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5-diphenyl-1-pentene-4-yn-3-one-O-methyloxim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diphenyl-1-pentene-4-yn-3-one-O-methyloxime
英文别名
N-methoxy-1,5-diphenylpent-1-en-4-yn-3-imine
1,5-diphenyl-1-pentene-4-yn-3-one-O-methyloxim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15NO
mdl
——
分子量
261.323
InChiKey
NZJWWMAPSZBOP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5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21.5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丁烯-2-醇1,5-diphenyl-1-pentene-4-yn-3-one-O-methyloxime四丁基溴化铵 、 palladium diacetate 、 四氯苯醌 、 potass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94%的产率得到(E)-4-(5-phenyl-3-styrylisoxazol-4-yl)but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钯催化的序列C(sp2)-O / C(sp2)-C(sp3)键形成合成β-异恶唑羰基衍生物及其类似物
    摘要:
    已经报道了有效的Pd(II)催化内部炔烃的一锅串联串联环化/烷基化反应。在该反应中,可以从各种炔基肟醚和烯丙基或均烯丙基醇以良好或优异的收率获得各种结构多样的β /;-异恶唑醛/酮。克级实验和对新获得产品的各种转化表明,该方法应该是一种通用且有用的合成工具。
    DOI:
    10.1002/adsc.20190039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HC–palladium-catalyzed ionic liquid-accelerated regioselective oxyarylation of alkynes with diaryl ethers
    作者:Jianxiao Li、Dan He、Zidong Lin、Liying Cen、Wanqing Wu、Huanfeng Jiang
    DOI:10.1039/d1gc04556c
    日期:——
    task-specific ionic liquid via C(sp3)–O and C(sp2)–O bond cleavage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ethers for the assembly of structurally diverse 4-arylisoxazoles is described. Both the basic ionic liquid [C3NH2mim]Br and NHC–Pd catalyst IPr–Pd–Im–Cl2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transformation. Notably, this new approach provides a practical and straightforward route to access a broad range of privileged 4-arylisoxazole
    第一次 NHC 钯催化的肟醚在特定任务的离子液体中通过C(sp 3 )-O 和 C(sp 2 )-O 键裂解两种不同类型的醚进行区域选择性氧芳基化,用于组装结构多样的 4描述了-芳基异恶唑。碱性离子液体 [C 3 NH 2 mim]Br 和 NHC-Pd 催化剂 IPr-Pd-Im-Cl 2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方法提供了一种实用且直接的途径,可以以良好的收率和出色的区域选择性获得广泛的特权 4-芳基异恶唑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催化系统可以循环使用多达八次,而不会显着降低催化活性。
  • 一种β-异恶唑酮/醛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公开号:CN109761926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β‑异恶唑酮/醛的合成方法。将式1结构的炔酮肟醚与式2结构的烯丙醇在钯催化剂、氧化剂、添加剂和溶剂条件下搅拌反应,产物经分离纯化,得到式3结构的β‑异恶唑酮/醛。本发明以烯丙醇和炔酮肟醚为原料,在钯催化剂作用下得到产物,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无污染,构建了具有潜在功能性的β‑异恶唑酮/醛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创新性以及原子经济性,条件温和,操作安全,并且可以放大至克级规模而不影响产率,因而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 一种4-烯丙基-3,5-二取代异噁唑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公开号:CN10886396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烯丙基‑3,5‑二取代异噁唑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该合成方法为:在反应器中,加入炔酮肟醚底物、3‑溴丙烯、钯催化剂、添加剂和溶剂,在70‑80℃下搅拌反应,反应产物经分离纯化,得到4‑烯丙基‑3,5‑二取代异噁唑。本发明的方法以简单易得的酰氯和炔烃经Sonogashira偶联得到的产物再和甲氧基胺盐酸盐反应得到一系列炔酮肟醚,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无污染,构建了具有潜在功能性的4‑烯丙基‑3,5‑二取代异噁唑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创新性以及原子经济性,条件温和,操作安全,并且可以放大至5克级规模而不影响产率因而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 一种合成4-烃硫基异恶唑的方法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公开号:CN10970505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本发明属于医药、有机化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合成4‑烃硫基异恶唑的方法。所述合成4‑烃硫基异恶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溶剂中,将O‑甲基炔酮肟醚、无机硫代硫酸盐与卤代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后续处理,获得4‑烃硫基异恶唑;O‑甲基炔酮肟醚的结构为式I;4‑烃硫基异恶唑的结构为式II;所述催化剂为醋酸钯、氯化钯、二氯二(三苯基膦)钯、三氟乙酸钯、二氯二(乙腈)钯、二(烯丙基)二氯化钯或氮杂环卡宾氯化钯。本发明成功合成4‑烃硫基异恶唑,本发明的方法原料价格低廉、容易得到,操作安全简单,官能团容忍性强,底物普适性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Assembly of Functionalized 4‐Alkynylisoxazoles by Palladium‐Catalyzed Three‐Component Cascade Cyclization/Alkynylation
    作者:Jianxiao Li、Ruikang Huang、Can Li、Shao Lin、Wanqing Wu、Huanfeng Jiang
    DOI:10.1002/asia.201900476
    日期:2019.7
    A novel N‐heterocyclic carbene (NHC)‐palladium‐catalyzed three‐component cascade cyclization/alkynylation for the synthesis of structurally diverse 4‐alkynylisoxazoles was efficiently developed in ionic liquids. The operational simplicity, without additives, no additional ligands, and 0.5 mol % catalyst loading under air are some of the attractive features of this present protocol.
    在离子液体中有效地开发了一种新型的N-杂环卡宾(NHC)-钯催化的三组分级联环化/炔基化反应,用于合成结构多样的4-炔基异恶唑。该操作规程的一些吸引人的特征是,没有添加剂,没有额外的配体以及在空气中负载0.5 mol%的催化剂,操作简便。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