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茂铁 | 102-54-5

中文名称
二茂铁
中文别名
环戊二烯铁;环戊二烯基铁;双环戊二烯基合铁(II);双环戊二烯基铁;二环茂二烯铁;环戊二茂铁
英文名称
ferrocene
英文别名
Cp2Fe;FeCp2;dicyclopentadienyliron(II);bis(cyclopentadienyl) iron(II);bis(cyclopentadienyl)iron;bis(η5-cyclopentadienyl)iron;ferrocenyl ligand;ferrrocene;Fe(C5H5)2;cyclopenta-1,3-diene;iron(2+)
二茂铁化学式
CAS
102-54-5
化学式
C10H10Fe
mdl
——
分子量
186.036
InChiKey
KTWOOEGAPBSYN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72-174 °C (lit.)
  • 沸点:
    249 °C (lit.)
  • 密度:
    1.490
  • 闪点:
    100°C
  • 溶解度:
    insoluble in H2O; soluble in ethanol, ethyl ether,benzene, dilute HNO 3
  • 暴露限值:
    ACGIH: TWA 10 mg/m3; TWA 1 mg/m3OSHA: TWA 15 mg/m3; TWA 5 mg/m3NIOSH: TWA 10 mg/m3; TWA 5 mg/m3; TWA 1 mg/m3
  • LogP:
    3.711 at 22℃
  • 物理描述:
    Ferrocene appears as orange crystalline solid or orange-yellow powder. Sublimes above 212°F. Camphor odor. (NTP, 1992)
  • 颜色/状态:
    Orange, crystalline solid
  • 气味:
    Camphor-like
  • 蒸汽压力:
    0.0066 kPa at 40 °C; 0.34 kPa at 100 °C
  • 稳定性/保质期:
    1.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2. 该试剂化学性质稳定,在400℃以下不会分解;但高于400℃时会分解释放出辛辣刺激的烟雾。它对空气和湿气不敏感,不易与酸或碱反应,但对于氧化剂较为敏感。此外,应避免吸入或直接接触皮肤,长时间暴露可能引起肝部损伤。
  • 分解: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acrid smoke and irritating fumes.
  • 汽化热:
    47.2 kJ/mol at 175 °C
  • 电离电位:
    6.88 eV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1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职业暴露等级:
    B
  • 职业暴露限值:
    TWA: 10 mg/m3 (total)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4.1
  • 危险品标志:
    Xn,F,N
  • 安全说明:
    S22,S61
  • 危险类别码:
    R22,R51/53,R2017/11/22,R11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9310095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325 4.1/PG 2
  • RTECS号:
    LK070000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4.1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260,P280,P301+P312+P330,P370+P378
  • 危险性描述:
    H228,H302+H332,H361,H373,H410
  • 储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及防静电措施,避免阳光直射,并确保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SDS

SDS:82dbddfca4c733c786cded2c95b9823f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二茂铁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Bis(cyclopentadienyl)iron
Di(cyclopentadienyl)iron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固体 (类别 1)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8 易燃固体
H302 吞咽有害。
警告申明
预防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连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响应
P301 + P312 如果吞下去了: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看医生。如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
心或就医。
P330 漱口。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Bis(cyclopentadienyl)iron
别名
Di(cyclopentadienyl)iron
: C10H10Fe
分子式
: 186.03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Ferrocene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02-54-5
No.) 203-039-3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氧化铁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围堵溢出,用防电的真空清洁器或者湿刷子收起,然后装入容器,按照当地法规处理(见第13部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热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联合国运输名称: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联合国运输名称: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72 - 174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249 °C - lit.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根据类别1,此物质或混合物是可燃性固体.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极端温度和直接日晒。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1,320 mg/kg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细胞突变性-体外试验 - 仓鼠 - 子宫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致癌性
致癌性 - 大鼠 - 肌肉内的
肿瘤发生:符合RTECS标准的可疑致癌试剂。 肿瘤发生:在敏感细胞株中增加原位肿瘤的机会。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LK070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325 国际海运危规: 1325 国际空运危规: 1325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FLAMMABLE SOLID, ORGANIC, N.O.S. (Ferrocene)
国际海运危规: FLAMMABLE SOLID, ORGANIC, N.O.S. (Ferrocene)
国际空运危规: Flammable solid, organic, n.o.s. (Ferrocen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4.1 国际海运危规: 4.1 国际空运危规: 4.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二茂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用途和生产方法。以下是关于二茂铁的一些关键信息:

生产方法
  1. 铁粉与环戊二烯法
    • 在300℃的氮气氛中加热铁粉和环戊二烯。
  2. 氯化亚铁与环戊二烯合钠法
    • 以无水氯化亚铁与环戊二烯合钠在四氢呋喃中反应。
  3. 电解合成法
    • 使用环戊二烯、氯化亚铁和二乙胺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过滤蒸除溶剂后得到粗品,再重结晶或升华提纯。
用途
  1. 催化剂:用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
  2. 汽油抗爆添加剂:提高燃油的抗爆性能。
  3. 高温润滑剂: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润滑性。
  4. 高温聚合物中间体:参与高分子材料的制备过程。
  5. 紫外光吸收剂:用于防护材料中以吸收紫外线。
物理化学性质
  • 外观:黄色晶体或粉末。
  • 熔点:162℃。
  •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氯仿等。
安全性
  • 毒性:中毒,急性口服大鼠LD50为1320毫克/公斤。
  • 可燃性:可燃,火场排出含铁的辛辣刺激烟雾。
  • 储运特性:库房低温、通风、干燥;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职业卫生标准
  • TWA 10 毫克/立方米
  • STEL 20 毫克/立方米
应用领域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化工、材料科学等领域,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之一。其独特的性质使其成为多种产品的关键成分。

注意事项

在处理和使用时需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并遵循相关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标准以避免潜在的危害。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茂铁正丁基锂四甲基乙二胺 、 sulfur 作用下, 以 正己烷乙醚 为溶剂, 反应 38.0h, 以50%的产率得到1,2,3-trithia{3}ferrocenophane
    参考文献:
    名称:
    1,1'-二硫代二茂铁-六羰基二铁的(光谱)电化学和电催化研究
    摘要:
    合成了由1,1'-二硫代二茂铁[Fe(C 5 H 4 S)2 {Fe(CO)3 } 2 ](1)桥接的六羰基二铁,并且电化学表明在Fe(C 5 H 4 S)2位和六羰基二铁位准可逆还原。光谱电化学技术显示出还原诱导的配体异构化,其中硫醇盐配体从桥连到末端,一个一氧化碳配体移动到准桥连位置。循环伏安法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进一步支持了该机理。综合大楼1 表现出对放氢反应的电催化活性。
    DOI:
    10.1021/acs.inorgchem.8b02971
  • 作为产物:
    描述:
    ferrocene boronic acid 以 further solvent(s) 为溶剂, 生成 二茂铁
    参考文献:
    名称:
    Nesmejanow, A. N.; Ssasonowa, W. A.; Drosd, V. N., Chemische Berichte, 1960, vol. 93, p. 2717 - 2729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Diphenylphosphine oxide 、 (E)-N-(4-methoxyphenyl)-N-methyl-3-(4-(trifluoromethyl)phenyl)acrylamide 在 二茂铁四丁基醋酸铵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甲醇乙腈 为溶剂, 以59 %的产率得到3-(diphenylphosphoryl)-1-methyl-4-(4-(trifluoromethyl)phenyl)-1-azaspiro[4.5]deca-6,9-diene-2,8-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脱芳螺环化电化学合成磷酸化氮杂螺[4.5]二/三烯酮
    摘要:
    已开发出 Cp 2 Fe 介导的多种磷酸化氮杂螺[4.5]二/三烯酮的电化学合成,其表现出广泛的底物范围和良好的非对映选择性。它代表了磷酸化氮杂螺[4.5]二/三烯酮电化学合成的第一个例子,避免了外部氧化剂和高温的需要。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合理的机制,包括由二茂铁阳离子驱动的自由基引发的脱芳香环化,并得到了相关机制研究的支持。
    DOI:
    10.1039/d4cc02638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xpanding the Scope of Hypervalent Iodine Reagents for Perfluoroalkylation: From Trifluoromethyl to Functionalized Perfluoroethyl
    作者:Václav Matoušek、Jiří Václavík、Peter Hájek、Julie Charpentier、Zsófia E. Blastik、Ewa Pietrasiak、Alena Budinská、Antonio Togni、Petr Beier
    DOI:10.1002/chem.201503531
    日期:2016.1.4
    A series of new hypervalent iodine reagents based on the 1,3‐dihydro‐3,3‐dimethyl‐1,2‐benziodoxole and 1,2‐benziodoxol‐3‐(1H)‐one scaffolds, which contain a functionalized tetrafluoroethyl group, have been prepared, characterized, and used in synthetic applications. Their corresponding electrophilic fluoroalkylation reactions with various sulfur, oxygen, phosphorus, and carbon‐centered nucleophiles
    基于1,3-二氢-3,3-二甲基-2-1,2-苯并恶唑和1,2-苯并恶唑-3-(1 H)-one骨架的一系列新的高价碘试剂,它们含有功能化的四氟乙基已经制备,表征并用于合成应用。它们与各种硫,氧,磷和以碳为中心的亲核试剂进行相应的亲电氟烷基化反应,可得到具有连接两个功能部分的四氟乙烯单元的产物。一个相关的λ 3含有荧光团的碘已显示在温和条件下与半胱氨酸衍生物反应,生成硫醇标记的产物,该产物在存在过量硫醇的情况下是稳定的。因此,这些新试剂作为快速,不可逆和选择性硫醇生物结合的工具,在化学生物学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 Synthesis of ferrocene amides and esters from aminoferrocene and 2-substituted ferrocenecarboxylic acid and properties thereof
    作者:Palabindela Srinivas、Sunchu Prabhakar、Floris Chevallier、Ekhlass Nassar、William Erb、Vincent Dorcet、Viatcheslav Jouikov、Palakodety Radha Krishna、Florence Mongin
    DOI:10.1039/c6nj02018f
    日期:——
    aminoferrocene and various acid coupling partners such as Nα-Boc-L-tryptophan and N-protected sugar amino acids (N-Boc-3-amino-3-deoxy-1,2-O-isopropylidene-α-D-ribofuranoic acid, N-Boc-3-amino-3-deoxy-1,2-O-isopropylidene-α-D-xylofuranoic acid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homo- and hetero-dimers). Similarly, reactions between 2-aminoethyl ferrocenecarboxylate and N-protected sugar amino acids afforded compounds
    不同ferrocenecarboxamides从aminoferrocene和各种酸偶联伴侣比如合成ñ α -Boc-大号色氨酸和ñ -保护的糖的氨基酸(Ñ -Boc-3-氨基-3-脱氧-1,2- ö异亚丙基α - d -ribofuranoic酸,ñ -Boc-3-氨基-3-脱氧-1,2- ö异亚丙基α- d -xylofuranoic酸和它们相应的均聚物和杂二聚体)。类似地,2-氨基乙基二茂铁羧酸酯和N之间的反应-被保护的糖氨基酸提供了具有远离二茂铁核心定位的羧酰胺官能团的化合物。其中一个的X射线衍射结构表明在酰胺官能团之间存在分子间氢键。制备羰基氨基(或羰氧基)和氧羰基1,2-二取代的二茂铁,以外消旋混合物形式或对映体纯(S P)形式。他们的电化学评估显示出鲜明的特征。有趣的是,在存在L-谷氨酸的情况下,对映体纯的二茂铁二酯显示出大的电位偏移(+ 45mV)。最后,评估了一些合成的二
  • Designed To React: Terminal Copper Nitre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Catalytic C−H Aminations
    作者:Julian Moegling、Alexander Hoffmann、Fabian Thomas、Nicole Orth、Patricia Liebhäuser、Ulrich Herber、Robert Rampmaier、Julia Stanek、Gerhard Fink、Ivana Ivanović-Burmazović、Sonja Herres-Pawlis
    DOI:10.1002/anie.201713171
    日期:2018.7.16
    Heteroscorpionate ligands of the bis(pyrazolyl)methane family have been applied in the stabilisation of terminal copper tosyl nitrenes. These species are highly active intermediates in the copper‐catalysed direct C−H amination and nitrene transfer. Novel perfluoroalkyl‐pyrazolyl‐ and pyridinyl‐containing ligands were synthesized to coordinate to a reactive copper nitrene centre. Four distinct copper
    双(吡唑基)甲烷家族的异蝎子酸酯配体已被用于稳定铜甲苯磺腈的末端。这些物质是铜催化的直接CHH胺化和腈转移中的高活性中间体。合成了新的含全氟烷基吡唑基和吡啶基的配体,以与反应性的铜氮烯中心配位。通过与SO 2 t反应,在低温下制备了四种不同的甲苯磺酰基铜腈BuPhINTs和铜(I)乙腈络合物。关于膦的亚胺化和苯乙烯的叠氮化,已经阐明了它们的化学计量反应性。通过高度着色物质的UV / Vis光谱研究了铜氮烯的形成和热衰变。此外,还通过冷冻UHR-ESI质谱和DFT计算研究了这些化合物。此外,已经开发了一种温和的催化程序,其中铜亚硝基前体能够实现环己烷和甲苯的CH氨化以及苯乙烯的叠氮化。
  • Scalable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Ferrocenyl Azides and Amines Enabled by Flow Chemistry
    作者:Merlin Kleoff、Johannes Schwan、Lisa Boeser、Bence Hartmayer、Mathias Christmann、Biprajit Sarkar、Philipp Heretsch
    DOI:10.1021/acs.orglett.9b04450
    日期:2020.2.7
    A scalable access to functionalized ferrocenyl azides has been realized in flow. By halogen-lithium exchange of ferrocenyl halides and trapping with tosyl azide, a variety of functionalized ferrocenyl azides were obtained in high yields. To allow a scalable preparation of these potentially explosive compounds, a flow protocol was developed accelerating the reaction time to minutes and circumventing
    在流动中已经实现了对官能化的二茂铁基叠氮化物的可扩展访问。通过卤素-锂交换二茂铁基卤化物并用甲苯磺酰基叠氮化物捕集,可以高收率获得各种官能化的二茂铁基叠氮化物。为使这些潜在爆炸性化合物的制备规模可扩展,开发了一种流动方案,可将反应时间缩短至数分钟,并避免潜在危险中间体的积累。然后通过可靠的还原方法制备相应的二茂铁胺。
  • METHOD FOR PRODUCING SURFACE-MODIFIED BASE MATERIAL, METHOD FOR PRODUCING JOINED BODY, NEW HYDROSILANE COMPOUND, SURFACE TREATMENT AGENT, SURFACE TREATMENT AGENT KIT, AND SURFACE-MODIFIED BASE MATERIAL
    申请人:KYOTO UNIVERSITY
    公开号:US20170022223A1
    公开(公告)日:2017-01-26
    The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urface-modified base material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step of bringing a base material having a polar group present on a surface thereof into contact with a hydrosilane compound having a molecular structure A and having a Si—H group composed of a silicon atom of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 and a hydrogen atom bonded to the silicon atom in the presence of a borane catalyst so as to allow a dehydrocondensation reaction to take place between the base material and the compound, thereby forming the base material surface-modified with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 This production method is capable of surface-modifying a base material at a lower temperature in a shorter time than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allows a wide variety of options for the form, typ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ase material, the mode of the modification reaction, and the type of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with which the base material is surface-modified.
    根据本发明,生产表面改性基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极性基团的基材料与具有分子结构A的氢硅烷化合物接触,所述氢硅烷化合物具有由分子结构A的硅原子和与所述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组成的Si—H基团,并在硼烷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基材料和化合物发生脱氢缩聚反应,从而形成具有分子结构A的表面改性基材料。该生产方法能够以比传统方法更低的温度在更短的时间内对基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并且允许对基材料的形式、类型和应用、改性反应的方式以及用于表面改性的分子结构类型进行广泛选择。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