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1-methyl-2-phenylindol-3-yl)-acet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1-methyl-2-phenylindol-3-yl)-acetate
英文别名
Ethyl 2-(1-methyl-2-phenylindol-3-yl)acetate
ethyl (1-methyl-2-phenylindol-3-yl)-acet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19NO2
mdl
——
分子量
293.365
InChiKey
NVBNQZSRJJIQL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31.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1-methyl-2-phenylindol-3-yl)-acetat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98%的产率得到(1-methyl-2-phenylindol-3-yl)-acet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亚胺与氰化物的分子内氨基键反应合成2-芳基取代的吲哚-3-乙酸衍生物
    摘要:
    以生成与氰化物醛亚胺的极性转换的一般方法被开发通过加入氰化物到醛亚胺随后从碳原子的质子转移到氮原子在所得氰化物加合物。该新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从2-氨基肉桂酸衍生物和芳族醛中得到的醛亚胺与氰化物的亚氨基Stetter反应,从而获得了2-芳基取代的吲哚3-乙酸衍生物。此外,通过合成FPTase抑制剂(一种生物学上重要的2-芳基吲哚-3-乙酸衍生物)成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DOI:
    10.1002/adsc.201600155
  • 作为产物:
    描述:
    2-nitrocinnamic acidsodium cyanide硫酸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ethyl (1-methyl-2-phenylindol-3-yl)-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亚胺与氰化物的分子内氨基键反应合成2-芳基取代的吲哚-3-乙酸衍生物
    摘要:
    以生成与氰化物醛亚胺的极性转换的一般方法被开发通过加入氰化物到醛亚胺随后从碳原子的质子转移到氮原子在所得氰化物加合物。该新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从2-氨基肉桂酸衍生物和芳族醛中得到的醛亚胺与氰化物的亚氨基Stetter反应,从而获得了2-芳基取代的吲哚3-乙酸衍生物。此外,通过合成FPTase抑制剂(一种生物学上重要的2-芳基吲哚-3-乙酸衍生物)成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DOI:
    10.1002/adsc.20160015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Synthesis of 2-Aryl and 2,3-Disubstituted Indoles by Modified Double Elimination Protocol
    作者:Govindarajulu Babu、Akihiro Orita、Junzo Otera
    DOI:10.1021/ol051826e
    日期:2005.10.1
    [reaction: see text] Syntheses of 2-aryl and 2,3-substituted indoles were realized by modified double elimination protocol. Under basic conditions, vinyl sulfones derived from the reaction of 2-aminobenzyl sulfone with benzaldehydes underwent cyclization and alkylation followed by elimination of sulfinic acid to afford 2,3-substituted indoles.
    [反应:见正文]通过改良的双消除方案实现了2-芳基和2,3-取代的吲哚的合成。在碱性条件下,使2-氨基苄基砜与苯甲醛反应衍生的乙烯基砜进行环化和烷基化,然后消除亚磺酸,得到2,3-取代的吲哚。
  • Catalytic Functionalization of Indoles by Copper-Mediated Carbene Transfer
    作者:Manuela Delgado-Rebollo、Auxiliadora Prieto、Pedro J. Pérez
    DOI:10.1002/cctc.201400097
    日期:2014.7
    derivatives at C3 by carbene transfer from different diazoesters in a high‐yield transformation involving low catalyst loadings and short reaction times. This system has shown that the previously proposed dichotomy of carbene addition (to the double bond) vs carbene insertion (to the CH bond) corresponds to two consecutive reaction steps: the cyclopropane intermediates, observed in the reaction mixtures
    络合物[TP BR3的Cu(NCMe)](TP BR3 =氢三(3,4,5-三溴)pyrazolylborate)有效地催化的C 在C3通过从不同diazoesters在高收率转化卡宾转印吲哚衍生物h的官能催化剂用量低,反应时间短。该系统表明,先前提出的碳烯加成(双键)与碳烯插入(成CH键)的二分法对应于两个连续的反应步骤:在反应混合物中观察到的环丙烷中间体是最后的C涉及酸催化的开环过程中的H官能化衍生物。那些原位生成的环丙烷与Me 2 CuLi发生亲核开环,以提供C2和C3官能化的吲哚。
  • 시아나이드를 이용한 인돌-3-아세트산 유도체의 제조방법
    申请人:Korea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Business Foundation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220040170680) BRN ▼209-82-08298
    公开号:KR20170025897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본 발명은 시아나이드를 촉매로 사용하여 인돌-3-아세트산 유도체를 제조하는 신규한 방법에 관한 것이다.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氰化物作为催化剂制备吲哚-3-乙酸衍生物的新方法。
  • Synthesis of 2-Aryl-Substituted Indole-3-acetic Acid Derivatives<i>via</i>Intramolecular Imino-Stetter Reaction of Aldimines with Cyanide
    作者:Seong Jong Lee、Hong-Ahn Seo、Cheol-Hong Cheon
    DOI:10.1002/adsc.201600155
    日期:2016.5.19
    general method to generate umpolung of aldimines with cyanide was developed via the addition of cyanide to aldimines followed by a proton transfer from the carbon atom to the nitrogen atom in the resulting cyanide adducts. This novel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first imino‐Stetter reaction of aldimines obtained from 2‐aminocinnamic acid derivatives and aromatic aldehydes with cyanide, affording
    以生成与氰化物醛亚胺的极性转换的一般方法被开发通过加入氰化物到醛亚胺随后从碳原子的质子转移到氮原子在所得氰化物加合物。该新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从2-氨基肉桂酸衍生物和芳族醛中得到的醛亚胺与氰化物的亚氨基Stetter反应,从而获得了2-芳基取代的吲哚3-乙酸衍生物。此外,通过合成FPTase抑制剂(一种生物学上重要的2-芳基吲哚-3-乙酸衍生物)成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卡洛芬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3Z)-3-(1H-咪唑-5-基亚甲基)-5-甲氧基-1H-吲哚-2-酮 (3Z)-3-[[[4-(二甲基氨基)苯基]亚甲基]-1H-吲哚-2-酮 (3R)-(-)-3-(1-甲基吲哚-3-基)丁酸甲酯 (3-氯-4,5-二氢-1,2-恶唑-5-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 齐多美辛 鸭脚树叶碱 鸭脚木碱,鸡骨常山碱 鲜麦得新糖 高氯酸1,1’-二(十六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菁 马鲁司特 马来酸阿洛司琼 马来酸替加色罗 顺式-ent-他达拉非 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 顺式-(+-)-3,4-二氢-8-氯-4'-甲基-4-(甲基氨基)-螺(苯并(cd)吲哚-5(1H),2'(5'H)-呋喃)-5'-酮 靛红联二甲酚 靛红磺酸钠 靛红磺酸 靛红乙烯硫代缩酮 靛红-7-甲酸甲酯 靛红-5-磺酸钠 靛红-5-磺酸 靛红-5-硫酸钠盐二水 靛红-5-甲酸甲酯 靛红 靛玉红3'-单肟5-磺酸 靛玉红-3'-单肟 靛玉红 青色素3联己酸染料,钾盐 雷马曲班 雷莫司琼杂质13 雷莫司琼杂质12 雷莫司琼杂质 雷替尼卜定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阿霉素的代谢产物盐酸盐 阿贝卡尔 阿西美辛叔丁基酯 阿西美辛 阿莫曲普坦杂质1 阿莫曲普坦 阿莫曲坦二聚体杂质 阿莫曲坦 阿洛司琼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