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四甲基氯化磷 | 1941-19-1

中文名称
四甲基氯化磷
中文别名
四甲基氯化膦
英文名称
tetramethylphosphonium chloride
英文别名
tetramethylphosphanium;chloride
四甲基氯化磷化学式
CAS
1941-19-1
化学式
C4H12P*Cl
mdl
——
分子量
126.566
InChiKey
NJFUXFRJVIXVSG-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96-397℃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应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7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海关编码:
    2931900090
  • 安全说明:
    S26,S37/39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请将药品存放在密闭、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SDS

SDS:ec4a0380e04313d1daf73def57d1ee27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Tetramethylphosphonium chloride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象形图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2 + P352 如果在皮肤上: 用大量肥皂和水淋洗。
P304 + P340 如果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 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4H14ClP
分子式
: 128.58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Tetramethylphosphonium chloride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1941-19-1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磷的氧化物, 氯化氢气体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水处理药剂。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甲基氯化磷氘氧化钾 、 potass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重水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Formation and stability of organic zwitterions — The carbon acid pKas of the trimethylsulfonium and tetramethylphosphonium cations in water
    摘要:
    我们报告了在25°C和I = 1.0(KCl)条件下,D2O中甲基亚磺酸铵和四甲基磷酸铵阳离子的第一个甲基质子与氘交换的二阶速率常数kDO = 7.5 × 10-4和9.9 × 10-5(mol/L)-1 s-1。对这些阳离子性碳酸在水中的碳酸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果:(CH3)3S+,pKa = 28.5;(CH3)4P+,pKa = 29.4。这些碳酸性与中性碳酸乙腈和二甲基乙酰胺接近。这证明了氰甲基碳负离子部分稳定性归因于从碳到氰基氮的共振离域负电荷传递。关键词:碳酸,碳负离子,叶立德,质子转移。
    DOI:
    10.1139/v05-155
  • 作为产物:
    描述:
    氯甲烷磷化氢 作用下, 生成 四甲基氯化磷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机磷。二十七模具直接合成卤化四甲基phosph
    摘要:
    在多种条件下研究了氯甲烷和溴甲烷与白磷的反应,并建立了高产率的氯化四甲基溴和溴甲烷的条件。[(CH的热分解3)4 P] +氯-给出(CH 3)3 P和CH 3 Cl和的碱性分解[(C 4 H ^ 9)3(C 12 H ^ 25)P] +氯离子给出C 4 H 10和(C 4 H 9)2(C 12 H 25)PO。
    DOI:
    10.1002/hlca.19660490807
  • 作为试剂:
    描述:
    4-正戊基苯甲醛四甲基氯化磷 sodium hydroxide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potassium permanganate正丁基锂四甲基乙二胺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8.58h, 生成 2-iodo-4-n-pentylbenz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4-alkyl-2-iodosobenzoic acids: potent catalysts for the hydrolysis of phosphorus esters
    摘要:
    DOI:
    10.1021/jo00305a01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etra-phosphonate Calix[4]pyrrole Cavitands as Multitopic Receptor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Ion Pairs
    作者:Moira Ciardi、Albano Galán、Pablo Ballester
    DOI:10.1021/ja512590j
    日期:2015.2.11
    and binding properties of two unprecedented multitopic receptors for ion-pair recognition are described. We isolated two of the six possible diastereomeric deep cavitand receptors resulting from the installation of four phosphonate groups at the upper rim of a calix[4]pyrrole-resorcin[4]arene hybrid scaffold. The isolated tetra-phosphonate receptors display either three (iooo) or four (oooo) of their
    描述了两种前所未有的离子对识别多受体的合成、结构表征和结合特性。我们分离了六个可能的非对映体深空腔受体中的两个,这些受体是由在杯 [4] 吡咯 - 间苯二酚 [4] 芳烃混合支架的上缘安装四个膦酸酯基团产生的。分离的四膦酸盐受体显示出三个 (1000) 或四个 (oooo) 的 P=O 基团,它们远离深层和功能化的芳香腔。与类似的四膦酸酯间苯二酚 [4] 芳烃空配体相比,四膦酸酯杯 [4] 吡咯空配体中包含 P=O 基团的 14 元大环在构象上是灵活的,总是采用定位苯基取代基的构象在赤道位置。在四甲基鏻和辛基氯化铵盐在非极性溶剂中的络合中,四膦酸盐杯[4]吡咯表现出比先前报道的双膦酸盐杯[4]吡咯对应物更大的亲和常数。我们证明了 1000 非对映异构体能够通过将 1:1 离子对复合物的几何形状从受体分离转换为紧密接触,这取决于共结合有机物的四级或主要性质,从而作为有机氯化物盐的多位受体发挥
  • Switching from Separated to Contact Ion-Pair Binding Modes with Diastereomeric Calix[4]pyrrole Bis-phosphonate Receptors
    作者:Moira Ciardi、Francesca Tancini、Guzmán Gil-Ramírez、Eduardo C. Escudero Adán、Chiara Massera、Enrico Dalcanale、Pablo Ballester
    DOI:10.1021/ja305684m
    日期:2012.8.8
    tetraalkyl-phosphonium/ammonium chloride guests, the host featuring the two P═O groups directed outwardly with respect to the aromatic cavity, 4oo, produces the most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complexes. Conversely, for the primary alkyl ammonium chloride, the most effective receptor is the diastereoisomer 4ii with the two P═O groups converging on top of the aromatic cavity. In the nonpolar DCM solvent, the
    我们描述了基于芳基扩展杯 [4] 吡咯四醇支架的三种非对映双膦酸酯空腔的设计、合成和构象分配。非对映异构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安装在其上边缘的 P=O 基团的相对空间取向。我们证明这些化合物作为离子对的异源受体,在二氯甲烷 (DCM) 溶液和固态中与烷基铵(季铵盐和伯)氯化物盐形成离子对 1:1 复合物。(1)H NMR 滴定表明配合物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非常稳定。在四烷基-鏻/氯化铵客体的情况下,具有两个 P=O 基团的主体相对于芳香腔 4oo 向外定向,产生最热力学稳定的配合物。反过来,对于伯烷基氯化铵,最有效的受体是非对映异构体 4ii,其中两个 P=O 基团会聚在芳香腔顶部。在非极性 DCM 溶剂中,季阳离子的大小对复合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及其结合几何结构有很大影响。我们使用 2D-ROESY 实验来绘制溶液中形成的 1:1 复合物的结合几何形状。4oo 主体与氯化物盐的 1:1 复合物具有分离的结合离子对排列。相比之下,4ii
  • METHOD FOR PREPARING QUATERNARY PHOSPHONIUM SALTS
    申请人:Microvast Power Systems Co.,Ltd.
    公开号:US20150166587A1
    公开(公告)日:2015-06-18
    A two-step pathway for preparing high pure quaternary phosphonium salts is disclosed. In the first step, hydrogen phosphide (PH 3 ) or a higher phophine reacts with a protonic compound to produce a phosphonium salt, which then reacts with a carbonic acid diester to produce a quaternary phosphonium salt in the second step. On one hand, hydrogen phosphide (PH 3 ) and higher phophines, including primary phosphines, secondary phosphines, and tertiary phosphines, after neutralization with protonic compound, become sufficiently reactive and can be alkylated by carbonic acid diester to form quaternary phosphonium c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as an anion-exchange procedure is completely avoided, the process not only gives quaternary phosphonium salts of high purity, but also gives people freedom to design the cation and the anion of a quaternary phosphonium salt synchronously by choosing a preferred phosphine and a protonic compound that can supply a desired anion.
    揭示了一种制备高纯度四元磷铵盐的两步途径。在第一步中,氢磷化物(PH3)或更高的磷化物与质子化合物发生反应,产生磷铵盐,然后在第二步中与碳酸二酯发生反应,产生四元磷铵盐。一方面,氢磷化物(PH3)和更高的磷化物,包括一次磷化物、二次磷化物和三次磷化物,在与质子化合物中和后变得足够活性,可以被碳酸二酯烷基化形成四元磷铵阳离子。另一方面,由于完全避免了阴离子交换程序,该过程不仅提供高纯度的四元磷铵盐,还使人们可以通过选择理想的磷化物和可以提供所需阴离子的质子化合物,同时设计四元磷铵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 Unexpected differences in reactivity between tin and lead organyl chlorides –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ir organylphosphonium salts
    作者:Dirk Weber、Sven H. Hausner、Axel Eisengräber-Pabst、Sanghee Yun、Jeanette A. Krause-Bauer、Hans Zimmer
    DOI:10.1016/s0020-1693(03)00365-7
    日期:2004.1
    trans-positions. In the anion of 21 the phenyl substituents occupy the equatorial positions of a lightly distorted trigonal bipyramid. A thorough spectroscop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tin complexes 1–19, including X-ray structural studies, which were possible for complexes with R′=aryl, revealed that these complexes are monomeric with a distorted trigonal bipyramidal [SnR′2Cl3]− anion. Both aryl groups occupy equatorial
    五角锡是1950年代后期以来已知的,但对铅形成相似结构的能力知之甚少。最初我们调查了一些tetraorganylphosphonium氯化物之间的反应[PR 4 ] +氯-(R = Me中,卜Ñ,且Ph)和几个diorganyltin氯化物SNR ' 2氯2(R ' =甲基,乙基,镨Ñ,卜n,Ph,o-,m-,p -Tol)在100至240°C之间。新颖五配位锡络合物,tetraorganylphosphonium diorganyltrichlorostannates [PR 4 ] [SNR ' 2CL 3 ](1 - 19),形成在良好至优异的产量。在第二步骤中,这种合成方法扩展到包括diphenyllead二氯化博士的反应2 PBCL 2与[PR 4 ] +氯-(R =卜Ñ中,Ph)。令人惊讶地,观察到两个氯化物的转移形成了六配位的铅物质[PBu n 4 ] 2 [PbPh 2 Cl
  • Novel Organoaluminum Lewis Acids via Selective Aluminum-Tin Exchange Processes – Electrophilic Initiation by the Aluminum Halide and Ensuing Complexation by the Resulting Tin Halide
    作者:John J. Eisch、Katrin Mackenzie、Harald Windisch、Carl Krüger
    DOI:10.1002/(sici)1099-0682(199901)1999:1<153::aid-ejic153>3.0.co;2-0
    日期:1999.1
    With the goals of preparing novel carbaluminating reagents and mono- and bidentate organoaluminum Lewis acids, the scope and limitations of synthesizing the requisite organoalanes by the aluminum-tin exchange between an aluminum halide and the appropriate organostannane have been examined in detail. The interactions of such tin precursors as 1,2-bis(trimethylstannyl)ethyne, allyltri-n-butyltin, benzyltrimethyltin
    为了制备新型碳铝化试剂和单齿和双齿有机铝路易斯酸,通过卤化铝和合适的有机锡烷之间的铝-锡交换合成所需有机铝烷的范围和局限性已得到详细研究。1,2-双(三甲基锡烷基)乙炔、烯丙基三正丁基锡、苄基三甲基锡和 1,2-双(三甲基锡烷基)苯等锡前体与各种氯化铝 RnAlCl3–n (R = Me , Et), 在 sp- 或 sp2- 杂化的碳-锡键上进行选择性铝-锡交换并产生诸如烯丙基(甲基)氯化铝、苄基铝二氯化物、1,2-双(二乙基铝)乙炔、1,2 等有机丙烷-双(二甲基铝)苯、1,2-双[氯(甲基)铝]苯和1,2-双(二氯铝)苯以高收率。一个复杂的因素是 R3SnCl 副产物与所得有机铝烷络合的趋势。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烯丙基(甲基)氯化铝,这种络合不会干扰试剂的碳铝化作用;在其他情况下,例如 1,2-双[氯(甲基)铝]苯,R3SnCl 可以通过 π 碱和减压去除;在其他结构中,如 1,2-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