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butyl-1-<<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imidazole-2-carboxaldehy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butyl-1-<<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imidazole-2-carboxaldehyde
英文别名
4-butyl-1-[(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1H-imidazole-2-carboxaldehyde;4-Butyl-1-(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imidazole-2-carbaldehyde;4-butyl-1-(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imidazole-2-carbaldehyde
4-butyl-1-<<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imidazole-2-carboxaldehy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26N2O2Si
mdl
——
分子量
282.458
InChiKey
AMWBFPBZCBDKA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5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4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有效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II AT1受体阻滞剂的发现:N取代的5-丁基咪唑衍生物的简明合成,分子对接研究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在当前的研究中,已经报道了方便有效的合成,计算机对接研究以及作为有效的血管紧张素II(ANG II)受体1型(AT1)阻滞剂(ARB)的N-取代的5-丁基咪唑衍生物的体外生物学评估。我们的努力致力于开发一种有效的合成路线,该路线允许在咪唑环上轻松引入取代基。特别地,一系列基于咪唑化合物轴承在所述联苯部分Ñ  - 1点的位置,在卤原子ç极性取代基,如羟甲基-4和,ALDO或羧基在Ç设计并合成了-2位。评估了这些化合物与人AT1受体的结合以及体外离体大鼠子宫对ANG II的拮抗作用。其中,与其他类似物相比,5-丁基-1-[[[2'-(2 H-四唑-5-基)联苯-4-基]甲基]咪唑-2-羧酸(30)表现出更高的结合亲和力测试(-log IC 50  = 8.46)。还发现后者在大鼠子宫收缩试验中最活跃(pA 2  = 7.83)。重要的是,结合亲和力高于氯沙坦(-log IC 50  = 8.2
    DOI:
    10.1016/j.ejmech.2012.07.040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有效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II AT1受体阻滞剂的发现:N取代的5-丁基咪唑衍生物的简明合成,分子对接研究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在当前的研究中,已经报道了方便有效的合成,计算机对接研究以及作为有效的血管紧张素II(ANG II)受体1型(AT1)阻滞剂(ARB)的N-取代的5-丁基咪唑衍生物的体外生物学评估。我们的努力致力于开发一种有效的合成路线,该路线允许在咪唑环上轻松引入取代基。特别地,一系列基于咪唑化合物轴承在所述联苯部分Ñ  - 1点的位置,在卤原子ç极性取代基,如羟甲基-4和,ALDO或羧基在Ç设计并合成了-2位。评估了这些化合物与人AT1受体的结合以及体外离体大鼠子宫对ANG II的拮抗作用。其中,与其他类似物相比,5-丁基-1-[[[2'-(2 H-四唑-5-基)联苯-4-基]甲基]咪唑-2-羧酸(30)表现出更高的结合亲和力测试(-log IC 50  = 8.46)。还发现后者在大鼠子宫收缩试验中最活跃(pA 2  = 7.83)。重要的是,结合亲和力高于氯沙坦(-log IC 50  = 8.2
    DOI:
    10.1016/j.ejmech.2012.07.0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tent nonpeptide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s. 2. 1-(Carboxybenzyl)imidazole-5-acrylic acids
    作者:Richard M. Keenan、Joseph Weinstock、Joseph A. Finkelstein、Robert G. Franz、Dimitri E. Gaitanopoulos、Gerald R. Girard、David T. Hill、Tina M. Morgan、James M. Samanen
    DOI:10.1021/jm00065a011
    日期:1993.6
    studies of these potent antagonists revealed that the thienyl ring, the (E)-acrylic acid, and the imidazole ring in addition to the two acid groups were important for high potency. Also, overlay comparisons of the parent diacid with both angiotensin II and a representative biphenylyltetrazole nonpeptide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 are presented. The parent diacid analog, SK&F 108566 or (E)-3-
    详细描述了非肽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的咪唑5-丙烯酸系列的进一步发展(关于第1部分,请参阅:J。Med。Chem。1992,35,3858)。为了模拟血管紧张素II的Tyr4残基,进行了N-苄基环取代的修饰。在N-苄基环上引入对羧酸导致发现了对受体具有纳摩尔摩尔亲和力和良好口服活性的化合物。这些有效拮抗剂的SAR研究表明,除了两个酸性基团以外,噻吩基环,(E)-丙烯酸咪唑环对于高效力也很重要。另外,提出了母体二酸与血管紧张素II和代表性的联苯四唑非肽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的叠加比较。母体二酸类似物SK&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