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Lesinurad(系统名称: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C17H14BrN3O2S)是一种与痛风有关的选择性尿酸重吸收抑制剂,其水溶性较差。我们进行了高通量固形物筛选,以筛选出具有更好制药相关特性的新固形物。在多晶型筛选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与甲醇(CH3OH)和乙醇(C2H5OH)的两种溶解物。利用晶体工程方法制备了咖啡因(系统名称:3,7-二氢-1,3,7-三甲基-1H-嘌呤-2,6-二酮,C8H10N4O2)和烟酰胺(C6H6N2O)的二元体系、脲(CH4N2O)的多晶体以及同类药物(如别嘌醇和非布索坦)的共晶体。所有这些新型固体形态都通过 XRD、DSC 和 FT-IR 得到了证实。通过单晶和粉末 X 射线衍射解决了晶体结构问题。晶体结构表明,lesinurad 分子具有很高的柔韧性,三唑分子以及可旋转的硫代乙酸(侧链)和环丙烷环几乎垂直于平面萘分子。由于晶体结构中存在甲醇和乙醇分子,药物中的羧酸-三唑杂环被打断,形成分子间的大环。咖啡因共晶体保持了药物中酸-三唑杂炔酮的一致性,此外,它们还通过几种辅助作用结合在一起。在烟酰胺和脲的二元体系中,酸-三唑杂合成体被酸-酰胺合成体取代。在脲的共晶体多态性中,形式 I(P\overline{1},1:1)由酸-酰胺(脲)异构体组成,而在形式 II(P21/c,2:2)中,酸-酰胺异构体和脲-脲二聚体同时存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进一步支持了实验观察到的共晶体中的合成物层次。莱西脲及其二元固体在 pH 值为 5 的醋酸盐缓冲介质中的水溶性实验表明,莱西脲-脲形式 I(43 倍)> 莱西脲-咖啡碱(20 倍)> 莱西脲-别嘌呤醇(12 倍)≃ 莱西脲-烟酰胺(11 倍)> 莱西脲的明显溶解顺序与晶体结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