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Thiazolecarboxanilide, 2-amino-4-methyl- | 21452-1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Thiazolecarboxanilide, 2-amino-4-methyl-
英文别名
2-amino-N-(3-methylphenyl)-1,3-thiazole-5-carboxamide
5-Thiazolecarboxanilide, 2-amino-4-methyl-化学式
CAS
21452-14-2
化学式
C11H11N3OS
mdl
——
分子量
233.294
InChiKey
VTPFBKSJLIUDR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70-285 °C (decomp)(Solv: ethanol (64-17-5))
  • 沸点:
    354.5±30.0 °C(Predicted)
  • 密度:
    1.37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96.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4100017

SDS

SDS:f0963d4bfcb33d018d567c77ed66c8d3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白色结晶粉末。熔点为222-224℃,在275-285℃下分解。易溶于DMF,难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在碱性介质中容易分解。

用途

拌种灵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兼有植物激素的作用。以0.25%浓度浸种防治红麻炭疽病,连续两年的防治效果高达100%,拌种效果也在98%以上;用于防治禾谷类黑穗病、棉花角斑病的效果相当于赛力散和两力生。对水稻白叶枯病及花生锈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该品主要使用途径为拌种或浸种,一般使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0.5%。

生产方法

工艺过程如下:

  1. α-氯代乙酰乙酰苯胺的合成(氯化):将乙酰乙酰苯胺和甲苯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于20℃左右滴加氯化硫酰,控制反应温度在25-30℃之间,半小时内完成滴加,继续保温反应2.5小时后形成α-氯代乙酰乙酰苯胺的甲苯悬浮液。
  2. 拌种灵合成(缩合):将第一步得到的甲苯悬浮液与硫脲和水混合,并升温至回流状态,半小时内完成反应。反应完成后静置分层,上层为可继续循环使用的甲苯层,下层为拌种灵盐酸盐水溶液。分离出水相后加水稀释,搅拌下加入氨水中和至pH8,过滤沉淀并用水洗至近中性,最后烘干得到白色粉末状产品,含量约为96%。对乙酰乙酰苯胺的收率约为8%。
    • 原料消耗定额:乙酰乙酰苯胺(>98)880kg/t、氯化硫酰(100%)700kg/t、硫脲(>95%)410kg/t、氨水(25%)520kg/t。
类别

农药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LD50: 1410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可燃;燃烧时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应通风、低温干燥

灭火剂

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或使用雾状水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噻唑双酰胺杨梅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
    摘要:
    由病毒、细菌、真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对全球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寻找绿色、高效、无污染的农药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设计并合成了23种含有噻唑双酰胺类活性基团的杨梅素衍生物。通过进行体外抗菌和体内抗病毒测定、微尺度热泳(MST)和分子对接测定来评估它们的活性。体内抗病毒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A4和A23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毒活性,治疗活性的EC 50值分别为79.0和54.1 μg/mL,保护活性的EC 50 值分别为103.3和91.2 μg/mL。通过微量热泳(MST)测定,化合物A4和A23对TMV-CP的解离常数(Kd)值分别为0.021和0.018μM,远小于商品化药物宁南霉素(NNM)的2.84。微米。化合物A4 、 A23与TMV-CP的相互作用在分子水平上得到进一步验证。此外,该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试验表明,它们对多种真菌,尤其是辣椒疫霉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
    DOI:
    10.1002/cbdv.202201103
  • 作为产物:
    描述:
    3-甲基苯胺N,N-二异丙基乙胺 、 Methanaminium,N-[(dimethylamino)(3H-1,2,3-triazolo[4,5-b]pyridin-3-yloxy)methylene]-N-methyl-, hexafluorophosphate(1-) 、 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5-Thiazolecarboxanilide, 2-amino-4-methyl-
    参考文献:
    名称:
    噻唑双酰胺杨梅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
    摘要:
    由病毒、细菌、真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对全球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寻找绿色、高效、无污染的农药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设计并合成了23种含有噻唑双酰胺类活性基团的杨梅素衍生物。通过进行体外抗菌和体内抗病毒测定、微尺度热泳(MST)和分子对接测定来评估它们的活性。体内抗病毒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A4和A23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毒活性,治疗活性的EC 50值分别为79.0和54.1 μg/mL,保护活性的EC 50 值分别为103.3和91.2 μg/mL。通过微量热泳(MST)测定,化合物A4和A23对TMV-CP的解离常数(Kd)值分别为0.021和0.018μM,远小于商品化药物宁南霉素(NNM)的2.84。微米。化合物A4 、 A23与TMV-CP的相互作用在分子水平上得到进一步验证。此外,该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试验表明,它们对多种真菌,尤其是辣椒疫霉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
    DOI:
    10.1002/cbdv.2022011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Biological Activity Evaluation and Action Mechanism of Myricetin Derivatives Containing Thiazolebisamide
    作者:Fang Liu、Xiao Cao、Li Xing、Bangcan He、Nian Zhang、Wei Zeng、Hui Xin、Wei Xue
    DOI:10.1002/cbdv.202201103
    日期:2023.3
    this article, 23 myricetin derivatives containing thiazolebisamides active group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ir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by performing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nd in vivo antiviral assays, 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 and molecular docking assays. The results of in vivo antiviral assays showed that compounds A4 and A23 exhibited good antiviral activity with EC50 values
    由病毒、细菌、真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对全球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寻找绿色、高效、无污染的农药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设计并合成了23种含有噻唑双酰胺类活性基团的杨梅素衍生物。通过进行体外抗菌和体内抗病毒测定、微尺度热泳(MST)和分子对接测定来评估它们的活性。体内抗病毒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A4和A23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毒活性,治疗活性的EC 50值分别为79.0和54.1 μg/mL,保护活性的EC 50 值分别为103.3和91.2 μg/mL。通过微量热泳(MST)测定,化合物A4和A23对TMV-CP的解离常数(Kd)值分别为0.021和0.018μM,远小于商品化药物宁南霉素(NNM)的2.84。微米。化合物A4 、 A23与TMV-CP的相互作用在分子水平上得到进一步验证。此外,该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试验表明,它们对多种真菌,尤其是辣椒疫霉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