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ylpyrrolidin-3-yl)(p-tolyl)methan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ylpyrrolidin-3-yl)(p-tolyl)methanone
英文别名
(4-Methylphenyl)-(1-methylpyrrolidin-3-yl)methanone;(4-methylphenyl)-(1-methylpyrrolidin-3-yl)methanone
(1-methylpyrrolidin-3-yl)(p-tolyl)methan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3H17NO
mdl
——
分子量
203.284
InChiKey
HRNPLULBZKKZA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氧代-3-(4-甲苯基)丙酸甲酯四氢吡咯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2.5h, 生成 (1-methylpyrrolidin-3-yl)(p-tol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取代的3取代吡咯烷的脱羧途径:丙二酸单烷基酯和相关羧酸与肌氨酸和甲醛的反应
    摘要:
    开发了丙二酸单烷基酯,氰基乙酸或2-酮羧酸,N-甲基甘氨酸和甲醛的三组分反应,以17-97%的产率快速获得3-取代的吡咯烷。这些反应代表由吡咯烷促进的双脱羧多米诺序列,并且涉及N-甲基偶氮甲亚胺叶立德作为反应性中间体。2020 Elsevier Ltd.保留所有权利。
    DOI:
    10.1016/j.tetlet.2020.1517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sphonium ylides in the multicomponent synthesis of pyrrolidines
    作者:Evgeny M. Buev、Polina A. Khardina、Vladimir S. Moshkin、Vyacheslav Y. Sosnovskikh
    DOI:10.1016/j.tetlet.2022.154205
    日期:2022.11
    synthesis of pyrrolidines starting from phosphonium ylides, N-alkylglycines and carbonyl compounds was performed in 37–87% yields. This approach is based on a Wittig/Huisgen tandem reaction and simultaneous generation of the two reactive intermediates: alkene and azomethine ylide from the same carbonyl compound. Both stabilized and nonstabilized azomethine ylides were employed in this process allowing the construction
    叶立德、N-烷基甘酸和羰基化合物开始,以 37-87% 的收率进行了吡咯烷的多组分合成。该方法基于 Wittig/Huisgen 串联反应和同时生成两种反应性中间体:来自同一羰基化合物的烯烃和偶氮甲碱叶立德。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稳定和非稳定的偶氮甲亚胺叶立德,允许构建高度取代的二吡咯烷以及简单的 3-取代吡咯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