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三甲基丙酮酸 | 815-17-8

中文名称
三甲基丙酮酸
中文别名
3,3-二甲基-2-氧代丁酸;3,3-二甲基丁酮酸;TMPA
英文名称
trimethylpyruvic acid
英文别名
3,3-dimethyl-2-oxobutanoic acid;pivalic acid;3,3-dimethyl-2-oxobutyric acid;2-oxo-3,3-dimethyl-butanoic acid
三甲基丙酮酸化学式
CAS
815-17-8
化学式
C6H10O3
mdl
MFCD00154352
分子量
130.144
InChiKey
IAWVHZJZHDSEO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0.5°C
  • 沸点:
    80 °C / 15mmHg
  • 密度:
    1.06
  • 闪点:
    13 °C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与水溶液、碱金属、碱土金属以及有机无机的活性化学药品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66
  • 拓扑面积:
    54.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Dermatotoxin - 皮肤烧伤。
Dermatotoxin - Skin burns.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危险品运输编号:
    3261
  • 海关编码:
    2918300090
  • 危险类别:
    8
  • 包装等级:
    III
  • WGK Germany:
    3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5+P351+P338,P310
  • 危险性描述:
    H314
  • 储存条件:
    请将容器密封保存,并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SDS

SDS:7480b1fabdba83de5d726474e6d18ff4
查看
3,3-二甲基-2-氧代丁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3,3-Dimethyl-2-oxobutyric Acid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易燃液体 第4级
金属腐蚀性 第1级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1C类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第1级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可燃液体
可能腐蚀金属
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防范说明
[预防] 远离明火/热表面。
只可存放于原用的容器内。
切勿吸入。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在呼吸舒适的地方保持休息。
食入:漱口。切勿催吐。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吸收溢出物,防止材料被损坏。
3,3-二甲基-2-氧代丁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储存]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保持凉爽。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3,3-二甲基-2-氧代丁酸
百分比: >94.0%(GC)
CAS编码: 815-17-8
俗名: Trimethylpyruvic Acid
分子式: C6H10O3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食入: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切勿引吐。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棒状水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特殊的个人防护用品(自携式呼吸器)。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
紧急措施: 足够通风。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
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副危险性的防护措施 移除所有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应该准备灭火器。使用防火花工具和防爆设备。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远离明火和热表面。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使用防爆设备。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和脸。
注意事项: 使用封闭系统,通风。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使用耐腐蚀设备。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通风良好处。
3,3-二甲基-2-氧代丁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防湿。
存放处须加锁。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易湿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只可存放在原用的容器內。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半面罩或全面罩呼吸器,自携式呼吸器(SCBA),供气呼吸器等。依据当地和政府法
规,使用通过政府标准的呼吸器。
手部防护: 防渗手套。
眼睛防护: 护目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渗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形(20°C): 液体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浅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13°C (凝固点)
沸点/沸程 80 °C/2kPa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1.06
溶解度:
[水] 溶于
[其他溶剂]
溶于: 醚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明火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碱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3,3-二甲基-2-氧代丁酸 修改号码:5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
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8类 腐蚀品
UN编号: 3265
正式运输名称: 腐蚀性液体, 酸性的, 有机的,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三甲基丙酮酸

三甲基丙酮酸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医药中间体,在实验室研发及化工生物研发过程中应用广泛。

制备方法

一种三甲基丙酮酸的合成工艺如下:

  1. 向反应釜中加入250-350kg二氯频呐酮和250-350kg水,搅拌升温至50-80℃后保温。在5小时内滴加800-1000kg浓度为30%的液碱,加完后继续反应3小时,得含中间体的水溶液。
  2. 向上述水溶液中加入200-300kg高锰酸钾,期间控温50-60℃。在5小时内加完,继续反应3小时后过滤、收集滤液。调节滤液pH值至1,用500kg二氯甲烷萃取滤液得有机层,将有机层常压蒸馏至100℃,降温至40℃,缓慢加入280-320kg石油醚,控温在5-10℃下搅拌反应5小时。最后离心得产品。
化学性质

三甲基丙酮酸为针状结晶,熔点125℃,难溶于醚及氯仿中;其钠盐呈长片状,易溶于水。

用途

3,3-二甲基丁酮酸是除草剂嗪草酮的中间体。

生产方法

其制备方法包括:

  1. 将二氯频呐酮加入反应釜。
  2. 加入适量的水和碱液,在稀碱水溶液中加热水解,生成3,3-二甲基-2-羟基丁酸钠。
  3. 滴加次氯酸钠溶液,在低温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氧化,将2-羟基氧化成2-氧。
  4. 反应完成后过滤掉催化剂,所得滤液即为3,3-二甲基丁酮酸钠,进一步酸化即可得到成品。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甲基丙酮酸氢氧化钾 作用下, 以 三乙二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3,3-二甲基-1-丁酸
    参考文献:
    名称:
    Spirodiclofen and Spiromesifen – Novel Acaricidal and Insecticidal Tetronic Acid Derivatives with a New Mode of Action
    摘要:
    广谱杀螨剂斯比羧菲(BAJ2740,商品名:Envidor®)和斯比菌酯(BSN2060,商品名:Oberon®)对烟粉虱有额外优异的活性,均属于拜耳作物科学在1990年代发现的新化学类别——四酮酸衍生物。从除草剂PPO(原卟啉原氧化酶)化学开始的发现过程,导致产品的合成路线,以及对中间体的过程开发的一些见解。斯比羧菲和斯比菌酯具有新的作用方式(干扰脂质生物合成),不对任何抗性螨虫或烟粉虱野外种群产生交叉抗性,因此是抗性管理的宝贵工具。
    DOI:
    10.2533/000942903777678588
  • 作为产物:
    描述:
    频哪酮 在 selenium(IV) oxide 作用下, 以 吡啶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41%的产率得到三甲基丙酮酸
    参考文献:
    名称:
    化学反应的隧穿控制:叔丁基羟基卡宾中的C–H插入与H-隧穿†
    摘要:
    通过气相的高真空闪速热解生成了难以捉摸的叔丁基羟基卡宾叔丁基乙醛酸在960°C下。随后将热解产物矩阵于11 K在固体Ar中分离,并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羟基卡宾在仍处于苛刻的热解条件下时会经历CH插入二甲基环丙醇,以及对新型甲基丁烯醇的CC插入,其激活势垒分别为23.8和31.0 kcal mol -1。一旦嵌入冷氩气中矩阵卡宾不仅通过光解转变为异构体四乙醛,而且通过量子机械隧穿也突破了27.3 kcal mol -1的势垒。与温度无关的半衰期为1.7小时;O-氘化完全阻断了隧道通道。叔丁基羟基卡宾的实验半衰期通过Wentzel-Kramers-Brillouin形式主义在计算上可行的M06-2X / 6-311 ++ G(d,p)理论水平上评估的最小能量路径上的隧穿计算得到了验证。我们的实验结果得到了CCSD(T)/ cc-pVDZ理论水平的相对能量计算的支持。
    DOI:
    10.1039/c2sc21555a
  • 作为试剂:
    描述:
    苯磺酰基叠氮化物2-phenyl-2H-1,2,3-triazole 1-oxide 在 bis[dichloro(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iridium(III)] 、 三甲基丙酮酸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银盐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0h, 以93%的产率得到2-(2-(phenylsulfonamido)phenyl)-2H-1,2,3-triazole 1-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铱(III)催化的直接C ?2-芳基1,2,3-三唑N-氧化物与磺酰叠氮化物的H磺酰胺化
    摘要:
    我们已经开发了一种方法,该方法使用叠氮化磺酰作为氨基源,直接释放2-芳基1,2,3-三唑N-氧化物的磺酰胺化,以释放分子氮作为唯一的副产物。该方案具有出色的官能团耐受性,并且在无外部氧化剂的条件下可有效进行。对于25种具有优异区域选择性的实例,以高达97%的收率制备了各种2-(2-磺酰胺基芳基)-1,2,3-三唑。
    DOI:
    10.1002/adsc.2015010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ductive Amination of Ketonic Compounds Catalyzed by Cp*Ir(III) Complexes Bearing a Picolinamidato Ligand
    作者:Kouichi Tanaka、Takashi Miki、Kunihiko Murata、Ayumi Yamaguchi、Yoshihito Kayaki、Shigeki Kuwata、Takao Ikariya、Masahito Watanabe
    DOI:10.1021/acs.joc.9b01565
    日期:2019.9.6
    Cp*Ir complexes bearing a 2-picolinamide moiety serve as effective catalysts for the direct reductive amination of ketonic compounds to give primary amines under transfer hydrogenation conditions using ammonium formate as both the nitrogen and hydrogen source. The clean and operationally simple transformation proceeds with a substrate to catalyst molar ratio (S/C) of up to 20,000 at relatively low
    带有2-吡啶甲酸酰胺部分的Cp * Ir配合物可作为有效的催化剂,用于在酮的转移氢化条件下,使用甲酸铵作为氮源和氢源,对酮类化合物进行直接还原胺化,从而生成伯胺。清洁且操作简单的转化过程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以高达20,000的底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S / C)进行的,并且对伯胺表现出出色的化学选择性。
  • The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Halogenated Aminopyrazoles: Method Development, Scope, and Mechanism of Dehalogenation Side Reaction
    作者:Lukáš Jedinák、Renáta Zátopková、Hana Zemánková、Alena Šustková、Petr Cankař
    DOI:10.1021/acs.joc.6b02306
    日期:2017.1.6
    The efficient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halogenated aminopyrazoles and their amides or ureas with a range of aryl, heteroaryl, and styryl boronic acids or ester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method allowed incorporation of problematic substrates: aminopyrazoles bearing protected or unprotected pyrazole NH, as well as the free amino or N-amide group. Direct comparison of the chloro, bromo
    卤代氨基吡唑及其酰胺或脲与一系列芳基,杂芳基和苯乙烯基硼酸或酯的有效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已得到开发。该方法允许掺入有问题的底物:带有保护或未保护的吡唑NH以及自由氨基或N-酰胺基的氨基吡唑。在Suzuki-Miyaura反应中对氯,溴和碘吡唑的直接比较显示,由于降低了脱卤的倾向,Br和Cl衍生物优于碘吡唑。此外,揭示了影响不希望的脱卤副反应的机理和因素。
  •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RTICLES HAVING SILVER METAL
    申请人:Eastman Kodak Company
    公开号:US20180362547A1
    公开(公告)日:2018-12-20
    Electrically-conductive silver metal can be provided in a thin film or pattern on a substrate from a silver complex having reducing silver ions and represented by: (Ag + ) a (L) b (P) c (I) wherein L represents an α-oxy carboxylate; P represents a 5- or 6-membered N-heteroaromatic compound; a is 1 or 2; b is 1 or 2; and c is 1, 2, 3, or 4, provided that when a is 1, b is 1, and when a is 2, b is 2. The silver complex is mixed in a hydroxy-free, nitrile-containing aprotic solvent with a polymer that is either (i) a hydroxy-containing cellulosic polymer or (ii) a non-cellulosic acrylic polymer having a halo- or hydroxy-containing side chain. The reducible silver ions in the a thermally sensitive thin film or pattern can be thermally converted to electrically-conductive metallic silver under suitable heating conditions to provide a product article that can be used in various devices.
    电导银金属可由含还原银离子的银配合物以薄膜或图案的形式提供在基底上,其由下式表示: (Ag + ) a (L) b (P) c (I) 其中L代表α-氧基羧酸盐;P代表5或6成员的N-杂环化合物;a为1或2;b为1或2;c为1、2、3或4,条件是当a为1时,b为1,当a为2时,b为2。将银配合物与不含羟基、含腈的无质子溶剂中的聚合物混合,该聚合物为(i)含羟基的纤维素聚合物或(ii)具有卤素或含羟基侧链的非纤维素丙烯酸聚合物。在热敏感薄膜或图案中的可还原银离子可以在适当的加热条件下热转换为电导银金属,以提供可用作各种设备的产品物品。
  • Chiral Propargylic Cations as Intermediates in S<sub>N</sub>1-Type Reactions: Substitution Patter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tudies, and Origin of the Diastereoselectivity
    作者:Dominik Nitsch、Stefan M. Huber、Alexander Pöthig、Arjun Narayanan、George A. Olah、G. K. Surya Prakash、Thorsten Bach
    DOI:10.1021/ja411772n
    日期:2014.2.19
    substituents at the cationic center, with the nucleophile approaching the electrophilic center opposite to R(2). Transition states calculated for the reaction of allyltrimethylsilane with two representative cations support this hypothesis. Tertiary propargylic cations with a stereogenic center (-C*HXR(2)) in the α position were generated by ionization of the respective alcohol precursors with FSO3H in
    制备了九个带有与亲电碳原子相邻的立体中心 (-C*HXR(2)) 的炔丙乙酸酯,并使用三氟甲磺酸铋 [Bi(OTf)3] 作为与各种甲硅烷基亲核试剂进行 SN1 型取代反应。路易斯酸。当烷基 R(2) 是叔(叔丁基)时,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很高,而与取代基 X 无关。以大于 95:5 的非对映体比例一致地形成产物,有利于反非对映异构体。如果烷基取代基 R(2) 是次要的,则非对映选择性降低到 80:20。该反应显示为立体会聚进行,并阐明了相关的产物构型。通过调用手性炔丙基阳离子作为中间体来解释反应结果,它优先被亲核试剂从其两个非对映面之一攻击。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表明一种优选的构象,其中基团 R(2) 几乎垂直于由阳离子中心的三个取代基定义的平面,亲核试剂接近与 R(2) 相对的亲电子中心。为烯丙基三甲基硅烷与两种代表性阳离子的反应计算的过渡态支持这一假设。在 α 位置具有立体中心
  • Bioelectrocatalytic Conversion from N<sub>2</sub>to Chiral Amino Acids in a H<sub>2</sub>/α-Keto Acid Enzymatic Fuel Cell
    作者:Hui Chen、Matthew B. Prater、Rong Cai、Fangyuan Dong、Hsiaonung Chen、Shelley D. Minteer
    DOI:10.1021/jacs.9b13968
    日期:2020.2.26
    applied voltage, the cathode supplied enough reducing equivalents to support the NH3 production and NADH recycling catalyzed by nitrogenase and diaphorase. The produced NH3 and NADH were in situ reacted with leucine dehydrogenase (LeuDH) to generate L-norleucine with 2-ketohexanoic acid as the NH3 acceptor. 92% NH3 conversion ratio and 87.1% Faradaic efficiency were achieved. On this basis, a H2 powered
    酶促电合成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可以在需要外部电能输入的情况下生产有用的化学品。酶燃料电池 (EFC) 是通过阳极处燃料的氧化和阴极处的氧气或过氧化物的还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酶促电合成与 EFC 架构的集成可以同时产生自供电酶促电合成,更有价值地使用电子来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在这项研究中,开发了一种 H2/α-酮酸 EFC,用于将化学惰性的氮气转化为由 H2 氧化驱动的手性氨基酸。首先设计并构建了高效的阴极反应级联。由外加电压供电,阴极提供足够的还原当量以支持固氮酶和心肌黄酶催化的 NH3 生产和 NADH 循环。产生的 NH3 和 NADH 与亮氨酸脱氢酶 (LeuDH) 原位反应以生成 L-正亮氨酸,2-酮己酸作为 NH3 受体。实现了 92% 的 NH3 转化率和 87.1% 的法拉第效率。在此基础上,以超热稳定氢化酶 (SHI) 作为阳极催化剂的 H2 动力燃料电池与阴极反应级联相结合,形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马来酰基乙酸 顺-3-己烯-1-丙酮酸 青霉酸 钠氟草酰乙酸二乙酯 醚化物 酮霉素 辛酸,2,4-二羰基-,乙基酯 草酸乙酯钠盐 草酰乙酸二乙酯钠盐 草酰乙酸二乙酯 草酰乙酸 草酰丙酸二乙酯 苯乙酰丙二酸二乙酯 苯丁酸,b-羰基-,2-丙烯基酯 聚氧化乙烯 羟基-(3-羟基-2,3-二氧代丙基)-氧代鏻 磷酸二氢2-{(E)-2-[4-(二乙胺基)-2-甲基苯基]乙烯基}-1,3,3-三甲基-3H-吲哚正离子 碘化镝 硬脂酰乙酸乙酯 甲氧基乙酸乙酯 甲氧基乙酰乙酸酯 甲基氧代琥珀酸二甲盐 甲基4-环己基-3-氧代丁酸酯 甲基4-氯-3-氧代戊酸酯 甲基4-氧代癸酸酯 甲基4-氧代月桂酸酯 甲基4-(甲氧基-甲基磷酰)-2,2,4-三甲基-3-氧代戊酸酯 甲基3-羰基-2-丙酰戊酸酯 甲基3-氧代十五烷酸酯 甲基2-氟-3-氧戊酯 甲基2-氟-3-氧代己酸酯 甲基2-氟-3-氧代丁酸酯 甲基2-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甲基2-乙酰基-4-甲基-4-戊烯酸酯 甲基2-乙酰基-2-丙-2-烯基戊-4-烯酸酯 甲基2,5-二氟-3-氧代戊酸酯 甲基2,4-二氟-3-氧代戊酸酯 甲基2,4-二氟-3-氧代丁酸酯 甲基1-异丁酰基环戊烷羧酸酯 甲基1-乙酰基环戊烷羧酸酯 甲基1-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甲基(2Z,4E,6E)-2-乙酰基-7-(二甲基氨基)-2,4,6-庚三烯酸酯 甲基(2S)-2-甲基-4-氧代戊酸酯 甲基(1R,2R)-2-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瑞舒伐他汀杂质 瑞舒伐他汀杂质 环氧乙烷基甲基乙酰乙酸酯 环戊戊烯酸,Β-氧代,乙酯 环戊基(氧代)乙酸乙酯 环戊[b]吡咯-6-腈,八氢-2-氧-,[3aS-(3aalpha,6alpha,6aalpha)]-(9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