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orpholino-2-(thiophen-3-yl)ethan-1-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orpholino-2-(thiophen-3-yl)ethan-1-one
英文别名
1-Morpholin-4-yl-2-thiophen-3-ylethanone
1-morpholino-2-(thiophen-3-yl)ethan-1-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0H13NO2S
mdl
MFCD11725682
分子量
211.285
InChiKey
OXDQNRWDPXSGI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57.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间溴硝基苯1-morpholino-2-(thiophen-3-yl)ethan-1-one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63%的产率得到2-(2-bromo-4-nitrophenyl)-1-morpholino-2-(thiophen-3-yl)-eth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p 3和sp 2 C–H键的无过渡金属氧化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不对称的二芳基乙酰胺,苯并呋喃,苯甲酮和X吨。
    摘要:
    甲化疗和区域选择性的分子间的SP 3 C-H和SP 2 C-H偶合反应为C-C键的形成是从TM -自由条件下描述访问非对称的二芳基乙酰胺仲-和叔-arylacetamides以及使用硝基芳烃叔室温下在DMSO中的-丁氧基碱。具有敏感官能团(例如氯,溴,羟基和氰基)的偶合伴侣也适用于已开发的反应。合成的α-(2 / 4-硝基芳基)苯乙酰胺已通过新型途径转化为生物学上重要的苯并呋喃,黄嘌呤,二芳基吲哚和不对称二苯甲酮,而无需使用过渡金属。总的来说,已经设计了一种经济但有效的策略来获得不对称的二芳基乙酰胺,并可能将其进一步加工成多种生物学上重要的杂环。机械理解表明反应通过亲核加成一苯基乙酰胺负碳离子,这是在存在产生的前进叔丁醇的基础上,向第或邻位(如果对硝基苯的是取代的)位置。由DMSO的碱性溶液或大气中的氧气氧化形成的α-(4-硝基环己-2,4-二烯-1-基)苯基乙酰胺阴离子中间体导致所需的sp
    DOI:
    10.1021/acs.joc.6b01771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sp 3和sp 2 C–H键的无过渡金属氧化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不对称的二芳基乙酰胺,苯并呋喃,苯甲酮和X吨。
    摘要:
    甲化疗和区域选择性的分子间的SP 3 C-H和SP 2 C-H偶合反应为C-C键的形成是从TM -自由条件下描述访问非对称的二芳基乙酰胺仲-和叔-arylacetamides以及使用硝基芳烃叔室温下在DMSO中的-丁氧基碱。具有敏感官能团(例如氯,溴,羟基和氰基)的偶合伴侣也适用于已开发的反应。合成的α-(2 / 4-硝基芳基)苯乙酰胺已通过新型途径转化为生物学上重要的苯并呋喃,黄嘌呤,二芳基吲哚和不对称二苯甲酮,而无需使用过渡金属。总的来说,已经设计了一种经济但有效的策略来获得不对称的二芳基乙酰胺,并可能将其进一步加工成多种生物学上重要的杂环。机械理解表明反应通过亲核加成一苯基乙酰胺负碳离子,这是在存在产生的前进叔丁醇的基础上,向第或邻位(如果对硝基苯的是取代的)位置。由DMSO的碱性溶液或大气中的氧气氧化形成的α-(4-硝基环己-2,4-二烯-1-基)苯基乙酰胺阴离子中间体导致所需的sp
    DOI:
    10.1021/acs.joc.6b017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eeuwen, Milko van; McKillop, Alexander,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93, p. 2433 - 2440
    作者:Leeuwen, Milko van、McKillop, Alexander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