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613316-8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613316-82-7
化学式
C26H40N2O3
mdl
——
分子量
428.615
InChiKey
PLWRKDATZBDNHD-DEOSSOP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07
  • 重原子数:
    31.0
  • 可旋转键数:
    16.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71.19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0.0h, 以90%的产率得到N-tetradecanoyl-L-tryptophan
    参考文献:
    名称:
    转化分枝杆菌生存策略以开发基于脂肽的融合抑制剂**
    摘要:
    有包膜病毒的进入需要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旨在阻止这种膜融合的有效融合抑制剂可能会成为针对多种病毒感染的广谱抗病毒剂。分枝杆菌通过外壳蛋白 Coronin 1 抑制吞噬体-溶酶体融合而在吞噬体内存活。Coronin 1 和其他 WD40 重复蛋白的结构分析表明,trp-asp (WD) 序列位于扭曲的 β-meander 基序上Coronin 1 中的(更多暴露)。探索了 Coronin 1 的独特结构特征,以确定一个简单的脂肽序列 (myr-WD),它通过调节界面顺序、水渗透和表面电位来有效抑制膜融合。分枝杆菌启发的脂二肽作为潜在的广谱抗病毒剂已成功测试可对抗 1 型流感病毒 (H1N1) 和鼠冠状病毒感染。
    DOI:
    10.1002/anie.202013848
  • 作为产物:
    描述:
    L-色氨酸氯化亚砜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转化分枝杆菌生存策略以开发基于脂肽的融合抑制剂**
    摘要:
    有包膜病毒的进入需要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旨在阻止这种膜融合的有效融合抑制剂可能会成为针对多种病毒感染的广谱抗病毒剂。分枝杆菌通过外壳蛋白 Coronin 1 抑制吞噬体-溶酶体融合而在吞噬体内存活。Coronin 1 和其他 WD40 重复蛋白的结构分析表明,trp-asp (WD) 序列位于扭曲的 β-meander 基序上Coronin 1 中的(更多暴露)。探索了 Coronin 1 的独特结构特征,以确定一个简单的脂肽序列 (myr-WD),它通过调节界面顺序、水渗透和表面电位来有效抑制膜融合。分枝杆菌启发的脂二肽作为潜在的广谱抗病毒剂已成功测试可对抗 1 型流感病毒 (H1N1) 和鼠冠状病毒感染。
    DOI:
    10.1002/anie.20201384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elective binding of hydrogen chloride and its trapping through supramolecular gelation
    作者:Shibaji Basak、Nibedita Nandi、Arindam Banerjee
    DOI:10.1039/c4cc02300e
    日期:——
    A pyridine containing amino acid based gelator forms gel in aqueous media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chloric acid and the chloride ion is found to be very selective for gelation. The gelator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the detection and trapping of hydrogen chloride gas and this indicates its probable application for removing hazardous HCl gas from the environment.
    吡啶的基于氨基酸的胶凝剂在盐酸的存在下在性介质中形成凝胶,并且发现氯离子对于胶凝非常有选择性。该胶凝剂已成功用于检测和捕集氯化氢气体,这表明它可能用于从环境中去除有害的HCl气体。
  • Phenylalanine and Tryptophan-Based Surfactants as New Antibacterial Agents: Characterization, Self-Aggregation Properties, and DPPC/Surfactants Vesicles Formulation
    作者:Zakaria Hafidi、Lourdes Pérez、Mohammed El Achouri、Ramon Pons
    DOI:10.3390/pharmaceutics15071856
    日期:——
    C12TC3NH3Cl/DPPC formulations (40%/60% and 20%/80% molar ratios) exhibited goo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hile the others were not effective against the tested bacteria. The strong affinity between DPPC and surfactant molecules, as determined by the DF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 could be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loss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se cationic surfactants when they are incorporated in
    以可再生原料为起始化合物,采用绿色合成工艺合成了基于苯丙酸(CnPC3NH3Cl)和色酸(CnTC3NH3Cl)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其合成、酸碱平衡、聚集特性和抗菌活性。使用电导率和荧光来建立临界胶束浓度。CnPC3NH3Cl 和 CnTC3NH3Cl 的胶束化分别发生在 0.42–16.2 mM 和 0.29–4.6 mM 范围内。由于这些表面活性剂具有一定的酸性特征,因此通过滴定测定表观pKa,观察到酸度随着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苯丙酸的酸性比色酸衍生物的酸性稍高。这两个家族都对八种不同的细菌菌株表现出有希望的抗菌功效。针对肽聚糖糖基转移酶(PDB ID:2OQO)的分子对接研究用于研究目标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潜在结合机制。根据小角 X 射线散射 (SAXS) 结果,表面活性剂融入 DPPC(二棕榈磷脂胆碱)双层中,在高表面活性剂浓度下没有强烈扰动。一些C12TC3NH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