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bis((4-methylpyridin-2-yl)ethynyl)benze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bis((4-methylpyridin-2-yl)ethynyl)benzene
英文别名
4-Methyl-2-[2-[2-[2-(4-methylpyridin-2-yl)ethynyl]phenyl]ethynyl]pyridine
1,2-bis((4-methylpyridin-2-yl)ethynyl)benze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2H16N2
mdl
——
分子量
308.382
InChiKey
PGSJAFWEZUHVH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2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bis((4-methylpyridin-2-yl)ethynyl)benzen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25h, 生成 [(1,2-bis(4-methylpyridin-2-ylethynyl)benzene)iodine(I)] tetrafluorobo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基对 [N–I–N]+卤素键的影响
    摘要:
    我们研究了电子密度对三中心 [N-I-N]+ 卤素键的影响。一系列 [双(吡啶)碘]+ 和 [1,2-双((吡啶-2-基乙炔基)苯)碘]+ BF4– 配合物在其吡啶氮的对位被吸电子和供电子官能团取代通过光谱和计算方法合成和研究。通过 15N NMR 和通过计算自然原子数和 π 电子数证实了对位取代基(NO2、CF3、H、F、Me、OMe、NMe2)改变后吡啶氮的电子密度的系统变化的氮原子。[N–I–N]+ 卤素键的形成导致 >100 ppm 15N NMR 配位位移。取代基对 15N NMR 化学位移的影响受 π 总体而不是氮的总电子总体控制。平衡核磁共振研究的同位素扰动以及 DFT 水平的计算表明,所有研究的系统都具有静态、对称的 [N-I-N]+ 卤素键,与其电子密度无关。4-取代[双(吡啶)碘]+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正如紫外动力学和计算所证明的那样,卤键受体电子密度的增加使
    DOI:
    10.1021/jacs.6b03842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氯-4-甲基吡啶 在 potassium fluoride 、 copper(l) iodide 、 trans-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 dichloride 、 二乙胺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8.62h, 生成 1,2-bis((4-methylpyridin-2-yl)ethyn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基对 [N–I–N]+卤素键的影响
    摘要:
    我们研究了电子密度对三中心 [N-I-N]+ 卤素键的影响。一系列 [双(吡啶)碘]+ 和 [1,2-双((吡啶-2-基乙炔基)苯)碘]+ BF4– 配合物在其吡啶氮的对位被吸电子和供电子官能团取代通过光谱和计算方法合成和研究。通过 15N NMR 和通过计算自然原子数和 π 电子数证实了对位取代基(NO2、CF3、H、F、Me、OMe、NMe2)改变后吡啶氮的电子密度的系统变化的氮原子。[N–I–N]+ 卤素键的形成导致 >100 ppm 15N NMR 配位位移。取代基对 15N NMR 化学位移的影响受 π 总体而不是氮的总电子总体控制。平衡核磁共振研究的同位素扰动以及 DFT 水平的计算表明,所有研究的系统都具有静态、对称的 [N-I-N]+ 卤素键,与其电子密度无关。4-取代[双(吡啶)碘]+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正如紫外动力学和计算所证明的那样,卤键受体电子密度的增加使
    DOI:
    10.1021/jacs.6b0384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ighly Active Pd(II) Catalysts with <i>trans</i>-Bidentate Pyridine Ligands for the Heck Reaction
    作者:Tomikazu Kawano、Tatsuji Shinomaru、Ikuo Ueda
    DOI:10.1021/ol026161k
    日期:2002.7.1
    [reaction: see text] The air-, water-, and heat-stable palladium(II) complexes 2a and 2b are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palladium(II) salts with the new trans-bidentate nitrogen ligands, 1,2-bis(2-pyridylethynyl)benzenes. The structure of complex 2a has been confirmed by X-ray structure analysis. The complexes efficiently catalyze the Heck olefination of aryl iodides and provide a good yield under
    [反应:见正文]空气,水和热稳定的钯(II)配合物2a和2b是通过钯(II)盐与新的反双齿氮配体1,2-bis反应制得的(2-吡啶基乙炔基)苯。配合物2a的结构已经通过X射线结构分析确认。该配合物有效地催化芳基碘的Heck烯化反应,并在无膦条件下提供良好的收率。该反应对螯合配体的性质非常敏感。
  • Carbon’s Three-Center, Four-Electron Tetrel Bond, Treated Experimentally
    作者:Alavi Karim、Nils Schulz、Hanna Andersson、Bijan Nekoueishahraki、Anna-Carin C. Carlsson、Daniel Sarabi、Arto Valkonen、Kari Rissanen、Jürgen Gräfenstein、Sandro Keller、Máté Erdélyi
    DOI:10.1021/jacs.8b09367
    日期:2018.12.19
    analogous halogen bond. The necessity of the involvement of a bidentate Lewis base in its formation is demonstrated by providing spectroscopic and crystallographic evidence that a monodentate Lewis base induces a reaction rather than stabilizing the tetrel bond complex. A vastly decreased Lewis basicity of the bidentate ligand or reduced Lewis acidity of the carbenium ion weakens-or even prohibits-the formation
    Tetrel 键合是 IV 族元素与电子供体的非共价相互作用。这是一种微弱的、定向的相互作用,类似于氢和卤素键合,但仍然很少被探索。在此,我们展示了通过用双齿路易斯碱捕获碳正离子而形成的碳中心、三中心、四电子四电子三元键 [NCN]+ 的实验研究。报告了该物种存在和结构的 NMR 光谱、滴定量热和反应动力学证据。所研究的相互作用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强的 tetrel 键,并与类似的卤键进行了比较。双齿路易斯碱参与其形成的必要性通过提供光谱和晶体学证据证明单齿路易斯碱诱导反应而不是稳定四链键复合物。双齿配体的路易斯碱度大大降低或碳鎓离子的路易斯酸度降低会削弱甚至阻止四元键复合物的形成,而促进有吸引力的轨道重叠的合成修饰会促进它的形成。由于配合物的几何形状类似于 SN2 过渡态,它为研究基本反应机制和化学键理论提供了一个模型系统。双齿配体的路易斯碱度大大降低或碳鎓离子的路易斯酸度降低会削弱甚至阻
  • Catalytic Activity of <i>trans</i>-Bis(pyridine)gold Complexes
    作者:Ann Christin Reiersølmoen、Dániel Csókás、Sigurd Øien-Ødegaard、Alan Vanderkooy、Arvind Kumar Gupta、Anna-Carin C. Carlsson、Andreas Orthaber、Anne Fiksdahl、Imre Pápai、Máté Erdélyi
    DOI:10.1021/jacs.0c01941
    日期:2020.4.1
    the reactivity of bis(pyridine)-ligated Au(III) complexes is presented, based on NMR spectroscopic,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d DFT data. The electron density of pyridines modulate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Au(III) complexes in propargyl ester cyclopropanation of styrene. To avoid strain induced by a ligand with a nonoptimal nitrogen–nitrogen distance, bidentate bis(pyridine)–Au(III) complexes convert
    金催化已成为化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它提供了新的有机转化,并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提供了出色的化学选择性。方法学的发展受到复杂结构合成的广泛适用性的推动,而对 Au(III) 介导的过程的机械理解仍然很少,并已成为方法学发展的致命弱点。在此,基于 NMR 光谱、X 射线晶体学和 DFT 数据,系统研究了双 (吡啶)-连接的 Au (III) 配合物的反应性。吡啶的电子密度调节了 Au(III) 配合物在苯乙烯的炔丙酯环丙烷化中的催化活性。为了避免由具有非最佳氮-氮距离的配体引起的应变,双齿双(吡啶)-Au(III) 络合物转化为二聚体。首次证明双(吡啶)Au(I) 配合物具有催化活性,其反应性受应变调节。
  • Solvent effects on<sup>15</sup>N NMR coordination shifts
    作者:Roland Kleinmaier、Sven Arenz、Alavi Karim、Anna-Carin C. Carlsson、Máté Erdélyi
    DOI:10.1002/mrc.3907
    日期:2013.1
    solvent and substituents on Δ15Ncoord.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DCl3 and CD3CN solutions of silver(I)‐bis(pyridine) and silver(I)‐bis(pyridylethynyl)benzene complexes revealed the strong solvent dependence of their 15N NMR chemical shift, with a solvent dependent variation of up to 40 ppm for one and the same complex. The primary influence of the effect of substituent and counter ion on the 15N NMR chemical
    15N NMR 化学位移成为表征复杂结构和比较其性质的广泛使用的工具。尽管缺乏系统研究,但溶剂对氮配位位移 Δ15Ncoord 的影响迄今为止声称可以忽略不计。在此,我们报告了当地环境的巨大影响,特别是溶剂和取代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Δ15Ncoord 的影响。银(I)-双(吡啶)和银(I)-双(吡啶基乙炔基)苯配合物的 CDCl3 和 CD3CN 溶液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它们 15N NMR 化学位移的强溶剂依赖性,溶剂依赖性变化高达40 ppm 对于同一个复合物。通过在 B3LYP/6–311 + G(2d,p)//B3LYP/ 上证实密度泛函理论(非离散傅立叶变换)计算,使取代基和反离子对 15N NMR 化学位移的主要影响合理化6–31G(d) 级别。必须考虑协同效应才能全面描述配位位移,从而描述溶液中银配合物的结构。我们的结果表明,在配位强度方面对 Δ15Ncoord 的解释必须始终考
  • Substituent Effects on the [N–I–N]<sup>+</sup> Halogen Bond
    作者:Anna-Carin C. Carlsson、Krenare Mehmeti、Martin Uhrbom、Alavi Karim、Michele Bedin、Rakesh Puttreddy、Roland Kleinmaier、Alexei A. Neverov、Bijan Nekoueishahraki、Jürgen Gräfenstein、Kari Rissanen、Máté Erdélyi
    DOI:10.1021/jacs.6b03842
    日期:2016.8.10
    by computation of the natural atomic population and the π electron population of the nitrogen atoms. Formation of the [N–I–N]+ halogen bond resulted in >100 ppm 15N NMR coordination shifts. Substituent effects on the 15N NMR chemical shift are governed by the π population rather than the total electron population at the nitrogens. Isotopic perturbation of equilibrium NMR studies along with computation
    我们研究了电子密度对三中心 [N-I-N]+ 卤素键的影响。一系列 [双(吡啶)碘]+ 和 [1,2-双((吡啶-2-基乙炔基)苯)碘]+ BF4– 配合物在其吡啶氮的对位被吸电子和供电子官能团取代通过光谱和计算方法合成和研究。通过 15N NMR 和通过计算自然原子数和 π 电子数证实了对位取代基(NO2、CF3、H、F、Me、OMe、NMe2)改变后吡啶氮的电子密度的系统变化的氮原子。[N–I–N]+ 卤素键的形成导致 >100 ppm 15N NMR 配位位移。取代基对 15N NMR 化学位移的影响受 π 总体而不是氮的总电子总体控制。平衡核磁共振研究的同位素扰动以及 DFT 水平的计算表明,所有研究的系统都具有静态、对称的 [N-I-N]+ 卤素键,与其电子密度无关。4-取代[双(吡啶)碘]+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正如紫外动力学和计算所证明的那样,卤键受体电子密度的增加使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