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tert-butyl)-2-methylquinoline-4-carboxa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tert-butyl)-2-methylquinoline-4-carboxamide
英文别名
N-tert-butyl-2-methylquinoline-4-carboxamide
N-(tert-butyl)-2-methylquinoline-4-carboxa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5H18N2O
mdl
MFCD00713155
分子量
242.321
InChiKey
GYJIOXKJCXLUL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3
  • 拓扑面积:
    4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基喹啉异氰酸叔丁酯 在 sodium persulf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67%的产率得到N-(tert-butyl)-2-methylquinoline-4-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无过渡金属条件下,N-杂芳烃与异氰化物的直接 C-H 氨基羰基化
    摘要:
    开发了通过N-杂芳烃与异氰化物的直接 C-H 氨基羰基化合成 AC-C 键形成酰胺。该反应在无过渡金属条件下由无机过硫酸盐介导。机理研究提出了该反应的根本途径,无需 H 2 O 和 O 2的参与。该方法还显示出底物可用性、操作简便和原子经济性等优点。它为直接合成N-杂芳基酰胺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DOI:
    10.1039/d1ob00245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氮杂芳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湖北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1307248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杂芳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将氧化剂、反应物一、反应物二和溶剂在反应器中混合,进行酰胺化反应,反应完成后分离纯化,得到氮杂芳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中氧化剂为过硫酸盐;反应物一包括吡啶、喹啉、苯并噻唑和嘧啶;反应物二为叔丁基异腈。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产率较高及对环境友好。经检测合成的氮杂芳环甲酰胺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以应用到药物合成、农药合成以及涂料染料合成等领域。
  • Direct C–H aminocarbonylation of <i>N</i>-heteroarenes with isocyanides under transition metal-free conditions
    作者:Zhong Zhou、Huihui Ji、Qing Li、Qian Zhang、Dong Li
    DOI:10.1039/d1ob00245g
    日期:——
    mediated by an inorganic persulfate salt under transition metal-free conditions. Mechanistic studies suggested a radical pathway for this reaction without the participation of H2O and O2. This method also showed merits of substrate availability, easy operation and atom economy. It provided an efficient route for straightforward synthesis of N-heteroaryl amides.
    开发了通过N-杂芳烃与异氰化物的直接 C-H 氨基羰基化合成 AC-C 键形成酰胺。该反应在无过渡金属条件下由无机过硫酸盐介导。机理研究提出了该反应的根本途径,无需 H 2 O 和 O 2的参与。该方法还显示出底物可用性、操作简便和原子经济性等优点。它为直接合成N-杂芳基酰胺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