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西达本胺 | 743420-02-2

中文名称
西达本胺
中文别名
西达苯胺杂质;爱谱沙杂质;西达本胺杂质;N-(2-氨基-5-氟苯基)-4-(N-(3-吡啶丙烯酰基)氨甲基)苯甲酰胺
英文名称
chidamide
英文别名
CS055;N-(2-amino-5-fluorophenyl)-4-{[3-(pyridin-3-yl)prop-2-enamido]methyl}benzamide;N-(2-amino-5-fluorophenyl)-4-[(3-pyridin-3-ylprop-2-enoylamino)methyl]benzamide
西达本胺化学式
CAS
743420-02-2
化学式
C22H19FN4O2
mdl
——
分子量
390.417
InChiKey
WXHHICFWKXDFO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45°C (dec.)
  • 沸点:
    600.2±55.0 °C(Predicted)
  • 密度:
    1.336±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DMSO(微溶)、甲醇(微溶、超声处理)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97.1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1+P312,P302+P352,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SDS

SDS:26c91573829e9553474e7f789d165acc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作用

西达本胺通过抑制特定HDAC亚型及由此引发的染色质重构与基因转录调控(即表观遗传调控),抑制淋巴和血液肿瘤的细胞周期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还能诱导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和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CTL)介导的肿瘤杀伤作用,以及抑制肿瘤病理组织中的炎症反应。这种治疗不仅直接对T淋巴瘤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及局部病灶产生疗效,还可能应用于其他类型肿瘤的免疫调节。

适应症

西达本胺片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次全身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该适应症是基于一项单臂临床试验中客观缓解率的结果给予有条件批准。

生物活性

HDAC-IN-7(Chidamide杂质)是一种Chidamide的杂质,而Chidamide则是一种有效的、可口服的HDAC I类抑制剂(包括HDAC1/2/3),以及IIb类抑制剂(如HDAC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西达本胺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甲醛甲酸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79.3 %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CN115010725
    摘要:
    公开号: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氟-1,2-苯二胺4-[N-(pyridin-3-ylacryloyl)aminomethyl]benzoic acid盐酸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25h, 以29.8 g的产率得到西达本胺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西达本胺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学药物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西达本胺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3‑吡啶)丙烯酰胺与4‑(溴甲基)苯甲酸反应得到中间体N‑(甲基‑4‑苯甲酸)‑3‑吡啶丙烯酰胺,中间体N‑(甲基‑4‑苯甲酸)‑3‑吡啶丙烯酰胺与3,4‑二胺基氟苯反应得到西达本胺。发明的西达本胺的合成方法,克服了现有专利做出的产品纯度低,杂质多的缺点。具有条件温和,易控制,产品纯度高,杂质少的特点,基本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公开号:
    CN105949114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西达本胺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山东川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594911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本发明属于化学药物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西达本胺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3‑吡啶)丙烯酰胺与4‑(溴甲基)苯甲酸反应得到中间体N‑(甲基‑4‑苯甲酸)‑3‑吡啶丙烯酰胺,中间体N‑(甲基‑4‑苯甲酸)‑3‑吡啶丙烯酰胺与3,4‑二胺基氟苯反应得到西达本胺。发明的西达本胺的合成方法,克服了现有专利做出的产品纯度低,杂质多的缺点。具有条件温和,易控制,产品纯度高,杂质少的特点,基本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 Integration of caveolin-mediated cytosolic delivery and enzyme-responsive releasing of squalenoyl nanoparticles enhance the anti-cancer efficacy of chidamide in pancreatic cancer
    作者:Junyan Chen、Kaidi Chen、Shuai Xue、Xiao Cheng、Yuwei Qi、Hangjie Wang、Wei Li、Guilin Cheng、Yang Xiong、Chaofeng Mu、Mancang Gu
    DOI:10.1016/j.ijpharm.2024.124072
    日期:2024.4
    anti-pancreatic cancer efficacy, inducing cancer cell apoptosis and inhibiting proliferation . Mechanistic studies revealed that AEAA surface modification on nanoparticles promoted intracellular uptake through caveolin-mediated endocytosis. This nanoparticle system presents a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pancreatic cancer treatment, offering a delivery strategy to enhance efficacy through improved
    我们探索了通过增强亲水性化疗药物的摄取来克服胰腺癌治疗中致密间质屏障的潜力。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合成了角鲨烯酰西达本胺前药(SQ-CHI),通过胰蛋白酶响应键将亲脂性角鲨烯(SQ)与亲水性抗肿瘤药物西达本胺(CHI)连接起来。具有 σ 受体结合氨基乙基茴香酰胺 (AEAA) 修饰的自组装纳米颗粒,形成 AEAA-PEG-SQ-CHI NP(AC NP,尺寸 116.6 ± 0.4 nm),以及未经 AEAA 修饰的参考纳米颗粒,形成 mPEG-SQ-CHI NP制备了(M−C NP,尺寸 88.3 ± 0.3 nm)。与不含胰蛋白酶的培养基中的释放 (20.2%) 相比,AC NP 在 0.5% 胰蛋白酶培养基中表现出显着更高的 CHI 释放 (74.7%)。细胞摄取测定显示,与 M−C NP 相比,AC NP 对 PSN-1/HPSC 或 CFPAC-1/HPSC 肿瘤球的渗透率分别高 3
  • Coupling Chlorin-Based Photosensitizers and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for Photodynamic Chemotherapy
    作者:Lei Hou、Yunchang Zhang、Ying Huang、Zhen Fang、Guangze Sang、Tianheng Chen、Zhiqiang Ma、Feng Yang
    DOI:10.1021/acs.molpharmaceut.2c00170
    日期:2022.8.1
  • Benzamide Derivative as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with Potent Differentiation and Anti-Proliferation Activity
    申请人:Shenzhen Chipscreen Biosciences Ltd.
    公开号:EP2860174B1
    公开(公告)日:2017-11-29
  • CN115010725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