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4-dimethoxyphenyl)-3H-imidazo[4,5-b]pyrid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4-dimethoxyphenyl)-3H-imidazo[4,5-b]pyridine
英文别名
2-(3,4-dimethoxyphenyl)-1H-imidazo[4,5-b]pyridine
2-(3,4-dimethoxyphenyl)-3H-imidazo[4,5-b]pyrid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3N3O2
mdl
——
分子量
255.276
InChiKey
JPUBQAJZGLYDS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60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4-dimethoxyphenyl)-3H-imidazo[4,5-b]pyridine双氧水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60%的产率得到2-(3,4-dimethoxyphenyl)-1,(3),(4)H-imidazo [4,5-b]pyridine 4-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2-(3,4-二甲氧基苯基)咪唑并[4,5-b]和[4,5-c]氧化吡啶衍生物的区域选择性N-烷基化:核磁共振合成和结构解析
    摘要:
    摘要 咪唑并吡啶可以以多种互变异构形式存在,例如苯并咪唑或嘌呤缩合系统。2-(3,4-二甲氧基苯基)-咪唑并吡啶及其 4 和 5-氧化物 (2-4, 13, 14) 与正丁基和 4-氟苄基溴在碱性条件下(K2CO3 in DMF)。据观察,主要形成 N-4 (5-8) 和 N-5 (15-17) 区域异构体。化合物 7 (N4) 和 7a (N1) 以 50:1 的比例从区域异构体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它们的结构分配是通过使用二维 1H-1H NOE(核过度豪瑟效应光谱 [NOESY])增强 N-CH2 和吡啶部分 C-4、5、6 和 7 位上的质子. 为了验证 NOESY 数据,通过选择性方法实现了化合物 7a 和 7b 的合成。
    DOI:
    10.1016/j.molstruc.2019.07.058
  • 作为产物:
    描述:
    3,4-二甲氧基苯甲醛 在 sodium metabisulfite 作用下, 以 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2-(3,4-dimethoxyphenyl)-3H-imidazo[4,5-b]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取代的2-(3,4-二甲氧基苯基)苯并恶唑的合成及抗癌活性评估
    摘要:
    背景:在许多有前景的小分子(例如抗癌药和抗菌剂)中发现了苯并唑核。苯达莫司汀(烷基化剂),诺考达唑(有丝分裂抑制剂),韦利帕利布(PARP抑制剂)和Glasdegib(SMO抑制剂)在临床上被用作具有苯并咪唑部分的抗癌药。根据生物立体异构原理,在本工作中,合成了2-(3,4-二甲氧基苯基)苯并恶唑烷系列的23种化合物,并评估了其抗癌和抗菌活性。 目的: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2-(3,4-二甲氧基苯基)-1H-苯并(或吡啶基)唑,并对其抗癌和抗菌活性进行了评价。 方法:通过使用1,1′-羰基二咪唑将2-羟基-5-氯苯胺与3,4-二甲氧基苯甲酸酰胺化,得到N-(5-氯-2-羟基苯基)-3,4-二甲氧基苯甲酰胺1。通过对甲苯磺酸将1环合为苯并恶唑衍生物2。其他1H-苯并吡啶是通过2-氨基硫酚,邻苯二胺,邻吡啶二胺与3,4-二甲氧基苯甲醛的焦亚硫酸钠加合物反应制得的。通过NOESY光谱确定了二甲氧基的NMR分配。
    DOI:
    10.2174/15734064146661807111300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 Anticancer Evaluation of New Substituted 2-(3,4- Dimethoxyphenyl)benzazoles
    作者:Cigdem Karaaslan、Yalcin Duydu、Aylin Ustundag、Can O. Yalcin、Banu Kaskatepe、Hakan Goker
    DOI:10.2174/1573406414666180711130012
    日期:2019.4.12
    principle of bioisosterism, in the present work, 23 compounds belonging to 2-(3,4-dimethoxyphenyl)benzazoles and imidazopyridine series were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cancer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bjective: A series of new 2-(3,4-dimethoxyphenyl)-1H-benz(or pyrido)azoles were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cancer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Method: N-(5-chloro-2-hdroxyphenyl)-3
    背景:在许多有前景的小分子(例如抗癌药和抗菌剂)中发现了苯并唑核。苯达莫司汀(烷基化剂),诺考达唑(有丝分裂抑制剂),韦利帕利布(PARP抑制剂)和Glasdegib(SMO抑制剂)在临床上被用作具有苯并咪唑部分的抗癌药。根据生物立体异构原理,在本工作中,合成了2-(3,4-二甲氧基苯基)苯并恶唑烷系列的23种化合物,并评估了其抗癌和抗菌活性。 目的: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2-(3,4-二甲氧基苯基)-1H-苯并(或吡啶基)唑,并对其抗癌和抗菌活性进行了评价。 方法:通过使用1,1′-羰基二咪唑将2-羟基-5-氯苯胺与3,4-二甲氧基苯甲酸酰胺化,得到N-(5-氯-2-羟基苯基)-3,4-二甲氧基苯甲酰胺1。通过对甲苯磺酸将1环合为苯并恶唑衍生物2。其他1H-苯并吡啶是通过2-氨基硫酚,邻苯二胺,邻吡啶二胺与3,4-二甲氧基苯甲醛的焦亚硫酸钠加合物反应制得的。通过NOESY光谱确定了二甲氧基的NMR分配。
  • Regioselective N–alkylation of 2– (3,4–dimethoxyphenyl)imidazo[4,5–b] and [4,5–c]pyridine oxide derivatives :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elucidation by NMR
    作者:Hakan Göker、Seçkin Özden
    DOI:10.1016/j.molstruc.2019.07.058
    日期:2019.12
    two-dimensional 1H-1H NOE (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 spectroscopy [NOESY]) enhancements between the N-CH2 and protons on the C-4, 5, 6, and 7 positions of the pyridine moiety. To verify the NOESY data, synthesis of compounds 7a and 7b was achieved by the selective method. Complementary structural information was provided by 2D-HMBC spectra of the compounds.
    摘要 咪唑并吡啶可以以多种互变异构形式存在,例如苯并咪唑或嘌呤缩合系统。2-(3,4-二甲氧基苯基)-咪唑并吡啶及其 4 和 5-氧化物 (2-4, 13, 14) 与正丁基和 4-氟苄基溴在碱性条件下(K2CO3 in DMF)。据观察,主要形成 N-4 (5-8) 和 N-5 (15-17) 区域异构体。化合物 7 (N4) 和 7a (N1) 以 50:1 的比例从区域异构体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它们的结构分配是通过使用二维 1H-1H NOE(核过度豪瑟效应光谱 [NOESY])增强 N-CH2 和吡啶部分 C-4、5、6 和 7 位上的质子. 为了验证 NOESY 数据,通过选择性方法实现了化合物 7a 和 7b 的合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