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碳-13C二硫化 | 30860-31-2

中文名称
碳-13C二硫化
中文别名
羰基n-13C二硫化物;二硫化碳-13C
英文名称
[13C]carbon disulfide
英文别名
<13C>-Schwefelkohlenstoff;carbon disulfide;Carbon-13C disulfide
碳-13C二硫化化学式
CAS
30860-31-2
化学式
CS2
mdl
——
分子量
77.132
InChiKey
QGJOPFRUJISHPQ-OUBTZVS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2-−111 °C(lit.)
  • 沸点:
    46 °C(lit.)
  • 密度:
    1.282 g/mL at 25 °C
  • 闪点:
    −29 °F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发生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4.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F,T
  • 安全说明:
    S16,S23,S26,S45
  • 危险类别码:
    R5,R11,R23/24/25,R36/37/38,R63,R62,R48/23,R36/38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131 3/PG 1
  • 储存条件:
    存于阴凉干燥处

SDS

SDS:6c23a9fcfffab76943d0e90bcce578ec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二硫化碳-13C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致畸性 (类别2)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吸入 (类别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61 怀疑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
H372 通过吸入的长期或重复暴露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警告申明
预防
P201 在使用前获取特别指示。
P202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P260 不要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08 + 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 就诊。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13CS2
分子式
: 77.13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Carbon-13C disulfide
-
CAS 号 30860-31-2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可能发生对肾的伤害。, 可能发生对肝的伤害。, 对心脏有害, 可能引起惊厥。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硫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品处理。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组分 CAS 号 值 容许浓度 基准
Carbon-13C 30860-31-2 PC- 5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disulfide TWA 化学有害因素
备注 皮
PC- 10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STEL 化学有害因素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XBEK
型(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12 - -111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46 °C - lit.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1.282 g/mL 在 25 °C1.282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疑似人类生殖毒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吸入 - 长期或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会中毒。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会中毒。
皮肤 如果被皮肤吸收会有毒性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可能发生对肾的伤害。, 可能发生对肝的伤害。, 对心脏有害, 可能引起惊厥。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131 国际海运危规: 1131 国际空运危规: 1131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CARBON DISULPHIDE
国际海运危规: CARBON DISULPHIDE
国际空运危规: Carbon disulphide
客运飞机: 不允许运输
货运飞机: 不允许运输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6.1) 国际海运危规: 3 (6.1) 国际空运危规: 3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 国际海运危规: I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L-胱氨酸碳-13C二硫化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13C=S>-2-thiothiazolidine-4-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The Measurement of 2-Thiothiazolidine-4-carboxylic Acid as an Index of the in Vivo Release of CS2 by Dithiocarbamates
    摘要:
    Dithiocarbamates and their disulfides are used extensively as agricultural fungicides, as accelerators of the vulcanization process of rubber in industry, and as therapeutic agents in medicine. The widespread uses of these compounds in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medicine provide many avenues of exposure to the human population. Subchronic to chronic exposures to some dithiocarbamates have resul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pathy in humans and experimental animals. Decomposition to CS2 presents a potential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the toxicity of dithiocarbamates may be mediat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of dithiocarbamates to release CS2 in vivo. The ability to release CS2 was assessed by measuring urinary 2-thiothiazolidine-4-carboxylic acid (TTCA), which is used in industry to measure the exposure of workers to CS2. In this study, rats were housed individually in metabolic cages and given daily equimolar ip or po doses (1.5 mmol/kg) of N,N-diethyldithiocarbamate (DEDC), disulfiram (DS), N-methyldithiocarbamate (NMDC), or CS2 for 5 days, and TTCA was measured in urine collected at 24 h intervals. For each compound administered, TTCA was produced in all of the treated animals and the amount of TTCA eliminated in urine from po adminis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from ip administration. The relative rates of TTCA elimination in urine were DS > DEDC congruent to CS2 > NMDC for both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N,N-diethyl[C-13=S]dithiocarbamate, carbon-13 enrichment at the thiocarbonyl carbon of TTCA was demonstrated using C-13 NMR. Analysis of urinary TTCA proved to be useful both for establishing the in vivo release of CS2 by dithiocarbamate containing compounds and for evaluating the bioavailability of CS2. The results appear especially relevant to disulfiram, which is given orally for sustained periods in the treatment of alcoholism and has resul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pathy in susceptible individuals.
    DOI:
    10.1021/tx960006v
  • 作为产物:
    描述:
    在 ferroce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作用下, 以 氘代二甲亚砜 为溶剂, 生成 碳-13C二硫化
    参考文献:
    名称:
    Carbon disulfide binding at dinuclear and mononuclear nickel complexes ligated by a redox-active ligand: iminopyridine serving as an accumulator of redox equivalents for the activation of heteroallenes
    摘要:
    具有亚胺吡啶配位的双核配合物Ni2L1(η2-CS2)2 (2)是通过从Ni2L1(COD)2 (1)中进行COD取代反应制备的。光谱学、结构学和理论数据揭示了金属结合的C-S键的显著活化,以及在1 (1−)和2 (0)中的亚胺吡啶的不同氧化态。
    DOI:
    10.1039/c2cc34307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Reversible Insertion Reaction of Carbon Dioxide with the W(CO)<sub>5</sub>OH<sup>-</sup> Anion.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sulting Bicarbonate Complex [PPN][W(CO)<sub>5</sub>O<sub>2</sub>COH]
    作者:Donald J. Darensbourg、Monica L. Meckfessel Jones、Joseph H. Reibenspies
    DOI:10.1021/ic9516525
    日期:1996.1.1
    [Et(4)N][W(CO)(5)OH] (1) and [PPN][W(CO)(5)O(2)COH] (2)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1)H and (13)C NMR and IR spectroscopies, and the X-ray crystal structure of 2 has been determined. Complex 2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pace group P&onemacr; with unit cell parameters a = 12.208(2) Å, b = 13.497(2) Å, c = 13.681(2) Å, alpha = 101.06(2) degrees, beta = 114.76(1) degrees, gamma = 98
    [Et(4)N] [W(CO)(5)OH](1)和[PPN] [W(CO)(5)O(2)COH](2)的合成和表征为(1) H和(13)C NMR和IR光谱,并且已经确定了2的X射线晶体结构。配合物2在三斜空间群P&onemacr;中结晶。单位像元参数为a = 12.208(2)Å,b = 13.497(2)Å,c = 13.681(2)Å,alpha = 101.06(2)度,beta = 114.76(1)度,gamma = 98.45(2) V = 1942.6(5)Å(3),Z =2。复合物2的阴离子结构由与五个羰基配体结合的中心W(0)组成,并且金属周围的配位由a单齿结合的碳酸氢根配体位于距金属中心2.19(1)Å的位置。在固态下,两个阴离子通过晶胞中的碳酸氢盐配体彼此氢键连接。复合物1插入CO(2),COS,或CS(2)快速提供相应的碳酸氢根或硫代碳酸根络合物。配合物1的羧化速率常数的下限已确定为在-70
  • Activation of CS <sub>2</sub> and COS at a Rhodium(I) Germyl Complex: Generation of CS and Carbido Complexes
    作者:Theresia Ahrens、Bastian Schmiedecke、Thomas Braun、Roy Herrmann、Reik Laubenstein
    DOI:10.1002/ejic.201601122
    日期:2017.1.18
    the germyl complex [Rh(GePh3)(PEt3)3] (1) with CS2 afforded the rhodium thiocarbonyl complex trans‐[Rh(SGePh3)(CS)(PEt3)2] (2) by phosphine dissociation and C–S bond activation. The analogous reaction with COS gave the structurally related carbonyl complex trans‐[Rh(SGePh3)(CO)(PEt3)2] (3). Low‐temperature NMR measurements revealed initial formation of the intermediates mer‐[Rh(GePh3)(η2‐CS2)(PEt3)3]
    的甲锗烷基复杂的处理的[Rh(GePh 3)(PET 3)3 ](1)与CS 2硫代羰基复合物,得到铑反式的[Rh(SGePh - 3)(CS)(PET 3)2 ](2)由膦离解和CS键活化。与COS的类似反应给出了结构相关的羰基配合物反式-[Rh(SGePh 3)(CO)(PEt 3)2 ](3)。低温NMR测量显示中间体的初步形成聚体-的[Rh(GePh 3)(η2 -CS 2)(PET 3)3 ](4)和聚体-的[Rh(GePh 3)(η 2 -COS)(PET 3)3 ](5)。2对CO和HCl的反应分别导致硫代羰基或麦芽硫基配体的取代,分别生成配合物3和反式[Rh(Cl)(CS)(PEt 3)2 ](6)。胚芽硫醇复合物反[Rh(SGePh 3)(CS)(PEt 3)2 ](2)与硼基络合物[Rh(Bpin)(PEt 3)3 ](7 ; pin = pinacolato)反应,得
  • Complexes of Gilman Reagents with C−S and C−N Double Bonds: σ or π Bonding?
    作者:Steven H. Bertz、Yasamin Moazami、Michael D. Murphy、Craig A. Ogle、Joshua D. Richter、Andy A. Thomas
    DOI:10.1021/ja103068h
    日期:2010.7.21
    degrees C inside the probe of an NMR spectrometer to give high yields of complexes. Typical examples of substrates include carbon disulfide, methyl dithioacetate, methyl dithiobenzoate, thiobenzophenone, ethylene trithiocarbonate, and phenyl isothiocyanate. Evidence suggesting the formal oxidation state of copper in these complexes to be Cu(III) is presented. The last example was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快速注射后,各种硫代羰基化合物与吉尔曼试剂 Me(2)CuLi 在-100 摄氏度的 NMR 光谱仪探头内发生反应,以提供高产率的配合物。底物的典型例子包括二硫化碳、二硫代乙酸甲酯、二硫代苯甲酸甲酯、噻吩二苯甲酮、三硫代碳酸亚乙酯和异硫氰酸苯酯。提供了表明这些配合物中铜的正式氧化态为 Cu(III) 的证据。最后一个例子特别有趣,因为它涉及一个瞬态中间体,该中间体被确定为具有 CN 双键的复合物。异硫氰酸甲酯得到稳定的 CN 双键复合物。
  • The generation and vibrational spectrum of matrix isolated thioformaldehyde and dideuterothioformaldehyde
    作者:M. Torres、I. Safarik、A. Clement、O. P. Strausz
    DOI:10.1139/v82-176
    日期:1982.5.15
    The photolysis of inert matrix isolated methylene trithiocarbonate at 10 K has been shown to be a clean source of thioformaldehyde. The CH2S and CD2S molecules produced this way are indefinitely stable under these conditions and their FTIR spectra could be recorded. A normal coordinate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and all the normal frequencies of both molecules have been assigned.
    惰性基质分离出的三硫代碳酸亚甲酯在 10 K 下的光解已被证明是硫代甲醛的清洁来源。以这种方式产生的 CH2S 和 CD2S 分子在这些条件下是无限稳定的,并且可以记录它们的 FTIR 光谱。已经进行了法向坐标分析,并指定了两种分子的所有法向频率。
  • Carbonates, Thiocarbonat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onoalkyl Derivatives. 1. Their Preparation and Isotropic <sup>13</sup>C NMR Chemical Shifts
    作者:Dirk Stueber、Dale Patterson、Charles L. Mayne、Anita M. Orendt、David M. Grant、Robert W. Parry
    DOI:10.1021/ic0012266
    日期:2001.4.1
    K(2)COS(2), and potassium trithiocarbonate, K(2)CS(3), (2) the oxygen monoalkyl substituted derivatives of the parent compounds (OR series), i.e., three potassium O-alkylcarbonates, KO(2)COR, three potassium O-alkylmonothiocarbonates, KOSCOR, and three potassium O-alkyldithiocarbonates, KS(2)COR, all with R = CH(3), CH(2)CH(3), CH(CH(3))(2), and (3) the sulfur monoalkyl substituted derivatives of the parent
    合成了三个系列的碳酸钾和硫代碳酸盐,并收集了相应的(13)C各向同性固态NMR和水溶液(13)C和(1)H NMR数据。研究的一系列化合物由(1)母体化合物组成,即碳酸钾,K(2)CO(3),碳酸氢钾,KHCO(3),单硫代碳酸钾,K(2)CO(2) S,二硫代碳酸钾K(2)COS(2)和三硫代碳酸钾K(2)CS(3),(2)母体化合物(OR系列)的氧单烷基取代的衍生物,即三个O-烷基碳酸酯,KO(2)COR,三个O-烷基单硫代碳酸钾,KOSCOR和三个O-烷基二硫代碳酸钾,KS(2)COR,全部带有R = CH(3),CH(2)CH(3),CH(CH (3))(2)和(3)母体化合物(SR系列)的硫单烷基取代的衍生物,即 ,两个S-烷基单硫代碳酸钾,KO(2)CSR;两个S-烷基二硫代碳酸钾KOSCSR和两个S-烷基三硫代碳酸钾KS(2)CSR,均带有R = CH(3)或CH(2)CH(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