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环氧丙醛 | 765-34-4

中文名称
2,3-环氧丙醛
中文别名
环氧丙醛;缩水甘油醛
英文名称
Glycidaldehyde
英文别名
Epoxypropanal;oxirane-2-carbaldehyde
2,3-环氧丙醛化学式
CAS
765-34-4
化学式
C3H4O2
mdl
MFCD01724999
分子量
72.0636
InChiKey
IWYRWIUNAVNFP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62°C
  • 沸点:
    86.43°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4170
  • 溶解度:
    溶于氯仿、乙酸乙酯
  • 暴露限值:
    No exposure limit is set. It is recommended that human exposure to glycidaldehyde in the work environment should not exceed 1 ppm (3 mg/m3 ) concentration in air.
  • 物理描述:
    Glycidaldehyde appears as a colorless liquid. Slightly denser than water and insoluble in water. May irritate skin and eyes. Toxic by ingestion and inhalation. Used to make other chemicals.
  • 颜色/状态:
    COLORLESS LIQUID
  • 气味:
    Pungent
  • 闪点:
    88 °F (OPEN CUP)
  • 蒸汽密度:
    2.58 (AIR= 1)
  • 稳定性/保质期:
    <b> <ol> <li>存在于烟叶中。</li> <li>致癌活性较弱。</li> </ol> </b>
  • 分解: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acrid smoke and irritating fumes.
  • 折光率:
    Index of refraction: 1.4265 @ 20 °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66
  • 拓扑面积:
    29.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ADMET

毒理性
  • 致癌性证据
分类:B2;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分类依据:基于无人类数据,以及大鼠和小鼠皮下注射缩水甘油醛后恶性肿瘤发生率增加,以及小鼠皮肤涂抹后发生皮肤癌。缩水甘油醛在多种检测系统中显示出致突变活性,并且因其环氧基和醛基而众所周知的高度反应性。有几种结构上相关的环氧化合物在实验动物中也是致癌的,包括类似物乙二醇和环氧丙烷。人类致癌性数据:无。动物致癌性数据:充分。
CLASSIFICATION: B2; probable human carcinogen. BASIS FOR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no human data and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malignant tumors in rats and mice following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glycidaldehyde and of skin carcinomas following dermal application to mice. Glycidaldehyde shows mutagenic activity in many assay systems and is known to be highly reactive because of the epoxide and the aldehyde groups. /Several/ structurally related epoxide compounds are also carcinogenic in experimental animals, including the analogues glycidol and propylene oxide. HUMAN CARCINOGENICITY DATA: None. ANIMAL CARCINOGENICITY DATA: Sufficient.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性证据
评估:没有关于缩水甘油醛致癌性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有充分的动物致癌性证据。总体评估:缩水甘油醛可能对人类具有致癌性(2B组)。
Evaluation: No epidemiological data relevant to the carcinogenicity of glycidaldehyde were available. There is sufficient evidence of carcinogenicity in animals. Overall evaluation: Glycidaldehyde is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Group 2B).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缩水甘油醛
IARC Carcinogenic Agent:Glycidaldehyde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致癌物分类:2B组:可能对人类致癌
IARC Carcinogenic Classes:Group 2B: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著:第11卷:(1976年) 镉、镍、一些环氧化合物、其他工业化学品及对挥发性麻醉剂的总体考虑 增补第7卷:致癌性的总体评估:更新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著第1至42卷,1987年;440页;ISBN 92-832-1411-0(已绝版) 第71卷:(1999年) 对一些有机化学品、肼和过氧化氢的再评估(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
IARC Monographs:Volume 11: (1976) Cadmium, Nickel, Some Epoxides, Miscellaneous Industrial Chemicals and General Considerations on Volatile Anaesthetics Volume Sup 7: Overall Evaluations of Carcinogenicity: An Updating of IARC Monographs Volumes 1 to 42, 1987; 440 pages; ISBN 92-832-1411-0 (out of print) Volume 71: (1999) Re-evaluation of Some Organic Chemicals, Hydrazine and Hydrogen Peroxide (Part 1, Part 2, Part 3)
来源: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吸收、分配和排泄
通过皮肤吸收。
Absorbed through skin.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3.1
  • 危险品标志:
    Xi,C
  • 安全说明:
    S16,S23,S24/25,S26,S33,S36/37/39,S9
  • 危险类别码:
    R11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9999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3.1
  • 危险品运输编号:
    2622
  • 储存条件:
    库房应保持通风、低温和干燥,并与氧化剂分开储存和运输。

SDS

SDS:0b7e93707f82bf1c620d7714942c1ec5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3-环氧丙醛;缩水甘油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 2,3-Epoxypropionaldehyde;Glycidaldehy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765-34-4
分子式: C 3 H 4 O 2
分子量: 72.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2,3-环氧丙醛;缩水甘油醛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蒸气对眼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明显刺激作用,愈合缓慢,愈合呈青铜色。少数病例有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高热发生剧烈分解,甚至发生爆炸。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无资料
自燃温度(℃):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戴面具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皮肤和粘膜的损害。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不稳定液体,有刺鼻气味。
pH:
熔点(℃): -61.8
沸点(℃): 112-113
相对密度(水=1): 1.14(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58
饱和蒸气压(kPa): 10.13(57-58℃)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无资料
引燃温度(℃):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 C 3 H 4 O 2
分子量: 72.06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石油醚,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在棉织品处理、皮革、鞣革和蛋白凝固中双官能的化学中间体和交联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不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230mg/kg(大鼠经口);200mg/kg(兔经皮) LC50:740mg/m3 4小时(大鼠吸入)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33578
UN编号: 2622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3 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4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类别:易燃液体
毒性分级:高毒
急性毒性:

  • 口服(大鼠)LD₅₀: 50 毫克/公斤
  • 腹腔注射(小鼠)LD₅₀: 200 毫克/公斤

刺激数据:

  • 皮肤(兔子)100 毫克/24 小时 中度

可燃性危险特性:易燃
储运特性:应存放在通风、低温和干燥的库房中;与氧化剂分开储存和运输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环氧丙醛 、 aluminum tri-tert-butoxide 作用下, 生成 缩水甘油
    参考文献:
    名称:
    Jedlinski, Zbigniew; Kowalczuk, Marek; Olas, Barbara, Polish Journal of Chemistry, 1981, vol. 55, # 6, p. 1329 - 1335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缩水甘油草酰氯二甲基亚砜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33h, 生成 2,3-环氧丙醛
    参考文献:
    名称:
    Juliá–Colonna stereoselective epoxidation of some α,β-unsaturated enones possessing a stereogenic centre at the γ-position: synthesis of a protected galactonic acid derivative
    摘要:
    使用过氧化物或过碳酸盐和聚亮氨酸作为催化剂氧化烯酮 6â8 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非对映异构体 9â12 ,收率很高。化合物 9 通过五个步骤转化为半乳糖酸衍生物 16,总产率接近 60%。事实证明,多亮氨酸是一种催化剂,其催化作用足以推翻所选底物中固有的立体控制。
    DOI:
    10.1039/b007100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short and efficient synthesis of 4-hydroxy-5-(1-hydroxyalkyl)-γ-butyrolactones
    作者:J.W. Scheeren、J. Lange
    DOI:10.1016/s0040-4039(01)90024-3
    日期:1984.1
    The cycloaddition of α,β-epoxyaldehydes or ketones () with the ketene acetal MeHC=C(OMe)2 () gives epoxyoxetanes () in high yields. Without isolation they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4-hydroxy-5-(1-hydroxyalkyl)-γ-butyrolactones () via the epoxy esters and trihydroxy esters (). The lactones appear to be valuable precursors for the synthesis of 5-(1-hydroxyalkyl)-3-methyl-2-5H-furanones () and 3-methyl-
    α,β-环氧醛或酮()与乙烯酮缩醛MeHC = C(OMe)2()的环加成反应可高收率地得到环氧乙烷酮()。不分离它们可以转化成4-羟基-5-(1-羟烷基)-γ丁内酯()通过环氧酯和三羟基酯()。内酯类似乎是5-(1-羟烷基)的合成前体的有价值-3-甲基2-5 ħ -呋喃酮()和3-甲基-5-亚基-2-5 ħ -呋喃酮()
  • Efficient Epoxidation of Electron-Deficient Alkene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Catalyzed by [γ-PW10O38V2(μ-OH)2]3−
    作者:Keigo Kamata、Kosei Sugahara、Kazuhiro Yonehara、Ryo Ishimoto、Noritaka Mizuno
    DOI:10.1002/chem.201101001
    日期:2011.6.27
    epoxidized without form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amides. In addition, I could rapidly (≤10 min) catalyze epoxida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terminal, internal, and cyclic alkenes with H2O2 under the stoichiometric conditions. The mechanistic, spectroscopic, and kinetic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I‐catalyzed epoxidation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three steps: 1) The reaction of I with H2O2 leads to reversible formation
    甲二钒取代的磷钨,[γ-PW 10 ö 38 V 2(μ-OH)2 ] 3-(我),显示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对H 2 ö 2中钒和钨络合物的乙酸烯丙酯的环氧化的基于营业额为210。在存在I的情况下,烯丙基位置带有乙酸盐,醚,羰基和氯基的各种缺电子烯烃可以高收率将其化学等价地氧化成相应的环氧化物,而等摩尔量的H 2 O 2关于基板。甚至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也可以被环氧化而不形成相应的酰胺。另外,在化学计量比下,我可以快速(≤10分钟)用H 2 O 2催化各种末端,内部和环状烯烃的环氧化。的机理,光谱学,和动力学研究表明,我催化的环氧化反应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1)的反应我用H 2 ö 2所导致可逆形成一个氢过物种的[γ-PW 10 ö 38 V 2(μ-OH)(μ-OOH)] 3−(II),2)的连续脱水II形式的活性氧种与过氧组[γ-PW 10 ö 38 V 2(μ-η 2:η 2 -O 2)]
  • Prebiotic synthesis of aminooxazoline-5′-phosphates in water by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作者:C. Fernández-García、N. M. Grefenstette、M. W. Powner
    DOI:10.1039/c7cc02183f
    日期:——
    the leading candidate for the first biopolymer of life. Aminooxazolines have recently emerged as key prebiotic ribonucleotide precursors, and here we develop a novel strategy for aminooxazoline-5′-phosphate synthesis in water from prebiotic feedstocks. Oxidation of acrolein delivers glycidaldehyde (90%), which directs a regioselective phosphorylation in water and specifically affords 5′-phosphorylated
    RNA对于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是生命中第一种生物聚合物的主要候选物质。氨基恶唑啉最近已成为关键的益生元核糖核苷酸前体,在这里,我们开发了一种从益生元原料水中合成氨基恶唑啉-5'-磷酸的新策略。丙烯醛的氧化产生了缩水甘油醛(90%),它指导着水中的区域选择性磷酸化,并特别以高达36%的产率提供了5'-磷酸化的核苷酸前体。我们还证明了蛋白氨基酸(Met,Glu,Gln)和核苷酸合成之间的世代联系。
  • Enantioselective Radical‐Polar Crossover Reactions of Indanonecarboxamides with Alkenes
    作者:Xiying Zhang、Wangbin Wu、Weidi Cao、Han Yu、Xi Xu、Xiaohua Liu、Xiaoming Feng
    DOI:10.1002/anie.201914151
    日期:2020.3.16
    Highly efficient asymmetric intermolecular radical-polar crossover reactions were realized by combining a chiral N,N'-dioxide/NiII complex catalyst with Ag2 O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Various terminal alkenes and indanonecarboxamides/esters underwent radical addition/cyclization reactions to afford spiro-iminolactones and spirolactones with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up to 99 %) and enantioselectivities
    通过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手性N,N'-二氧化物/ NiII复合催化剂与Ag2 O结合,可以实现高效的不对称分子间自由基-极性交叉反应。各种末端烯烃和茚满羧酰胺/酯经过自由基加成/环化反应,得到螺亚氨基内酯和螺内酯,具有良好至优异的收率(高达99%)和对映选择性(高达97%ee)。此外,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获得了一系列不同的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消除或环氧化物开环产物。路易斯酸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并且排除了强烈的背景反应。
  • Mechanisms of Formation of Adducts from Reactions of Glycidaldehyde with 2‘-Deoxyguanosine and/or Guanosine
    作者:Bernard T. Golding、Pritpal K. Slaich、Gordon Kennedy、Christine Bleasdale、William P. Watson
    DOI:10.1021/tx950057c
    日期:1996.1.1
    formed from guanosine and glycidaldehyde. The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is adduct was also aided by 13C NMR analysis of the 15N-labeled adduct derived from [1-15N]guanosine. Analogous adduct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reaction between glycidaldehyde and deoxyguanosine. Mechanisms of formation of the adducts from glycidaldehyde and guanosine/deoxyguanosine are proposed and supported by model studies with simple
    描述了由rac-but-3-ene-1,2-二醇方便地合成rac-缩水甘油醛和由D-甘露糖醇方便地合成(R)-缩水甘油醛。(R)-乙二醛(1)在水中与鸟嘌呤反应(pH 4-11,在较高pH下反应更快),最初产生6(S)-羟基-7(S)-(羟甲基)-3-(β-D -呋喃核糖基)-5,6,7-三氢咪唑并[1,2-α嘌呤-9(3H)-一(7a)和6(S),7(R)-二羟基-3-(β-D-呋喃核糖基)-5,6,7,8-四氢嘧啶基[1,2-α]嘌呤-10(3H)-一(8a)。前者分解为7-(羟甲基)-5,9-二氢-9-氧代-3-(β-D-核呋喃糖基)咪唑并[1,2-α]嘌呤(1,2-α)嘌呤(3a),5,9-二氢-9-氧代-3-(β-D-呋喃呋喃糖基)咪唑并[1,2-α]嘌呤(5a,1,N2-乙鸟嘌呤)和甲醛,而后者的加合物相对稳定。羟甲基在7-(羟甲基)-5的咪唑环上的位置 通过13 C NMR分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S)-4-氯-1,2-环氧丁烷 顺式-环氧琥珀酸氢钾 顺式-1-环己基-2-乙烯基环氧乙烷 顺-(2S,3S)甲基环氧肉桂酸酯 雌舞毒蛾引诱剂 阿洛司他丁 辛基缩水甘油醚 表氰醇 螺[环氧乙烷-2,2-三环[3.3.1.1~3,7~]癸烷] 蛇根混合碱 苯氧化物 聚碳酸丙烯酯 聚依他丁 羟基乙醛 缩水甘油基异丁基醚 缩水甘油基十六烷基醚 缩水甘油 硬脂基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盐酸司维拉姆 甲醛与(氯甲基)环氧乙烷,4,4-(1-甲基乙亚基)双酚和2-甲基苯酚的聚合物 甲醛与(氯甲基)环氧乙烷,4,4'-(1-甲基乙亚基)二[苯酚]和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的聚合物 甲醇环氧乙烷与壬基酚的聚合物 甲胺聚合物与(氯甲基)环氧乙烷 甲硫代环氧丙烷 甲基环氧氯丙烷 甲基环氧巴豆酸酯 甲基环氧乙烷与环氧乙烷和十六烷基或十八烷基醚的聚合物 甲基环氧乙烷与[(2-丙烯基氧基)甲基]环氧乙烷聚合物 甲基环氧丙醇 甲基环氧丙烷 甲基N-丁-3-烯酰甘氨酸酸酯 甲基7-氧杂双环[4.1.0]庚-2,4-二烯-1-羧酸酯 甲基3-环丙基-2-环氧乙烷羧酸酯 甲基1-氧杂螺[2.5]辛烷-2-羧酸酯 甲基(2S,3R)-3-丙基-2-环氧乙烷羧酸酯 甲基(2R,3S)-3-丙基-2-环氧乙烷羧酸酯 甲基(2R,3R)-3-环丙基-2-环氧乙烷羧酸酯 环氧溴丙烷 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4-(1,1-二甲乙基)苯酚的聚合物 环氧氯丙烷-d5 环氧氯丙烷-D1 环氧氯丙烷-3,3’-亚氨基二丙胺的聚合物 环氧氯丙烷-2-13C 环氧氯丙烷 环氧氟丙烷 环氧柏木烷 环氧愈创木烯 环氧十二烷 环氧化蛇麻烯 II 环氧乙烷羧酸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