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Benzyloxy-benzoic acid propyl ester | 1044061-47-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Benzyloxy-benzoic acid propyl ester
英文别名
Propyl 4-phenylmethoxybenzoate;propyl 4-phenylmethoxybenzoate
4-Benzyloxy-benzoic acid propyl ester化学式
CAS
1044061-47-3
化学式
C17H18O3
mdl
——
分子量
270.328
InChiKey
IBCMKQIHSVFMK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98.7±17.0 °C(Predicted)
  • 密度:
    1.10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5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Benzyloxy-benzoic acid propyl ester氢氧化钾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4-苯甲氧基苯甲酸
    参考文献:
    名称:
    1,1′-Disubstituted ferrocene containing hexacatenar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s
    摘要:
    本研究介绍了基于烷氧基末端基团的含二茂铁六碳烯金属异构体 4aâh 的制备和特性,这些烷氧基末端基团包括己氧基 (4a)、辛氧基 (4b)、癸氧基 (4c)、十二氧基 (4d)、十四氧基 (4e)、十六氧基 (4f)、十八氧基 (4g) 和二十四氧基 (4h)。引入不同长度的烷基链后,可产生丰富多样的自组装液晶结构。在结晶状态下,含有二茂铁的六碳烯金属异构体 4aâh 组织成微相分离的单层片状结构。相反,随着链长的变化,金属诱导体结晶熔化后出现了显著的相变:含有六碳烯的二茂铁金属诱导体 4b 和 c 显示出具有 Ia3d 对称性的双连续立方介相,而含有六碳烯的二茂铁金属诱导体 4dâg 则显示出六方柱状介相。进一步增加烷基链的长度(如 4h 的情况)会抑制液态结晶性,而只产生结晶相。含有二茂铁的金属茂金属分子的这种独特行为可以理解为是由于含有芳香族段的二茂铁的各向异性聚集以及由此产生的与链伸展相关的熵罚。
    DOI:
    10.1039/b008904o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1,1′-Disubstituted ferrocene containing hexacatenar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s
    摘要:
    本研究介绍了基于烷氧基末端基团的含二茂铁六碳烯金属异构体 4aâh 的制备和特性,这些烷氧基末端基团包括己氧基 (4a)、辛氧基 (4b)、癸氧基 (4c)、十二氧基 (4d)、十四氧基 (4e)、十六氧基 (4f)、十八氧基 (4g) 和二十四氧基 (4h)。引入不同长度的烷基链后,可产生丰富多样的自组装液晶结构。在结晶状态下,含有二茂铁的六碳烯金属异构体 4aâh 组织成微相分离的单层片状结构。相反,随着链长的变化,金属诱导体结晶熔化后出现了显著的相变:含有六碳烯的二茂铁金属诱导体 4b 和 c 显示出具有 Ia3d 对称性的双连续立方介相,而含有六碳烯的二茂铁金属诱导体 4dâg 则显示出六方柱状介相。进一步增加烷基链的长度(如 4h 的情况)会抑制液态结晶性,而只产生结晶相。含有二茂铁的金属茂金属分子的这种独特行为可以理解为是由于含有芳香族段的二茂铁的各向异性聚集以及由此产生的与链伸展相关的熵罚。
    DOI:
    10.1039/b008904o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1′-Disubstituted ferrocene containing hexacatenar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s
    作者:Jin-Sung Seo、Yong-Sik Yoo、Moon-Gun Choi
    DOI:10.1039/b008904o
    日期:——
    Th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errocene containing hexacatenar metallomesogens 4a–h based on alkoxy terminal groups with hexyloxy (4a), octyloxy (4b), decyloxy (4c), dodecyloxy (4d), tetradecyloxy (4e), hexadecyloxy (4f), octadecyloxy (4g) and eicosyloxy (4h) chains are described. The introduction of alkyl chains of different lengths induces a rich variety of self-assembled liquid crystalline structures. In the crystalline state, the ferrocene containing hexacatenar metallomesogens 4a–h organize into a microphase-separated monolayer lamellar structure. In contrast, a dramatic phase change after crystalline melting of the metallomesogens is observed with variation of the chain length. The ferrocene containing hexacatenar metallomesogens 4b and c display a bicontinuous cubic mesophase with Ia3d symmetry, while the ferrocene containing hexacatenar metallomesogens 4d–g exhibit a hexagonal columnar mesophase. Further increasing the length of the alkyl chain as in the case of 4h suppresses liquid crystallinity and induces only a crystalline phase. This unique behavior in the ferrocene containing metallomesogenic molecules can be understood to originate from the anisotropic aggregation of ferrocene containing aromatic segments and consequent entropic penalties associated with chain stretching.
    本研究介绍了基于烷氧基末端基团的含二茂铁六碳烯金属异构体 4aâh 的制备和特性,这些烷氧基末端基团包括己氧基 (4a)、辛氧基 (4b)、癸氧基 (4c)、十二氧基 (4d)、十四氧基 (4e)、十六氧基 (4f)、十八氧基 (4g) 和二十四氧基 (4h)。引入不同长度的烷基链后,可产生丰富多样的自组装液晶结构。在结晶状态下,含有二茂铁的六碳烯金属异构体 4aâh 组织成微相分离的单层片状结构。相反,随着链长的变化,金属诱导体结晶熔化后出现了显著的相变:含有六碳烯的二茂铁金属诱导体 4b 和 c 显示出具有 Ia3d 对称性的双连续立方介相,而含有六碳烯的二茂铁金属诱导体 4dâg 则显示出六方柱状介相。进一步增加烷基链的长度(如 4h 的情况)会抑制液态结晶性,而只产生结晶相。含有二茂铁的金属茂金属分子的这种独特行为可以理解为是由于含有芳香族段的二茂铁的各向异性聚集以及由此产生的与链伸展相关的熵罚。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