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帕替尼(Upadacitinib) 是一种 JAK1 抑制剂,目前已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功效与应用乌帕替尼是由国际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艾伯维研发的一种小分子口服靶向药物。去年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和 12 岁及以上青少年的特应性皮炎(AD)、类风湿关节炎(RA)和银屑病关节炎(PsA),成为目前我国覆盖适应症最多的选择性 JAK1 抑制剂。
体外研究在生化检测中,乌帕替尼对 JAK-1 的选择性比 JAK-2(参与红细胞生成)高 74 倍,JAK-1 对 JAK-3 的选择性也提高了 58 倍(这涉及免疫监视)。这种对 JAK-1 在 JAK-2 和 JAK-3 上的选择性增强可能在 RA 范围内提供更好的风险-效益分布。
体内研究AbbVie 开发的第二种 JAK 抑制剂乌帕替尼被描述为第二代抑制剂。多剂量 I 期研究于 2013 年完成,使用立即释放制剂,在多剂量 24 mg、每日两次的研究中发现乌帕替尼安全且耐受性良好。乌帕替尼在评估的多剂量中的暴露与剂量成比例。
科研用途乌帕替尼是一种高效的选择性 JAK1 抑制剂,用于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作为科研试剂,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科研方面,严禁用于人体。
作用机制JAK 激酶是一类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已发现四个成员:JAK1、JAK2、JAK3 和 TYK1。其底物为 STAT(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 被 JAK 磷酸化后发生二聚化,穿过核膜进入细胞核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该信号通路称为 JAK-STAT 途径,在免疫介导的疾病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口服活性与应用乌帕替尼(ABT-494)是一种高效的、具有口服活性的选择性 Janus 激酶 1 (JAK1) 抑制剂(IC50=43 nM),对 JAK1 的选择性约为 JAK2(200 nM)的 74 倍。乌帕替尼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不良反应乌帕替尼可能引起类风湿关节炎和银屑病关节炎、上呼吸道感染、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支气管炎、恶心、咳嗽、发热、痤疮,还可能导致特应性皮炎、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咳嗽、过敏、毛囊炎、恶心、腹痛、发热、体重增加、带状疱疹、流感、疲劳、中性粒细胞减少、肌痛和流感样疾病等。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8-((3R,4S)-4-ethylpyrrolidin-3-yl)-3H-imidazo[1,2-a]pyrrolo[2,3-e]pyrazine | 1708997-43-6 | C14H17N5 | 255.322 |
—— | 8-((3R,4S)-4-ethylpyrrolidin-3-yl)-3-tosyl-3H-imidazo[1,2-a]pyrrolo[2,3-e]pyrazine | 1428243-28-0 | C21H23N5O2S | 409.512 |
—— | (3S,4R)-benzyl 3-ethyl-4-(3-tosyl-3H-imidazo[1,2-a]pyrrolo[2,3-e]pyrazin-8-yl)pyrrolidine-1-carboxylate | —— | C29H29N5O4S | 543.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