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I),Ni(II)和Cu(II)与2-(3,
5-二甲基-1 H-
吡唑-1-基)-4-苯基-1,3-
噻唑(a)和3的配合物合成了5-
5-二甲基-1H-
吡唑-1-碳
硫酰胺(b)
配体。通过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其中四个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在具有
配体a的配合物中,
金属原子通过两个氮原子结合,而
配体b通过氮和
硫原子相互作用。比较观察到的两个
配体的配位模式,
硫代
氨基甲酰基
硫原子可以参与
金属键合和桥形成,而
噻唑(芳族)
硫原子不参与配位。这种作用似乎增强了(至少部分地)构象的灵活性。氢键在所分析化合物的晶体网络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还测量了该复合物对HL-60和NALM-6白血病细胞和WM-115黑素瘤
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具有
硫代半
脲配体(7b)的
铜(II)配合物对所有测试的肿瘤细胞均表现出较高的细胞毒性。
铜的毒性(II)针对黑素瘤WM-115细胞的复合物7b和9b比
顺铂高三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