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切需要针对内脏利什曼病的新药物,其作用机制不同于现有的治疗方法,并且具有足够的成本、稳定性和特性。目前临床上还没有针对婴儿利什曼原虫(地中海地区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原体)的抗微管蛋白药物。我们基于结构-活性关系 (
SAR) 和宿主与寄生虫之间的序列差异,设计并合成了 350 种针对利什曼原虫微管蛋白的化合物库。合成的化合物易于获得、稳定且可适当溶于
水。我们针对利什曼原虫检测了文库前鞭毛体、无菌和细胞内无鞭毛体,分别发现了 0、8 和 16 种活性化合物,对细胞内无鞭毛体的成功率超过 10%,不包括细胞毒性化合物。五种化合物具有与临床使用的
米替福新相似或更好的效力。14 种化合物显示出一种宿主依赖性作用机制,这可能是有利的,因为它可能使它们不易产生耐药性。活性化合物聚集在五个
化学类别中,提供结构-活性关系以进一步提高命中率并促进系列开发。分子对接与拟议的作用机制一致,得到观察到的结构-活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