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1,3-bis(2,4-dichlorophenyl)prop-2-en-1-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1,3-bis(2,4-dichlorophenyl)prop-2-en-1-one
英文别名
——
(E)-1,3-bis(2,4-dichlorophenyl)prop-2-en-1-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5H8Cl4O
mdl
——
分子量
346.04
InChiKey
GLTVNVIHTHMZTN-QHHAFSJ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2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1,3-bis(2,4-dichlorophenyl)prop-2-en-1-on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二甲基亚砜乙腈 为溶剂, 反应 7.17h, 生成 1-{(2,4-Dichloro-phenyl)-[4-(2,4-dichloro-phenyl)-1H-pyrrol-3-yl]-methyl}-1H-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抗真菌剂。9. 3-芳基-4- [α-(1H-咪唑-1-基)芳基甲基]吡咯:一类新的有效的抗大麻药。
    摘要:
    描述了新型的有效抗真菌剂,即3-芳基-4- [α-(1H-咪唑-1-基)芳基甲基]-吡咯。这些化合物与联苯并吡咯和吡咯尼特林有关,这两种化合物属于抗真菌药物类别。从1,3-二芳基-2-丙烯-1-酮开始进行标题吡咯的合成,其与甲苯磺酰基甲基异氰化物反应得到3-芳酰基-4-芳基吡咯。用氢化锂铝还原所得化合物,得到相关的醇,将其用1,1′-羰基二咪唑处理,得到所需的咪唑衍生物。通过上述方法制备了在3-芳基吡咯结构中结合有(芳基甲基)咪唑部分的四十四种新的吡咯,并在体外对白色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进行了测试。在测试化合物中,发现10个对白色念珠菌具有高活性。活性最高的衍生物(27)的效价(MIC90)是联苯苄唑的两倍,其活性是咪康唑和酮康唑的4倍。其他九种化合物显示的抗真菌活性与联苯苄唑的抗真菌活性相同,并且大约为。活性是咪康唑和酮康唑的2倍。在体内针对白色念珠菌A170进行测试的衍生物21和27已显
    DOI:
    10.1021/jm00021a011
  • 作为产物:
    描述:
    2,4-二氯苯甲醛2,4-二氯苯乙酮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95%的产率得到(E)-1,3-bis(2,4-dichlorophenyl)prop-2-e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In vitro antifungal evaluation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a new series of chalcone derivatives and synthetic analogues, with inhibitory properties against polymers of the fungal cell wall
    摘要:
    Here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in vitro antifungal evaluation and SAR study of 41 chalcones and analogues. In addition, all active structures were tested for their capacity of inhibitin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eta (1,3)-glucan synthase and chitin synthase, enzymes that catalyze the synthesis of the major polymers of the fungal cell wall. (C) 2001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s0968-0896(01)00116-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zolyl-cyclopropyl-ethanol-Derivat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申请人: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公开号:EP0212605A2
    公开(公告)日:1987-03-04
    Azolderivate der Formel I mit A gleich CH oder N und R'/R2 substituiertes oder unsubstituiertes Phenyl, Biphenyl, Phenoxyphenyl, Benzylphenyl, Benzyloxyphenyl, Naphthyl, Thienyl, Furyl oder Pyridyl sowie deren Salze und Ester, in allen stereoisomeren Formen haben hervorragende antimykotische und jungizide Wirksamkeit. Sie werden erhalten durch Umsetzung einer Verbindung II mit einem Schwefetylid der Formel III zur Verbindung -R2, welche mit der entsprechenden Verbindung V zu 1 umgesetzt wird. Man kann auch von Verbindung ausgehen, diese mit 2 Äquivalenten IIIa umsetzen, wobei Verbindung IV entsteht; oder Verbindung VI wird zunächst mit einem Äquivalent IIIa zu II umgesetzt, und II dann ohne Aufarbeitung mit dem Schwefelylid IIIb (CH3)2 SCH2 zu IV, diese mit V zu I umgesetzt.
    式 I 中 A 等于 CH 或 N,R'/R2 取代或未取代基、联苯基、基、苄基基、苄基、基、噻吩基、呋喃基或吡啶基的唑衍生物及其盐类和酯类,以所有立体异构体形式存在,具有极佳的抗真菌和杀病毒活性。 它们是由化合物 II 与式 III 的磺酰乙酰胺反应,生成化合物 II 反应生成化合物 -R2,再与相应的化合物 V 反应生成 1。 也可以从化合物 与 2 个当量的 IIIa 反应,得到化合物 IV。 反应生成化合物 IV;或者先将化合物 VI 与 1 个当量的 IIIa 反应生成 II,然后将 II 与毡化物 IIIb (CH3)2 SCH2 反应生成 IV,再将 IV 与 V 反应生成 I。
  • Desideri, Nicoletta; Sestili, Isabella; Artico, Marino, Medicinal Chemistry Research, 1995, vol. 5, # 6, p. 431 - 441
    作者:Desideri, Nicoletta、Sestili, Isabella、Artico, Marino、Massa, Silvio、Loi, Anna Giulia、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Z)-1,3-二苯基-2-丙烯-1-酮,2-丙烯-1-酮,1,3-二苯基-,(2Z)- 龙血素D 龙血素A 龙血素 B 黄色当归醇F 黄色当归醇B 黄腐醇; 黄腐酚 黄腐醇 D; 黄腐酚 D 黄腐酚B 黄腐酚 黄腐酚 黄卡瓦胡椒素 C 高紫柳查尔酮 阿普非农 阿司巴汀 阿伏苯宗 金鸡菊查耳酮 邻肉桂酰苯甲酸 达泊西汀杂质25 豆蔻明 补骨脂色烯查耳酮 补骨脂查耳酮 补骨脂呋喃查耳酮 补骨脂乙素 蜡菊亭; 4,2',4'-三羟基-6'-甲氧基查耳酮 苯酚,4-[3-(2-羟基苯基)-1-苯基丙基]-2-(3-苯基丙基)- 苯磺酰胺,N-[4-[3-(3-羟基苯基)-1-羰基-2-丙烯基]苯基]- 苯磺酰胺,N-[3-[3-(4-羟基-3-甲氧苯基)-1-羰基-2-丙烯基]苯基]- 苯磺酰胺,4-甲氧基-N,N-二甲基-2-(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磺酰氯化,4,5-二甲氧基-2-(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磺酰氯,4-甲氧基-3-(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甲醇,4-甲氧基-a-[2-(4-甲氧苯基)乙烯基]- 苯甲酸-[4-(3-氧代-3-苯基-丙烯基)-苯胺] 苯甲酸,3-[3-(4-溴苯基)-1-羰基-2-丙烯基]-4-羟基- 苯甲酰(2-羟基苯酰)甲烷 苯甲腈,4-(1-羟基-3-羰基-3-苯基丙基)- 苯基[2-(1-萘基)乙烯基]甲酮 苯基-(三苯基-丙-2-炔基)-醚 苯基-(2-苯基-2,3-二氢-苯并噻唑-2-基)-甲酮 苯亚甲基苯乙酮 苯乙酰腈,a-(1-氨基-2-苯基亚乙基)- 苯丙酸,a-苯甲酰-b-羰基-,苯基(苯基亚甲基)酰肼 苯,1-(2,2-二甲基-3-苯基丙基)-2-甲基- 苏木查耳酮 苄桂哌酯 苄基(4-氯-2-(3-氧代-1,3-二苯基丙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芦荟提取物 腈苯唑 胀果甘草宁C 聚磷酸根皮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