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phenyl-3,4-dicarboxylic acid diethyl ester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phenyl-3,4-dicarboxylic acid di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diethyl 4-phenylphthalate;Biphenyl-3,4-dicarbonsaeure-diaethylester;diethyl 4-phenylbenzene-1,2-dicarboxylate
biphenyl-3,4-dicarboxylic acid di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18O4
mdl
——
分子量
298.339
InChiKey
ZOPARYHBAJALT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phenyl-3,4-dicarboxylic acid diethyl ester二异丁基氢化铝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48%的产率得到5-phenylisobenzofuran-1(3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简单,便捷,高度区域选择性的异苯并呋喃-1(3H)-酮(邻苯二甲酸酯)以及Maculalactone A和B(生物活性丁内酯)
    摘要:
    背景:在氧杂环类中,许多天然产物中均发现苯并环内酯(3H-异苯并呋喃-1-酮或邻苯二甲酸酯)部分。邻苯二甲酰亚胺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例如(-)-Hidrastine对称为CCR5的人类阿片受体具有活性,而Fuscinarin则干扰HIV进入细胞。邻苯二甲酸酯还代表了许多天然产物中的重要结构亚基,这些天然产物表现出广泛的生物活性,例如解痉挛,抗真菌,血管扩张剂和冠状动脉扩张剂。除了它们的生物活性外,邻苯二甲酸酯还是用于合成各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通用原料,包括合成官能化萘和蒽的关键中间体,依次用作三环和四环芳族天然产物的合成子。本通信描述了一种简单但有效且方便的苯酞合成策略。 方法:最初考虑将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于在可变温度下使用不同金属氢化物进行环化的策略。反应在-30°C下用2.5当量的DIBAL-H进行,以〜68%的产率获得邻苯二甲醚,以及少量的醇(〜10%)和未反应的起始原料(〜12%)。
    DOI:
    10.2174/1570178613666151124200300
  • 作为产物:
    描述:
    diethyl 4-phenyl-5-(trimethylsilyl)phthalate 在 四丁基氟化铵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7.0h, 以71%的产率得到biphenyl-3,4-dicarboxylic acid di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2-Pyrone-4,5-二羧酸与甲硅烷基乙炔的逆电子需求环加成轻松合成甲硅烷基化 4,5-二取代邻苯二甲酸酯
    摘要:
    通过 2-pyrone-4,5-dicarboxylate 与各种甲硅烷基乙炔的逆向电子需求 [4+2] 环加成反应,可简便有效地合成甲硅烷基化 4,5-二取代邻苯二甲酸酯。该反应由 4A 分子筛 (MS 4A) 促进,以良好至高产率提供相应的具有可官能化甲硅烷基的多取代芳烃,从而提供多种功能化邻苯二甲酸酯的通用途径,这些官能化邻苯二甲酸酯是合成精细化学品的有前途的中间体,特别是光化学活性化合物。
    DOI:
    10.1246/cl.1708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nusual Coupling Reactions of Aldehydes and Alkynes: A Novel Preparation of Substituted Phthalic Acid Derivatives by Automated Synthesis
    作者:Axel Jacobi von Wangelin、Helfried Neumann、Dirk Gördes、Stefan Klaus、Haijun Jiao、Anke Spannenberg、Thomas Krüger、Christian Wendler、Kerstin Thurow、Norbert Stoll、Matthias Beller
    DOI:10.1002/chem.200204668
    日期:2003.5.23
    Based upon a highly versatile multicomponent methodology, a new one-pot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phthalic acid derivatives from alpha,beta-unsaturated aldehydes was developed. The reaction involves the intermediacy of an acetamidodiene species which undergoes Diels-Alder addition to diethyl acetylenedicarboxylate. The resultant acetamidocyclohexadiene is subject to elimination of acetamide under the
    基于高度通用的多组分方法,开发了一种新的由一锅合成的α,β-不饱和醛取代邻苯二甲酸衍生物。该反应涉及乙酰胺二烯物质的中间体,该乙酰胺二烯物质经过乙炔二羧酸二乙酯的Diels-Alder加成反应。在反应条件下,将所得的乙酰氨基环己二烯除去乙酰胺,以高收率得到取代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该多米诺缩合-环加成-消除序列已应用于多种α,β-不饱和醛。此外,我们证明了平行和自动化合成技术的开发可用于快速筛选反应条件和组成。
  • Metallo-β-lactamas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phthalic acid derivatives
    作者:Yukiko Hiraiwa、Akihiro Morinaka、Takayoshi Fukushima、Toshiaki Kudo
    DOI:10.1016/j.bmcl.2009.07.018
    日期:2009.9
    4-Butyl-3-methylphthalic acid was recognized as a metallo-β-lactamase inhibitor.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y of substituted phthalic acids afforded 3-phenylphthalic acid derivatives as potent IMP-1 inhibitors. On the other hand, 3-substituted with 4-hydroxyphenyl phthalic acid derivative displayed a potent combination effect with biapenem (BIPM) agains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hat produce
    4-丁基-3-甲基邻苯二甲酸被认为是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取代邻苯二甲酸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提供了3-苯基邻苯二甲酸衍生物作为有效的IMP-1抑制剂。另一方面,用4-羟基苯基邻苯二甲酸衍生物进行的3-取代显示出与比安培南(BIPM)对产生IMP-1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有效组合作用。
  • DE870106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 Process for producing compounds of the diaryl series
    申请人:GEN ANILINE & FILM CORP
    公开号:US02280504A1
    公开(公告)日:1942-04-21
  • Butterworth et al.,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38, p. 1386,1389
    作者:Butterworth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