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二丙酸氯倍他米松气雾剂)是目前常用的治疗哮喘的激素类药物。它具有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有助于扩张支气管、解除痉挛,缓解哮喘症状,并降低发作频率。尽管药物在体内起效需要2至3天,喷后不能迅速缓解病人的呼吸困难,因此对急性哮喘发作无效。
药理学特性丙酸倍氯米松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代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受体亲和力较低的前体药物。95%的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后在肺内迅速被酶水解为活性代谢物17-单丙酸倍氯米松(17-BMP),最终水解为无活性的倍氯米松。BDP水溶性较低,导致其在支气管黏膜的黏液层溶解缓慢,限制了其肺部吸收过程。BDP和BMP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3%和26%,首过消除约为70%。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丙酸倍氯米松是一种强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抗炎作用较地塞米松、曲安奈德、氟轻松、曲安西龙更强。它还具有抗过敏、止痒和抗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脂溶性较强,对皮肤的渗透作用较好,涂于患处30分钟后即生效,并维持时间较长。外用主要通过毛囊皮脂腺和表皮吸收,可收缩局部微血管并发挥强效的抗炎作用,不会引起因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而产生的副作用。
药代动力学 气雾剂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亲脂性较强,易渗透,约吸入量的25%到达肺部。
乳膏本品可经皮肤吸收,尤其在皮肤破损处吸收更快。大面积使用于皮肤破损或长期用封包性敷料时可能因吸收引起全身反应。本品亲脂性强,易渗透,涂于患处30分钟后即生效。软膏剂的T1/2约为3小时,钠潴留及糖原沉着作用很弱,无雄性、雌性或蛋白同化激素样的作用,对体温和尿液也无明显影响。
适应症 丙酸倍氯米松用于治疗湿疹、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掌跖脓疱病、接触性皮炎、局限性银屑病和皮肤瘙痒症等。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适用于慢性或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
用途系强效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止痒等作用,能抑制支气管渗出物、消除支气管粘膜肿胀并解除支气管痉挛。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皮肤病。
类别与毒性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3750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5000 毫克/公斤
易燃;燃烧产生有毒氯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库房应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灭火剂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及雾状水。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9Alpha-氯-16Β-甲基孕甾-1,4-二烯-11Β,17Alpha,21-三醇-3,20-二酮-17-丙酸酯 | beclomethasone 17-monopropionate | 5534-18-9 | C25H33ClO6 | 464.986 |
—— | beclomethasone 11,17,21-tripropionate | —— | C31H41ClO8 | 577.115 |
倍氯米松 | beclomethasone | 4419-39-0 | C22H29ClO5 | 408.922 |
倍他米松环氧水解物 | 9β,11β-epoxy-17α,21-dihydroxy-16β-methylpregna-1,4-diene-3,20-dione | 981-34-0 | C22H28O5 | 372.461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9Alpha-氯-16Β-甲基孕甾-1,4-二烯-11Β,17Alpha,21-三醇-3,20-二酮-17-丙酸酯 | beclomethasone 17-monopropionate | 5534-18-9 | C25H33ClO6 | 464.986 |
9-氯-11beta,17,21-三羟基-16beta-甲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 21-丙酸酯 | 21-beclomethasone monopropionate | 69224-79-9 | C25H33ClO6 | 464.986 |
倍氯米松 | beclomethasone | 4419-39-0 | C22H29ClO5 | 408.922 |
倍他米松9,11-环氧化物17,21-二丙酸酯 | betamethasone 9,11-epoxide 17,21-dipropionate | 66917-44-0 | C28H36O7 | 48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