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N,N-diphenylindoline-1-carboxamide
N,N-diphenylindoline-1-carboxamide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杂环化合物
-
吲哚及其衍生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phenylindoline-1-carboxamide
英文别名
N,N-diphenyl-2,3-dihydro-1H-indole-1-carboxamide;N,N-diphenyl-2,3-dihydroindole-1-carboxamide
CAS
——
化学式
C
21
H
18
N
2
O
mdl
——
分子量
314.387
InChiKey
BSFQIYBCTIPSE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重原子数:
24
可旋转键数:
2
环数:
4.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拓扑面积:
23.6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苯基-1-己炔
、
N,N-diphenylindoline-1-carboxamide
在
十羰基二铼
、
[MeZnNPh
2
]
2
、 zinc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60%的产率得到6-phenyl-5-propyl-1,2-dihydro-4H-pyrrolo[3,2,1-ij]quinolin-4-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C-H / C-N键断裂弱结合N-氨基甲酰基吲哚/吲哚与炔烃的重新催化环
摘要:
本文描述的是N-氨基甲酰基吲哚与炔烃的C催化[3 + 2]环化反应,可通过C / H / C-N键断裂,从而快速获得稠合环的吡咯并吲哚酮衍生物。借助Re 2(CO)10,Me 2 Zn和ZnCl 2的独特催化三重态,弱配位的O导向基团首次成功地用于rh催化的CH活化反应中。机理研究表明,氨基锌物质在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基于机理上的理解,Re 2(CO)10,[MeZnNPh 2 ] 2和Zn(OTf)2的催化作用更强。 被设计并成功应用于提供吡咯并喹啉酮衍生物的二氢吲哚和炔烃的[4 + 2]环空中。
DOI:
10.1002/chem.201901518
作为产物:
描述:
吲哚
在
正丁基锂
、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
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N,N-diphenylindoline-1-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C-H / C-N键断裂弱结合N-氨基甲酰基吲哚/吲哚与炔烃的重新催化环
摘要:
本文描述的是N-氨基甲酰基吲哚与炔烃的C催化[3 + 2]环化反应,可通过C / H / C-N键断裂,从而快速获得稠合环的吡咯并吲哚酮衍生物。借助Re 2(CO)10,Me 2 Zn和ZnCl 2的独特催化三重态,弱配位的O导向基团首次成功地用于rh催化的CH活化反应中。机理研究表明,氨基锌物质在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基于机理上的理解,Re 2(CO)10,[MeZnNPh 2 ] 2和Zn(OTf)2的催化作用更强。 被设计并成功应用于提供吡咯并喹啉酮衍生物的二氢吲哚和炔烃的[4 + 2]环空中。
DOI:
10.1002/chem.20190151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一种制备吡咯并[3,2,1-i j]喹啉酮化合物的 方法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
CN109897039B
公开(公告)日:
2021-03-30
本发明涉及有机
化学
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
吡咯
并[3,2,1‑ij]
喹啉
酮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催化剂、
路易斯酸
和
锌试剂
存在的条件下,式II所示
吲哚啉
化合物与式III所示炔经过C‑H键活化/C‑N键断裂反应,即得式I所示的
吡咯
并[3,2,1‑ij]
喹啉
酮化合物化合物。本发明利用
吲哚啉
与炔在催化剂、
路易斯酸
和
锌试剂
存在的条件下,在溶剂中进行反应,实现了
吡咯
并[3,2,1‑ij]
喹啉
酮化合物的合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卡洛芬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E)-2-氰基-3-(5-(2-辛基-7-(4-(对甲苯基)-1,2,3,3a,4,8b-六氢环戊[b]吲哚-7-基)-2H-苯并[d][1,2,3]三唑-4-基)噻吩-2-基)丙烯酸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3Z)-3-(1H-咪唑-5-基亚甲基)-5-甲氧基-1H-吲哚-2-酮
(3Z)-3-[[[4-(二甲基氨基)苯基]亚甲基]-1H-吲哚-2-酮
(3R)-(-)-3-(1-甲基吲哚-3-基)丁酸甲酯
(3-氯-4,5-二氢-1,2-恶唑-5-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
齐多美辛
鸭脚树叶碱
鸭脚木碱,鸡骨常山碱
鲜麦得新糖
高氯酸1,1’-二(十六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菁
马鲁司特
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提取物
马来酸阿洛司琼
马来酸替加色罗
顺式-ent-他达拉非
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
顺式-(+-)-3,4-二氢-8-氯-4'-甲基-4-(甲基氨基)-螺(苯并(cd)吲哚-5(1H),2'(5'H)-呋喃)-5'-酮
靛青二磺酸二钾盐
靛藍四磺酸
靛红联二甲酚
靛红磺酸钠
靛红磺酸
靛红乙烯硫代缩酮
靛红-7-甲酸甲酯
靛红-5-磺酸钠
靛红-5-磺酸
靛红-5-硫酸钠盐二水
靛红-5-甲酸甲酯
靛红
靛玉红衍生物E804
靛玉红3'-单肟5-磺酸
靛玉红-3'-单肟
靛玉红
靛噻
青色素3联己酸染料,钾盐
雷马曲班
雷莫司琼杂质13
雷莫司琼杂质12
雷莫司琼杂质
雷替尼卜定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阿霉素的代谢产物盐酸盐
阿贝卡尔
阿西美辛杂质3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O,O'-diethylphosphoric benzylsulfonic anhydride
下一个:silver benzylsulf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