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三氯化钕 | 10024-93-8

中文名称
三氯化钕
中文别名
氯化钕;氯化钕(Ⅲ);氯化钕(III);无水三氯化钕
英文名称
neodymium trichloride
英文别名
Neodymium(III) chloride;neodymium(3+);trichloride
三氯化钕化学式
CAS
10024-93-8
化学式
Cl3Nd
mdl
——
分子量
250.599
InChiKey
ATINCSYRHURBSP-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84 °C(lit.)
  • 沸点:
    1600°C (estimate)
  • 密度:
    4.134 g/mL at 25 °C(lit.)
  • 溶解度:
    极易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
  • 物理描述:
    WetSolid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应避免光、明火和高温。其溶解度(g/100g H2O)分别为:96.7(10℃)、98.0(20℃)和105(60℃)。该物质易溶于乙醇,难溶于乙醚和氯仿。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7
  • 重原子数:
    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纤维原性 - 引发组织损伤和纤维化(疤痕形成)。
Fibrogenic - Inducing tissue injury and fibrosis (scarring).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8469024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RTECS号:
    QO8750000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常温下应存放在密闭、避光、通风和干燥的地方。

SDS

SDS:e2f7bff6c2a79de616fffe4e95971529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氯化钕;氯化钕(Ⅲ)
化学品英文名称: Neodymium trichlor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0024-93-8
分子式: NdCl 3
分子量: 250.5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三氯化钕;氯化钕(Ⅲ)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健康危害: 摄入有毒。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遇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氯烟雾。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不燃。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收集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作业工人应戴口罩。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红紫色棱形结晶。
pH:
熔点(℃): 760
沸点(℃): 1690
相对密度(水=1): 4.134(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NdCl 3
分子量: 250.59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溶于水、醇。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钕。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氯化氢、氧化钕。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2300mg/kg(小鼠经口)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防潮、防晒。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进食。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6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氯化钕是一种玫瑰紫色的柱状晶体,也可呈现为红色斜方晶型,具有潮解性。其相对密度为2.28(16.5/4℃),熔点为124℃。在空气中加热时,水合氯化钕会释放氯化氢气体生成碱式盐;但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至160℃可使其失去结晶水变成无水盐。两者均可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及氯仿。在500~600℃下,氧化钕与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无水氯化钕;将氧化钕溶解于盐酸中,在硫酸干燥器内蒸发结晶可产生六水合氯化钕,也可用于稀土元素分离。

制备

一种制备无水氯化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1份碳酸钕和1.5份稀盐酸加入反应器中形成混合溶液。
  2. 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1.5,搅拌反应1小时后得到含沉淀的混合液。
  3. 过滤除杂:将含有沉淀的混合液通过1000目的筛网过滤以除去杂质,得到滤液。
  4. 微过滤:将步骤3中的滤液加入微孔过滤器中进行微过滤,以进一步去除杂质。
  5. 蒸发浓缩:将步骤4的滤液加热至150℃并保温5小时后,得到浓缩液。
  6. 冷却结晶:将步骤5的浓缩液冷却到20℃,结晶12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氯化钕晶体。
  7. 离心脱水:使用离心机在20分钟内对步骤6中得到的氯化钕晶体进行脱水处理,以获得中间产物。
  8. 纯水溶解:将步骤7中的中间产物加入到含有纯水的反应器中形成溶液。中间产物与纯水的质量比为1:20。
  9. 蒸发浓缩:加热步骤8中的反应器至80℃并保温60分钟后,得到浓缩液。
  10. 再次冷却结晶:将步骤9中的浓缩液冷却到20℃,继续进行结晶操作,经过12小时后过滤以获得氯化钕晶体。
  11. 离心脱水:使用离心机对步骤10中得到的氯化钕晶体进行120分钟的脱水处理。
  12. 阶梯式恒温脱水:
    • 将步骤11中的氯化钕晶体放入烘箱中,升温至80℃并保温2小时以去除三个结晶水生成NdCl₃·H₂O;
    • 再次升温至110℃并保温2小时去除一个结晶水生成NdCl₃·H₂O;
    • 最后将温度升至150℃并保温2小时,再脱去一个结晶水生成NdCl₃·H₂O;
    • 升温至200℃并保温4小时即可得到无水氯化钕。
用途
  • 化学试剂
  • 科研试剂及生化研究
  • 生产其他钕化合物的原料,也可用于制备金属钕
分类
  • 有毒物品
  • 毒性分级:剧毒
  • 急性毒性:
    • 静脉注射大鼠 LD₅₀: 3.5 mg/kg
    • 口服小鼠 LD₅₀: 3692 mg/kg
  • 刺激数据:
    • 皮肤刺激(兔子,500毫克/24小时):轻度
    • 眼睛刺激(兔子,50毫克):阳性
  • 可燃性危险特性:不燃;火场分解排出有毒氯化物及氧化钕烟雾
  • 储运特性:
    • 库房应保持通风、低温和干燥
    • 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灭火剂
  • 二氧化碳
  • 干粉
  • 泡沫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盐酸 hydrogenchloride 7647-01-0 ClH 36.4609
    water 7732-18-5 H2O 18.0153
    氟化钕 neodymium(III) fluoride 13709-42-7 F3Nd 201.235
    三氯化铝 aluminium trichloride 7446-70-0 AlCl3 133.341
    三氢化钕 neodymium 7440-00-8 Nd 144.24
    氯化镱(III) ytterbium(III) chloride 10361-91-8 Cl3Yb 279.399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氟化钕 neodymium(III) fluoride 13709-42-7 F3Nd 201.235
    三氢化钕 neodymium 7440-00-8 Nd 144.24
    盐酸 hydrogenchloride 7647-01-0 ClH 36.4609
    氯化镱(III) ytterbium(III) chloride 10361-91-8 Cl3Yb 279.399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氯化钕sodium 作用下, 生成 三氢化钕
    参考文献:
    名称:
    Hunter, Chemiker-Zeitung, 1912, vol. 36, p. 1136 - 1136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六水三氯化钕 以 neat (no solvent, solid phase) 为溶剂, 以99%的产率得到三氯化钕
    参考文献:
    名称:
    甲醇取代的卤化镧的结构表征
    摘要:
    使用甲醇(MeOH)进行了卤化镧[LaX(3)]衍生物的醇溶化作为降低LaBr(3)闪烁体生产温度的一种手段的首次研究。最初,通过在室温下简单地将1溶解在MeOH中,研究了{[La(micro-Br)(H(2)O)(7)](Br)(2)}(2)(1)的脱水。分离出混合的溶剂化物单体[La(H(2)O)(7)(MeOH)(2)](Br)(3)(2)化合物,其中La金属中心通过与两种其他的MeOH溶剂,但必须将内球Br转移到外球。为了尝试将1的甲醇中的反应混合物在CaH(2)上干燥,分离了[Ca(MeOH)(6)](Br)(2)(3)的晶体。在回流温度下将化合物1溶解在MeOH中,导致分离出异常结构,该结构被确定为盐衍生物{[LaBr(2.75)* 5.25(MeOH)](+ 0.25)[LaBr(3.25)* 4.75(MeOH)](- 0.25)}(4)。最终,通过将干燥的LaBr(3)溶
    DOI:
    10.1016/j.poly.2010.02.027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具有以下式3化合物的结构:本申请采用成本较低的式2a的4‑氨基杂环类化合物出发,经由4‑NH2临时硅保护,避免使用7‑卤素取代步骤,即可直接将式2a化合物7‑位金属化,而合成式3化合物,具有收率高、区域选择性好和易于工业化生产等显著的优势,其总收率显著高于目前已知的7‑卤代方案。
    公开号:
    CN114149434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anthanide complexes with mono- and bicyclic macromolecules. Synthesis and spectroscopic studies
    作者:A. Seminara、A. Musumeci
    DOI:10.1016/s0020-1693(00)93627-2
    日期:1980.1
    Abstract Complexes of lanthanide(III) chlorides, thiocyanates, nitrates and perchlorates with three cyclic polyethers containing five or six oxygen atoms in the cycle and two bicyclic macromolecules containing five or six oxygen and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cycles have been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Possible arrangements around the cation are proposed on the ground of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摘要制备并表征了镧系元素氯化物(Ⅲ),硫氰酸盐,硝酸盐和高氯酸盐与循环中含五个或六个氧原子的三个环状聚醚和两个含五个或六个氧和两个氮原子的双环大分子的配合物。基于电导率测量,振动和电子光谱,提出了围绕阳离子的可能布置。
  • Comparison of thermal properties of lanthanide trimellitates prepared by different methods
    作者:Renata Łyszczek
    DOI:10.1007/s10973-008-9203-z
    日期:2008.9
    By diffusion in gel medium new complexes of formulae: Nd(btc)⋅6H2O, Gd(btc)⋅4.5H2O and Er(btc)·5H2O (where btc=(C6H3(COO)3 3−) were obtained. Isomorphous compounds were crystallized in the form of globules. During heating in air atmosphere they lose stepwise water molecules and then anhydrous complexes decompose to oxides.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polycrystalline lanthanide trimellitates form two groups of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 light lanthanides form very stable compounds of the formula Ln(btc)⋅nH2O (where Ln=Ce−Gd and n=0 for Ce; n=1 for Gd; n=1.5 for La, Pr, Nd; n=2 for Eu, Sm). They dehydrate above 250°C and then immediately decomposition process occurs. Heavy lanthanides form complexes of formula Ln(btc)⋅nH2O (Ln=Dy−Lu). For mostly complexes, dehydration occurs in one step forming stable in wide range temperature compounds. As the final products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lanthanide oxides are formed.
    在凝胶介质中扩散得到了新的配合物:Nd(btc)·6H2O、Gd(btc)·4.5H2O和Er(btc)·5H2O(其中btc=(C6H3(COO)3 3−)。这些同构化合物以小球形式结晶。在空气气氛中加热时,它们逐步失去水分子,然后无水配合物分解为氧化物。水热合成的多晶态镧系元素苯三羧酸盐形成了两组同构化合物。轻镧系元素形成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Ln(btc)·nH2O(其中Ln=Ce−Gd,n=0表示Ce;n=1表示Gd;n=1.5表示La, Pr, Nd;n=2表示Eu, Sm)。它们在250°C以上脱水,随后立即发生分解过程。重镧系元素形成的配合物化学式为Ln(btc)·nH2O(Ln=Dy−Lu)。大多数配合物在一阶段脱水,形成了在宽温范围内稳定的化合物。热分解的最终产物是镧系氧化物。
  • Lanthanide Carbonates
    作者:Rafał Janicki、Przemysław Starynowicz、Anna Mondry
    DOI:10.1002/ejic.201100184
    日期:2011.8
    The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the rare earth carbonates with the general formulae [C(NH2)]3[Ln(CO3)4(H2O)]·2H2O (where Ln = Pr3+, Nd3+, Sm3+, Eu3+, Gd3+, Tb3+) and [C(NH2)]3[Ln(CO3)4]·2H2O (where Ln = Y3+, Dy3+, Ho3+, Er3+, Tm3+, Yb3+, Lu3+) were determined. The crystals consist of monomeric [Ln(CO3)4(H2O)]5– or [Ln(CO3)4]5– complex anions in which the carbonate ligands coordinate to the
    通式为[C(NH 2)] 3 [Ln(CO 3)4(H 2 O)] · 2H 2 O的稀土碳酸盐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其中Ln = Pr 3+,Nd 3+,Sm 3+,Eu 3+,Gd 3+,Tb 3+)和[C(NH 2)] 3 [Ln(CO 3)4 ] · 2H 2 O(其中Ln = Y 3+,Dy 3+, Ho 3+,Er 3+,Tm测定了3+,Yb 3+,Lu 3+。晶体由单体[Ln(CO 3)4(H 2 O)] 5–或[Ln(CO 3)4 ] 5–络合阴离子组成,其中碳酸盐配体以双齿方式与Ln 3+离子配位。确定了结晶镧系碳酸盐及其水溶液的光谱学性质(UV / Vis / NIR和IR)。光谱数据与结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使我们能够得出结论:[Ln(CO 3)4(OH)] 6–和[Ln(CO 3)4 ] 5–种在轻和重镧系元素溶液中分别占主导地位。还讨论了Ln–O相互作用的性质。实验数据以及理论计算表明,Ln–O(CO
  • Lanthanide <i>N</i>,<i>N</i>-Dimethylaminodiboranates: Highly Volatile Precursors for the Deposition of Lanthanide-Containing Thin Films
    作者:Scott R. Daly、Do Young Kim、Yu Yang、John R. Abelson、Gregory S. Girolami
    DOI:10.1021/ja9098005
    日期:2010.2.24
    CVD precursors of stoichiometry Ln(H(3)BNMe(2)BH(3))(3) have been prepared, where Ln = La, Ce, Pr, Nd, Sm, Gd, Tb, Dy, Ho, Er, Tm, and Lu. The ligand is N,N-dimethylaminodiboranate, a new kind of multidentate borohydride. The structures of the Ln(H(3)BNMe(2)BH(3))(3) complexes are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size of the lanthanide ions: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decreases from Pr (CN = 14) to Sm (CN = 13)
    已制备出化学计量比为 Ln(H(3)BNMe(2)BH(3))(3) 的新型镧系元素 CVD 前体,其中 Ln = La、Ce、Pr、Nd、Sm、Gd、Tb、Dy、Ho、Er 、Tm 和卢。配体为N,N-二甲氨基二硼酸盐,一种新型的多齿硼氢化物。Ln(H(3)BNMe(2)BH(3))(3) 配合物的结构高度依赖于镧系离子的大小:配位数从 Pr (CN = 14) 减少到 Sm (CN = 13) 到 Er (CN = 12) 对应于离子半径的减小。Ln(H(3)BNMe(2)BH(3))(3) 配合物在真空中的温度低至 65 摄氏度时具有高度的挥发性和升华性。这些配合物是有用的 CVD 前体;例如,Y(H(3)BNMe(2)BH(3))(3) 已被用于在 300 摄氏度下通过 CVD 使用水作为共反应物在硅上沉积 Y(2)O(3)。
  • Volatile complexes of some lanthanides and related elements with fluorinated β-diketones and organophosphorus adducts
    作者:James W. Mitchell、Charles V. Banks
    DOI:10.1016/s0003-2670(01)95130-x
    日期:1971.12
    Abstract The behavior of lanthanide trifluoroacetylacetonates and hexaf luoroacetyl-acetonates of mixed complexes with tri- n -butylphosphate as the adduct has been studied by thermogravimetric methods. Thermal properties of mixed ligand-adduct complexes containing new fluoroorganophosphorus donors have also been examined. Substantial improvements in volatil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chelates of
    摘要 通过热重法研究了以磷酸三正丁酯为加合物的混合配合物的镧系元素三氟乙酰丙酮化物和六氟乙酰丙酮化物的行为。还研究了含有新氟有机磷供体的混合配体-加合物复合物的热性能。通过用有机磷供体取代水合水,镧系元素与 HTFA 或 HHFA 的螯合物的挥发性和热稳定性得到显着改善。还测定了铀 (IV)、铀 (VI) 和钍 (IV) 螯合物的热稳定性和挥发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