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bromo-3,5-dimethoxybenzyl)oxy]tetrahydro-2H-pyran | 500711-3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romo-3,5-dimethoxybenzyl)oxy]tetrahydro-2H-pyran
英文别名
2-[(4-bromo-3,5-dimethoxybenzyl)oxy]tetrahydro-2H-pyran;2-[(4-bromo-3,5-dimethoxyphenyl)methoxy]oxane
1-[(4-bromo-3,5-dimethoxybenzyl)oxy]tetrahydro-2H-pyran化学式
CAS
500711-36-4
化学式
C14H19BrO4
mdl
——
分子量
331.206
InChiKey
WCOVKYRNALEMI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36.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取代芳烃硼酸和卤代-1,10-菲咯啉之间的 Suzuki 偶联反应获得芳基取代的 1,10-菲咯啉的简便途径
    摘要:
    已经合成了 12 种新的单或二芳基取代的 1,10-菲咯啉(17 和 18)。关键步骤是取代芳烃硼酸 6、11 和 15 与单和二卤代 1,10-菲咯啉 16 之间的 Suzuki 偶联反应。 双邻位取代硼酸 6、11 和 15 的合成来自描述了通过锂化和随后用硼酸三甲酯处理的取代芳烃 5 或取代溴芳烃 10 和 14。在描述的 Suzuki 偶联中,不仅 2,9-二碘 - ​​(16c) 而且 2,9-二氯-1,10-菲咯啉 (16b) 都可以以良好的产率 (65-92%) 使用。对于不对称取代的 1,10-菲咯啉 18b、18i 和 18j 的合成,不需要使用 2-chloro-9-iodo-1,10-phenanthroline;两个不同的双邻位取代芳烃环可以以 46% 到 64% 的总产率逐步引入。
    DOI:
    10.1002/1099-0690(200210)2002:19<3294::aid-ejoc3294>3.0.co;2-z
  • 作为产物:
    描述:
    4-溴-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对甲苯磺酸 、 diisopropylalumin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1-[(4-bromo-3,5-dimethoxybenzyl)oxy]tetrahydro-2H-pyran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取代芳烃硼酸和卤代-1,10-菲咯啉之间的 Suzuki 偶联反应获得芳基取代的 1,10-菲咯啉的简便途径
    摘要:
    已经合成了 12 种新的单或二芳基取代的 1,10-菲咯啉(17 和 18)。关键步骤是取代芳烃硼酸 6、11 和 15 与单和二卤代 1,10-菲咯啉 16 之间的 Suzuki 偶联反应。 双邻位取代硼酸 6、11 和 15 的合成来自描述了通过锂化和随后用硼酸三甲酯处理的取代芳烃 5 或取代溴芳烃 10 和 14。在描述的 Suzuki 偶联中,不仅 2,9-二碘 - ​​(16c) 而且 2,9-二氯-1,10-菲咯啉 (16b) 都可以以良好的产率 (65-92%) 使用。对于不对称取代的 1,10-菲咯啉 18b、18i 和 18j 的合成,不需要使用 2-chloro-9-iodo-1,10-phenanthroline;两个不同的双邻位取代芳烃环可以以 46% 到 64% 的总产率逐步引入。
    DOI:
    10.1002/1099-0690(200210)2002:19<3294::aid-ejoc3294>3.0.co;2-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HOD FOR PRODUCING PYRAZOLE FUSED RING DERIVATIVE
    申请人:Eisai R&D Management Co., Ltd.
    公开号:EP2202233A1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Disclosed is a commercially advantageous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yrazole fused ring derivative (such as a 7-phenylpyrazolo[1,5-a]pyridine derivative). Specifically disclosed i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mpound (I) represented by the formula (I) below or a salt thereof, which comprises a step A wherein a hydroxy group in a compound (IV) represented by the formula (IV) below is converted into a methoxy group, thereby obtaining a compound (I) or a salt thereof:
    揭示了一种生产吡唑融合环衍生物(如7-苯基吡唑并[1,5-a]吡啶衍生物)的商业上有利的方法。具体揭示了一种生产由下式(I)表示的化合物(I)或其盐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A,其中将由下式(IV)表示的化合物(IV)中的羟基转化为甲氧基,从而获得化合物(I)或其盐:
  • A Facile Route to Aryl-Substituted 1,10-Phenanthrolines by Means of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s between Substituted Areneboronic Acids and Halogeno-1,10-phenanthrolines
    作者:Ulrich Lüning、Michael Abbass、Frank Fahrenkrug
    DOI:10.1002/1099-0690(200210)2002:19<3294::aid-ejoc3294>3.0.co;2-z
    日期:2002.10
    10-phenanthrolines (17 and 18)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key step is a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 between the substituted areneboronic acids 6, 11, and 15 and the mono- and dihalo-1,10-phenanthrolines 16. The syntheses of bis-ortho-substituted boronic acids 6, 11, and 15 from substituted arenes 5 or substituted bromoarenes 10 and 14 by lithiation and subsequent treatment with trimethyl borate is described
    已经合成了 12 种新的单或二芳基取代的 1,10-菲咯啉(17 和 18)。关键步骤是取代芳烃硼酸 6、11 和 15 与单和二卤代 1,10-菲咯啉 16 之间的 Suzuki 偶联反应。 双邻位取代硼酸 6、11 和 15 的合成来自描述了通过锂化和随后用硼酸三甲酯处理的取代芳烃 5 或取代溴芳烃 10 和 14。在描述的 Suzuki 偶联中,不仅 2,9-二碘 - ​​(16c) 而且 2,9-二氯-1,10-菲咯啉 (16b) 都可以以良好的产率 (65-92%) 使用。对于不对称取代的 1,10-菲咯啉 18b、18i 和 18j 的合成,不需要使用 2-chloro-9-iodo-1,10-phenanthroline;两个不同的双邻位取代芳烃环可以以 46% 到 64% 的总产率逐步引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