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12-bis(2-methoxycarbonylethyl)-2,13-dimethyltripyrrane-1,14-dicarboxylic acid | 264282-88-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12-bis(2-methoxycarbonylethyl)-2,13-dimethyltripyrrane-1,14-di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5-[[5-[[5-carboxy-3-(3-methoxy-3-oxopropyl)-4-methyl-1H-pyrrol-2-yl]methyl]-1H-pyrrol-2-yl]methyl]-4-(3-methoxy-3-oxopropyl)-3-methyl-1H-pyrrole-2-carboxylic acid
3,12-bis(2-methoxycarbonylethyl)-2,13-dimethyltripyrrane-1,14-di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264282-88-4
化学式
C26H31N3O8
mdl
——
分子量
513.547
InChiKey
QUQOLDBAAFQEO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37
  • 可旋转键数:
    1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175
  • 氢给体数:
    5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12-bis(2-methoxycarbonylethyl)-2,13-dimethyltripyrrane-1,14-dicarboxylic acid 在 zinc diacetate 、 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甲醇氯仿 为溶剂, 反应 2.34h, 生成 2,13-bis(2-methoxycarbonylethyl)-7,8-diethyl-3,12-dimethyl-17,18-dihydroporphyrin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卟啉二甲醚的重排合理合成二氢卟酚:β-取代基对吡咯啉环形成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摘要:
    本文报道的二甲亚砜重排方法提供了从易得的吡咯前体中合理,分步合成二氢卟酚的方法。中间体二氧戊二烯可直接通过“ 2 + 2”麦克唐纳缩合反应,或由三吡喃和双甲酰基吡咯的对称性较小的“ 3 +1”缩合反应提供。合成途径短且高度收敛,特别是在“ 3 +1”方法的情况下,并以良好至中等的产率提供二氢卟酚。合成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并且似乎基于β取代基稳定过量电子密度的能力,其中电子中性氢或吸电子羰基β取代基对吡咯啉环的形成影响最大。当吡咯啉环β-碳的差向异构化是可能的时,该合成是高度立体选择性的,仅提供反式还原的立体异构体。最终,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pi系统从金属卟啉二甲到金属氯霉素的重排过程中,第五个轴向配体参与了外围氢的移位。
    DOI:
    10.1021/jo020105f
  • 作为产物:
    描述:
    dibenzyl 3,12-bis(2-methoxycarbonylethyl)-2,13-dimethyltripyrrane-1,14-dicarboxylat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81%的产率得到3,12-bis(2-methoxycarbonylethyl)-2,13-dimethyltripyrrane-1,14-di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卟啉二甲醚的重排合理合成二氢卟酚:β-取代基对吡咯啉环形成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摘要:
    本文报道的二甲亚砜重排方法提供了从易得的吡咯前体中合理,分步合成二氢卟酚的方法。中间体二氧戊二烯可直接通过“ 2 + 2”麦克唐纳缩合反应,或由三吡喃和双甲酰基吡咯的对称性较小的“ 3 +1”缩合反应提供。合成途径短且高度收敛,特别是在“ 3 +1”方法的情况下,并以良好至中等的产率提供二氢卟酚。合成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并且似乎基于β取代基稳定过量电子密度的能力,其中电子中性氢或吸电子羰基β取代基对吡咯啉环的形成影响最大。当吡咯啉环β-碳的差向异构化是可能的时,该合成是高度立体选择性的,仅提供反式还原的立体异构体。最终,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pi系统从金属卟啉二甲到金属氯霉素的重排过程中,第五个轴向配体参与了外围氢的移位。
    DOI:
    10.1021/jo020105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the chlorin macrocycle by the ‘3 + 1’ approach
    作者:Dennis H. Burns、Dong Chuan Shi、Timothy D. Lash
    DOI:10.1039/a908784b
    日期:——
    The one-step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a chlorin macrocycle from a tripyrrane and bisformylpyrrole is describ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hlorin is furnished in 46% yield and is constructed from readily prepared pyrroles.
    首次描述了由三吡喃和二甲酰基吡咯一步区域选择性合成二氢卟吩大环化合物;二氢卟酚的产率为 46%,由易于制备的吡咯构成。
  • The Rational Synthesis of Chlorins via Rearrangement of Porphodimethenes:  Influence of β-Substituents on the Regioselectivity and Stereoselectivity of Pyrroline Ring Formation
    作者:Dennis H. Burns、Yue H. Li、Dong C. Shi、Timothy M. Caldwell
    DOI:10.1021/jo020105f
    日期:2002.6.1
    density, with an electron-neutral hydrogen or an electron-withdrawing carbonyl beta-substituent demonstrating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yrroline ring. The synthesis is highly stereoselective when epimerization of the pyrroline ring beta-carbons is possible, furnishing only the trans-reduced sterioisomer. Finally, there is substantial evidence that a fifth, axial ligand is involved
    本文报道的二甲亚砜重排方法提供了从易得的吡咯前体中合理,分步合成二氢卟酚的方法。中间体二氧戊二烯可直接通过“ 2 + 2”麦克唐纳缩合反应,或由三吡喃和双甲酰基吡咯的对称性较小的“ 3 +1”缩合反应提供。合成途径短且高度收敛,特别是在“ 3 +1”方法的情况下,并以良好至中等的产率提供二氢卟酚。合成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并且似乎基于β取代基稳定过量电子密度的能力,其中电子中性氢或吸电子羰基β取代基对吡咯啉环的形成影响最大。当吡咯啉环β-碳的差向异构化是可能的时,该合成是高度立体选择性的,仅提供反式还原的立体异构体。最终,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pi系统从金属卟啉二甲到金属氯霉素的重排过程中,第五个轴向配体参与了外围氢的移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