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chloro-4-(5-(hydroxymethyl)benzo[d]oxazol-2-yl)phenol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hloro-4-(5-(hydroxymethyl)benzo[d]oxazol-2-yl)phenol
英文别名
2-Chloro-4-[5-(hydroxymethyl)-1,3-benzoxazol-2-yl]phenol;2-chloro-4-[5-(hydroxymethyl)-1,3-benzoxazol-2-yl]phenol
2-chloro-4-(5-(hydroxymethyl)benzo[d]oxazol-2-yl)phenol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0ClNO3
mdl
——
分子量
275.691
InChiKey
TVFOCFRIYYTWI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66.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羟基-3-硝基苯甲酸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氯化亚砜 、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氢气 、 palladium diacetate 、 copper(II) acetate monohydrate 、 potassium carbonate三环己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2-chloro-4-(5-(hydroxymethyl)benzo[d]oxazol-2-yl)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Nocarbenzoxazole G的合成,结构修订和细胞毒性。
    摘要:
    最初从海洋衍生的嗜盐细菌菌株Nocardiopsis lucentensis DSM 44048获得的去甲苯并恶唑F(1)和G(2)的总合成是通过一种简单而通用的方法实现的,该方法涉及微波辅助构建苯并恶唑骨架与相应的芳基溴形成碳-碳键。不幸的是,天然去甲苯并恶唑G的1H和13C NMR光谱与合成化合物的光谱不一致。特别地,分离和合成的化合物的光谱显示出来自芳基中的质子和碳的信号的显着差异。通过实际合成的去甲苯并恶唑G(8c)分子的全合成来验证修订后的结构,该分子是该化合物的区域异构体,之前被报道为去甲苯并恶唑G。
    DOI:
    10.1021/acs.jnatprod.9b000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Structure Revision, and Cytotoxicity of Nocarbenzoxazole G
    作者:Taejung Kim、Sin-Ae Lee、Taesub Noh、Pilju Choi、Seon-Jun Choi、Bong Geun Song、Youngseok Kim、Young-Tae Park、Gyuwon Huh、Young-Joo Kim、Jungyeob Ham
    DOI:10.1021/acs.jnatprod.9b00072
    日期:2019.5.24
    spectra of natural nocarbenzoxazole G did not agree with those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 In particular, the spectra of the isolated and synthesized compounds showed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the signals from the protons and carbons in the aryl group. The revised structure was validated by the total synthesis of the actual nocarbenzoxazole G (8c) molecule, which is a regioisomer of the compound that
    最初从海洋衍生的嗜盐细菌菌株Nocardiopsis lucentensis DSM 44048获得的去甲苯并恶唑F(1)和G(2)的总合成是通过一种简单而通用的方法实现的,该方法涉及微波辅助构建苯并恶唑骨架与相应的芳基溴形成碳-碳键。不幸的是,天然去甲苯并恶唑G的1H和13C NMR光谱与合成化合物的光谱不一致。特别地,分离和合成的化合物的光谱显示出来自芳基中的质子和碳的信号的显着差异。通过实际合成的去甲苯并恶唑G(8c)分子的全合成来验证修订后的结构,该分子是该化合物的区域异构体,之前被报道为去甲苯并恶唑G。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