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formyl-3-hydroxy-4-methylbenzo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formyl-3-hydroxy-4-methylbenz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2-formyl-3-hydroxy-4-methylbenzoate
methyl 2-formyl-3-hydroxy-4-methylbenzo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0H10O4
mdl
——
分子量
194.187
InChiKey
KDWMMSSWBZFQB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63.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2-formyl-3-hydroxy-4-methylbenzoatesodium chlorite硫酸 、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氨基磺酸氢气potassium carbonate三氟乙酸酐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丙酮 为溶剂, 生成 morintrifolin B
    参考文献:
    名称:
    微波辅助的炔丙基乙烯基醚对水杨醛衍生物的有机催化重排:实验和理论研究
    摘要:
    描述了微波辅助的咪唑催化的炔丙基乙烯基醚(PVE)到多取代的水杨醛的转化。该反应在仪器上简单,可扩展,并且在起始PVE的炔丙基位置容许不同程度的取代。生成的水杨醛基序包含多种拓扑结构,从简单的芳族单环到复杂的稠合多环系统。该反应是高度区域选择性的,并且在对称性破坏条件下发生。从小树巴戟天分离出的二苯甲酮代谢物morintrifolin B的第一个全合成中证明了该反应的制备能力。L.在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了反应的DFT研究。从理论上计算出的值支持一种多米诺机制,该机制包括炔丙基克莱森重排,[1,3] -H位移,[1,7] -H位移(烯化),6π电环化和芳构化反应。
    DOI:
    10.1002/chem.201503171
  • 作为产物:
    描述:
    C11H14O5咪唑 作用下, 以 5,5-dimethyl-1,3-cyclohexadiene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54%的产率得到methyl 2-formyl-3-hydroxy-4-methyl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微波辅助的炔丙基乙烯基醚对水杨醛衍生物的有机催化重排:实验和理论研究
    摘要:
    描述了微波辅助的咪唑催化的炔丙基乙烯基醚(PVE)到多取代的水杨醛的转化。该反应在仪器上简单,可扩展,并且在起始PVE的炔丙基位置容许不同程度的取代。生成的水杨醛基序包含多种拓扑结构,从简单的芳族单环到复杂的稠合多环系统。该反应是高度区域选择性的,并且在对称性破坏条件下发生。从小树巴戟天分离出的二苯甲酮代谢物morintrifolin B的第一个全合成中证明了该反应的制备能力。L.在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了反应的DFT研究。从理论上计算出的值支持一种多米诺机制,该机制包括炔丙基克莱森重排,[1,3] -H位移,[1,7] -H位移(烯化),6π电环化和芳构化反应。
    DOI:
    10.1002/chem.2015031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novel isobenzofuranones against Naegleria fowleri
    作者:Aitor Rizo-Liendo、Iñigo Arberas-Jiménez、Ines Sifaoui、Dimitra Gkolfi、Yiset Santana、Leandro Cotos、David Tejedor、Fernando García-Tellado、José E. Piñero、Jacob Lorenzo-Morales
    DOI:10.1016/j.ijpddr.2021.09.004
    日期:2021.12
    Free-Living Amoeba species, Naegleria fowleri is the causative agent of a lethal encephalitis known as Primary Amoebic Encephalitis (PAM). Moreover, most of the reported cases are often related to swimming and/or diving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In addition, the current therapeutic options against PAM are not fully effective and henc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develop novel therapeutic agents against this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是一种自由生活的阿米巴原虫,是称为原发性阿米巴脑炎 (PAM) 的致命性脑炎的病原体。此外,大多数报告的病例通常与在生环境中游泳和/或潜有关。此外,目前针对PAM的治疗方案并不完全有效,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针对该疾病的新型治疗剂。此前已报道异苯并呋喃酮化合物具有抗原虫和抗真菌活性等。然而,据我们所知,这些分子之前尚未针对福氏奈瑟菌进行过测试。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 14 种新型异苯并呋喃酮对抗这种致病阿米巴原虫的活性。分析了最活跃且毒性较小的分子,以检查处理的阿米巴原虫中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诱导。获得的结果表明这些分子能够消除福氏奈瑟氏菌滋养体并诱导PCD。因此,所测试的异苯并呋喃酮可能是治疗 PAM 的潜在候选药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