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yl 2-O-benzoyl-4,6-O-benzylidene-α-L-glucopyranoside | 200941-41-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yl 2-O-benzoyl-4,6-O-benzylidene-α-L-gluc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2S,4aS,6R,7S,8R,8aR)-8-hydroxy-2-phenyl-6-phenylmethoxy-4,4a,6,7,8,8a-hexahydropyrano[3,2-d][1,3]dioxin-7-yl] benzoate
benzyl 2-O-benzoyl-4,6-O-benzylidene-α-L-gluc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200941-41-9
化学式
C27H26O7
mdl
——
分子量
462.499
InChiKey
LRBSCAUHSLGVKU-ADIOIAL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83.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糖基化过程中的双重不对称诱导
    摘要:
    N-碘代琥珀酰亚胺激活由苯基 2,3,4-tri-O-benzyl-1-thio-α-L- 和 -D-mannopyranosides 构建的预先安排的糖苷,这些糖苷通过琥珀酰间隔物通过位置 6 连接到位置 3苄基 2-O-苯甲酰基-6-O-苄基-α-L-和-D-吡喃葡萄糖苷(6,3-预先排列的 L-Man/L-Glc、D-Man/D-Glc、L-Man/D -Glc 和 D-Man/L-Glc) 以 70-78% 的产率提供相应的 3,6'-琥珀酰桥连二糖 Man-(1→4)-Glc 的 α/β-混合物。分子内糖基化的非对映选择性与预先排列的糖苷的形貌特性无关(α-端基异构体在 L-Man/L-Glc 和 D-Man/D-Glc 中占主导地位),但取决于几何特性(β-端基异构体以 L-Man/D-Glc 和 D-Man/L-Glc 为主)。因此,在预先安排的糖苷的分子内糖基化过程中,双重不对称诱导是有效的。
    DOI:
    10.1002/(sici)1099-0690(199801)1998:1<163::aid-ejoc163>3.0.co;2-i
  • 作为产物:
    描述:
    L-(-)-glucose1-羟基苯并三唑三乙胺乙酰氯 、 zinc(II) chloride 作用下, 反应 32.5h, 生成 benzyl 2-O-benzoyl-4,6-O-benzylidene-α-L-gl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糖基化过程中的双重不对称诱导
    摘要:
    N-碘代琥珀酰亚胺激活由苯基 2,3,4-tri-O-benzyl-1-thio-α-L- 和 -D-mannopyranosides 构建的预先安排的糖苷,这些糖苷通过琥珀酰间隔物通过位置 6 连接到位置 3苄基 2-O-苯甲酰基-6-O-苄基-α-L-和-D-吡喃葡萄糖苷(6,3-预先排列的 L-Man/L-Glc、D-Man/D-Glc、L-Man/D -Glc 和 D-Man/L-Glc) 以 70-78% 的产率提供相应的 3,6'-琥珀酰桥连二糖 Man-(1→4)-Glc 的 α/β-混合物。分子内糖基化的非对映选择性与预先排列的糖苷的形貌特性无关(α-端基异构体在 L-Man/L-Glc 和 D-Man/D-Glc 中占主导地位),但取决于几何特性(β-端基异构体以 L-Man/D-Glc 和 D-Man/L-Glc 为主)。因此,在预先安排的糖苷的分子内糖基化过程中,双重不对称诱导是有效的。
    DOI:
    10.1002/(sici)1099-0690(199801)1998:1<163::aid-ejoc163>3.0.co;2-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ouble Asymmetric Induction During Intramolecular Glycosylation
    作者:Thomas Ziegler、Gregor Lemanski
    DOI:10.1002/(sici)1099-0690(199801)1998:1<163::aid-ejoc163>3.0.co;2-i
    日期:1998.1
    The diastereoselectivity of the intramolecular glycosylation is independent of the topographic properties of the prearranged glycosides (the α-anomers predominate for L-Man/L-Glc and D-Man/D-Glc) but depends on the geometric properties (the β-anomers predominate for L-Man/D-Glc and D-Man/L-Glc). Thus, a double asymmetric induction is operative during intramolecular glycosylation of prearranged glycosides
    N-碘代琥珀酰亚胺激活由苯基 2,3,4-tri-O-benzyl-1-thio-α-L- 和 -D-mannopyranosides 构建的预先安排的糖苷,这些糖苷通过琥珀酰间隔物通过位置 6 连接到位置 3苄基 2-O-苯甲酰基-6-O-苄基-α-L-和-D-吡喃葡萄糖苷(6,3-预先排列的 L-Man/L-Glc、D-Man/D-Glc、L-Man/D -Glc 和 D-Man/L-Glc) 以 70-78% 的产率提供相应的 3,6'-琥珀酰桥连二糖 Man-(1→4)-Glc 的 α/β-混合物。分子内糖基化的非对映选择性与预先排列的糖苷的形貌特性无关(α-端基异构体在 L-Man/L-Glc 和 D-Man/D-Glc 中占主导地位),但取决于几何特性(β-端基异构体以 L-Man/D-Glc 和 D-Man/L-Glc 为主)。因此,在预先安排的糖苷的分子内糖基化过程中,双重不对称诱导是有效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苯甲基-2-乙酰氨基-4,6-O-苯亚甲基-2-脱氧-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苯-1,2-二基二(磷羧酸酯) 苄基N-乙酰基-4,6-O-亚苄基-alpha-异胞壁酸 苄基4-氰基-4-脱氧-2,3-O-[(1S,2S)-1,2-二甲氧基-1,2-二甲基-1,2-乙二基]-beta-D-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苄基4,6-O-亚苄基吡喃己糖苷 苄基3-O-苄基-4,6-O-亚苄基吡喃己糖苷 苄基2-乙酰氨基-4,6-O-亚苄基-3-O-(羧甲基)-2-脱氧吡喃己糖苷 苄基(5Xi)-2-乙酰氨基-2-脱氧-4,6-O-异亚丙基-alpha-D-来苏-吡喃己糖苷 苄基 4,6-O-亚苄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苄基 4,6-O-亚苄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苄基 4,6-O-亚苄基-2,3-二-O-苄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苄基 2-乙酰氨基-2-脱氧-4,6-O-异亚丙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苄基 2-乙酰氨基-2-脱氧-4,6-O-亚苄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苄基 2-O-苄基-4,6-O-亚苄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苄基 2,3-二-O-苄基-4,6-O-亚苄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苄基 2,3-二-O-(苯基甲基)-4,6-O-(苯基亚甲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4-O,6-O-(苯基亚甲基)-2,3-二脱氧-alpha-D-赤式-吡喃己糖苷 甲基4,6-O-异亚丙基吡喃己糖苷 甲基4,6-O-异亚丙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4,6-O-亚苄基-3-脱氧-3-硝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4,6-O-亚乙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4,6-O-[(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2,3-二-O-(苯基甲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4,6-O-[(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2,3-二-O-(苯基甲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3-O-苯甲酰基-4,6-O-亚苄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3-O-苯甲酰基-4,6-O-亚苄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2.3-二-O-苯甲酸基-4,6-O-亚苄基-β-D-喃葡萄苷 甲基2-乙酰氨基-4,6-O-亚苄基-2-脱氧吡喃己糖苷 甲基2-O-烯丙基-3-O-苄基-4,6-O-亚苄基吡喃己糖苷 甲基2,3-O-二烯丙基-4,6-O-亚苄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4,6-O-亚苄基-Α-D-吡喃葡糖苷 甲基-2,3-二-O-苯甲酰基-4,6-O-苯亚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 4,6-O-亚苄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 4,6-O-亚苄基-3-O-甲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 4,6-O-(苯基亚甲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2-苯甲酸酯 甲基 4,6-O-(苯基亚甲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二乙酸酯 甲基 3-O-苯甲酰基-4,6-O-亚苄基-bet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 3-O-烯丙基-4,6-O-亚苄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 2,3-二苯甲酰-4,6-O-亚苄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烯丙基-4,6-O-苯亚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 烯丙基-4,6-O-亚苄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山海绵酰胺A 对硝基苯基 2-乙酰氨基-4,6-O-亚苄基-2-脱氧-beta-D-吡喃葡萄糖苷 亚苄基葡萄糖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 乙基 4,6-O-亚苄基吡喃己糖苷 N-乙酰基-1-O-苄基-4,6-O-(亚苄基)-alpha-异胞壁酸甲酯 N-乙酰基-1-O-(苯基甲基)-4,6-O-(苯基亚甲基)-ALPHA-胞壁酸 N-[(4aR,6R,7R,8R,8aS)-6-苄氧基-8-羟基-2-苯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7-基]乙酰胺 N-(6-烯丙氧基-8-羟基-2-苯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7-基)乙酰胺 N-(6-烯丙氧基-8-羟基-2-苯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7-基)乙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