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nitrophenyl-β-D-glucopyranosyl-(1→3)-O-α-D-glucopyranos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nitrophenyl-β-D-glucopyranosyl-(1→3)-O-α-D-gluc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Glc(a1-3)Glc(b)-O-Ph(4-NO2);(2R,3R,4S,5S,6R)-2-[(2R,3R,4S,5R,6S)-3,5-dihydroxy-2-(hydroxymethyl)-6-(4-nitrophenoxy)oxan-4-yl]oxy-6-(hydroxymethyl)oxane-3,4,5-triol
p-nitrophenyl-β-D-glucopyranosyl-(1→3)-O-α-D-gluc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25NO13
mdl
——
分子量
463.395
InChiKey
LBTDRWMZFQVCAR-WGOKUHD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224
  • 氢给体数:
    7
  • 氢受体数:
    1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氟代四乙酸 beta-d-吡喃葡萄糖酯 在 mutant malA D320G from Sulfolobus solfataricus 、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对硝基苯基麦芽糖苷p-nitrophenyl-β-D-glucopyranosyl-(1→3)-O-α-D-gl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从广泛的糖苷酶支架创建α-甘露糖合成酶
    摘要:
    α-甘露糖苷变得容易:GH31 α-葡萄糖苷酶家族的突变对供体底物的 2-OH 位置的改变显示出可塑性,创造了一种有效的 α-甘露糖苷合成生物催化剂。使用显示低(不需要的)寡聚化活性的 α-甘露糖合酶,将一种简单的氟化物供体试剂用于合成一系列单-α-甘露糖基化偶联物。
    DOI:
    10.1002/anie.2012010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cceptor-induced modification of regioselectivity in CGTase-catalyzed glycosylations of p-nitrophenyl-glucopyranosides
    作者:Simon Strompen、Alfonso Miranda-Molina、Agustín López-Munguía、Edmundo Castillo、Gloria Saab-Rincón
    DOI:10.1016/j.carres.2014.11.010
    日期:2015.3
    transfer reactions besides showing low hydrolytic activity. Here, the effect of the anomeric configuration of the glycosyl acceptor on the regioselectivity of CGTase catalyzed glycosylations was investigated. For this purpose, the α and β anomers of p-nitrophenyl-D-glucopyranoside were used as glycosyl acceptors, Bacillus macerans and Thermoanaerobacter sp. CGTases were used as biocatalysts and β-cyclodextrin
    据报道,环糊精糖基转移酶(CGTase)除了表现出低的解活性外,还可以选择性催化α(1→4)-糖基转移反应。在此,研究了糖基受体的异头构型对CGTase催化的糖基化区域选择性的影响。为此,将对硝基苯基-D-吡喃葡萄糖苷的α和β端基异构体用作糖基受体,Macerans芽孢杆菌和Thermoanaerobacter sp.。CGTase被用作生物催化剂,β-环糊精被用作糖基供体。如所预期的,当将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与豆腐芽孢杆菌CGTase用作受体时,产生了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基-(1→4)-O-α-D-吡喃葡萄糖苷。令人惊讶的是,当使用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作为糖基受体时,除了预期的α(1→4)-糖基化产物外,还获得了α(1→3)-和α(1→6)-转移产物。还观察到嗜热厌氧菌sp.macerans CGTase区域选择性的这种意想不到的变化,导致α(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