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曲替尼于2019年6月19日在日本获得批准上市,并在同年8月15日通过FDA审批。该药物用于治疗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融合阳性的晚期复发性实体肿瘤成人和儿童患者,以及携带ROS1基因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恩曲替尼是一种新型、可口服的、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活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能够靶向治疗携带NTRK1/2/3、ROS1和ALK基因融合突变的实体肿瘤,且是唯一一种被证明针对原发性和转移性CNS疾病具有疗效的TRK抑制剂。此外,恩曲替尼没有不良的脱靶活性,并且是首个在日本获批用于治疗靶向NTRK基因融合肿瘤的药物,适用于胰腺、甲状腺、唾液腺、乳腺、结肠直肠和肺癌等多种难以治疗的实体瘤类型。
临床数据在关键的II期STARTRK-2研究中,恩曲替尼使56.9%的NTRK融合阳性实体瘤患者的肿瘤缩小了一半以上。此外,在10种不同的实体瘤类型中观察到了对恩曲替尼的客观反应(次要终点,中位反应持续时间[DoR]=10.4个月),包括基线时有和没有脑转移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恩曲替尼还缩小了脑转移患者的肿瘤,颅内反应率高达50.0%。此外,在STARTRK-2研究中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便秘、味觉改变(味觉障碍)、腹泻、头晕、疲劳、肿胀(水肿)、体重增加、贫血、血肌酐增加、呼吸短促和恶心。
药动学恩曲替尼药动学已在前期临床试验中有所研究。当前所有治疗方案均在餐后30分钟内服用恩曲替尼,结果显示该药物为高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在人体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5%,容易穿过血脑屏障。CD1小鼠体内实验显示,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77%,脑内的Cmax和AUC约为单剂量给药后血浆暴露量的20%。禁食状态下药物浓度达峰时间为2~4小时,在进食状态下Tmax约5~7小时。在研究剂量100~800mg·m⁻²范围内,恩曲替尼的暴露量呈线性增加,进食状态下的半衰期平均值约为20小时。相关药动学参数如表1所示。
用法用量儿童推荐剂量为每天一次550mg/m²。
安全性恩曲替尼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便秘、味觉改变(味觉障碍)、腹泻、头晕、疲劳、肿胀(水肿)、体重增加、贫血、血肌酐增加、呼吸短促和恶心。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包括肌酐升高、味觉障碍、疲劳和肺水肿。其他值得注意的不良事件还包括体重增加。
此外,与其他药物不同的是,恩曲替尼引起的体重增加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不良反应。这些早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有特异性基因融合的患者来说,恩曲替尼具有很大的希望。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2-amino-N-[5-(3,5-difluorobenzyl)-1H-indazol-3-yl]-4-(4-methylpiperazin-1-yl)benzamide | 1108743-96-9 | C26H26F2N6O | 476.529 |
—— | N-[5-(3,5-difluorobenzyl)-1H-indazol-3-yl]-4-(4-methylpiperazin-1-yl)-2-[(tetrahydropyran-4-yl)-(2,2,2-trifluoroacetyl)amino]benzamide | 1108745-38-5 | C33H33F5N6O3 | 656.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