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丁烷-1,4-13C2 | 69105-48-2

中文名称
丁烷-1,4-13C2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utane-1,4-13C2
英文别名
(1,4-13C2)butane
丁烷-1,4-13C2化学式
CAS
69105-48-2
化学式
C4H10
mdl
——
分子量
60.1014
InChiKey
IJDNQMDRQITEOD-ZDOIIHC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8 °C(lit.)
  • 沸点:
    −0.5 °C(lit.)
  • 蒸气密度:
    2.11 (vs air)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F,Xi
  • 安全说明:
    S16,S26,S33,S38
  • 危险类别码:
    R36/37,R11
  • 危险标志:
    GHS02,GHS04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011 2.1
  • 危险性描述:
    H220,H28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377,P381,P410 + P403

SDS

SDS:a08bcc08698ca215a372177dee01da7c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丁烷-1,4-13C2 在 Pt/H-mordenite 作用下, 生成 丙烷异丁烷
    参考文献:
    名称:
    正丁烷骨架异构化H-丝光沸石和Pt / H-丝光沸石的机理
    摘要:
    动力学和同位素标记实验用于研究在大气压和543-583 K的温度下正丁烷在H-丝光沸石和Pt / H-丝光沸石上的反应途径。控制了单分子和双分子反应途径的相对速率。发现异丁烷形成的真正活化能为120–134 kJ / mol。异丁烷相对于n的反应阶数Pt / H-丝光沸石上的丁烯含量为1.0-1.2,与主要的单分子形成途径一致。歧化产物的阶数接近2表示形成了双分子途径。从低于20ppm至约120ppm的丁烯浓度的增加极大地增加双分子骨架异构化的速率,如从1,4-转换确定13 Ç 2 - Ñ丁烷。这些发现解释了反应条件如何影响产物的选择性,并澄清了关于丁烷异构化固体酸的争议。
    DOI:
    10.1016/j.jcat.2014.12.03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chanism of Skeletal Isomerization of<i>n</i>-Butane Using 1,4-<sup>13</sup>C<sub>2</sub>-<i>n</i>-Butane on Solid Strong Acids
    作者:Tetsuo Suzuki、Toshio Okuhara
    DOI:10.1246/cl.2000.470
    日期:2000.5
    Mechanism of skeletal isomerization of n-butane over Cs2.5H0.5PW12O40 as well as sulfated ZrO2 was revealed at a temperature range 393 - 523 K by using 1,4-13C2-n-butane. 13C-Distributions of isobutane at 393 K were close to binomial distribution, indicating a bimolecular pathway. On the other hand, an intramolecular (monomolecular) rearrangement became significant over Cs2.5H0.5PW12O40 at 523 K.
    在 393 - 523 K 的温度范围内,利用 1,4-13C2 正丁烷揭示了正丁烷在 Cs2.5H0.5PW12O40 和硫酸化 ZrO2 上的骨架异构化机理。393 K 时异丁烷的 13C 分布接近二项分布,表明存在双分子途径。另一方面,在 523 K 时,Cs2.5H0.5PW12O40 的分子内(单分子)重排变得很重要。
  • Mechanism of n-butane skeletal isomerization on H-mordenite and Pt/H-mordenite
    作者:Matthew J. Wulfers、Friederike C. Jentoft
    DOI:10.1016/j.jcat.2014.12.035
    日期:2015.10
    disproportionation products indicated a bimolecular route of formation. An increase of the butene concentration from less than 20 ppm to about 120 ppm greatly increased the rate of bimolecular skeletal isomerization, as determined from conversion of 1,4-13C2-n-butane. The findings explain how reaction conditions affect product selectivity and clarify the controversy around butane isomerization on solid acids.
    动力学和同位素标记实验用于研究在大气压和543-583 K的温度下正丁烷在H-丝光沸石和Pt / H-丝光沸石上的反应途径。控制了单分子和双分子反应途径的相对速率。发现异丁烷形成的真正活化能为120–134 kJ / mol。异丁烷相对于n的反应阶数Pt / H-丝光沸石上的丁烯含量为1.0-1.2,与主要的单分子形成途径一致。歧化产物的阶数接近2表示形成了双分子途径。从低于20ppm至约120ppm的丁烯浓度的增加极大地增加双分子骨架异构化的速率,如从1,4-转换确定13 Ç 2 - Ñ丁烷。这些发现解释了反应条件如何影响产物的选择性,并澄清了关于丁烷异构化固体酸的争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