aq. buffer 为溶剂, 生成 iron(III) 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重新审视淀粉样前体蛋白的 E2 结构域:铁氧化酶、超氧化物和过氧亚硝酸盐清除活性
    摘要:
    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 (APP) 是 β-淀粉样蛋白的生物前体,β-淀粉样蛋白是与阿尔茨海默病 (AD) 相关的已知组织病理学标志。APP的功能让人很感兴趣,但仍然难以捉摸。APP 的胞外结构域之一,即 E2 结构域,已被认为具有亚铁氧化酶活性并影响神经元铁稳态。然而,已经报道了相互矛盾的证据,其确切作用仍然没有定论。在这里,我们使用扩展 X 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EXAFS)、UV-vis 和电子顺磁共振 (EPR) 研究了 E2 结构域的 Cu 结合位点,并发现一种新的不稳定水配体与 Cu(II ) 除了四种已知组氨酸之外的辅因子。2 M –1 s –1。Cu(I)-E2 与分子氧的反应速率仅为 5.3 M –1 s –1,这会将任何潜在的多周转亚铁氧化酶活性限制在如此低的速率,并阻止在多周转条件下观察活性。蛋白质的正静电势表面表明可能与带负电的小底物发生反应,例如超氧自由基 (O 2 •–
    DOI:
    10.1021/acs.inorgchem.3c01336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二胺四乙酸铁(III)盐维生素 C 作用下, 反应 0.5h, 生成 Fe(II)-EDTA
    参考文献:
    名称:
    在湿式反硝化系统中用抗坏血酸还原 Fe(iii)EDTA 的评估†
    摘要:
    Fe( III )EDTA还原为Fe ( II )EDTA是湿法烟气系统同时脱硫和脱硝的核心过程。在此,首先,还原剂抗坏血酸(VC)用于还原Fe( III )EDTA。在不同的 Fe( III )EDTA 浓度、不同的 pH 值、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 VC 与 Fe( III )EDTA 的摩尔比下,研究了用抗坏血酸还原Fe( III )EDTA的可行性。结果表明,Fe( II )EDTA浓度随着初始Fe( III )EDT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还原效率随着 VC 与 Fe 的摩尔比增加(III )EDTA增加,当摩尔比大于0.5时,Fe( III )EDTA的还原效率均接近100%。另一方面,碱性环境不利于 VC 转化 Fe( III )EDTA。随着温度的升高,Fe( III )EDTA 的转化率略有增加。此外,与其他还原系统相比,抗坏血酸 (VC) 被发现在还原 Fe( III )EDTA
    DOI:
    10.1039/c9ra02678a
  • 作为试剂:
    描述:
    2,4-二氯酚Fe(II)-EDTA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为溶剂, 生成 甲酸溶剂黄146
    参考文献:
    名称:
    Fenton-like degradation of 2,4-dichlorophenol using calcium peroxide particles: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s
    摘要:
    H2O2 从 CaO2 粒子溶解中缓慢释放,然后分解成自由基,以中等速度降解 2,4-二氯苯酚。
    DOI:
    10.1039/c6ra26754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lark, Nancy Handshaw; Martell, Arthur E., Inorganic Chemistry, 1988, vol. 27, # 7, p. 1297 - 1298
    作者:Clark, Nancy Handshaw、Martell, Arthur E.
    DOI:——
    日期:——
  • Zang; Kotowski; Van Eldik, Inorganic Chemistry, 1988, vol. 27, # 19, p. 3279 - 3283
    作者:Zang、Kotowski、Van Eldik
    DOI:——
    日期:——
  • Zang; Van Eldik, Inorganic Chemistry, 1990, vol. 29, # 22, p. 4462 - 4468
    作者:Zang、Van Eldik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