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3-chloro-4-methoxy - benzyl-amino)-2 (2-hydroxymethyl-pyrrolidinyl) 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3-chloro-4-methoxy - benzyl-amino)-2 (2-hydroxymethyl-pyrrolidinyl) 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6-[(3-chloro-4-methoxyphenyl)methylamino]-2-[(2S)-2-(hydroxymethyl)pyrrolidin-1-yl]-1,2-dihydro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
6-(3-chloro-4-methoxy - benzyl-amino)-2 (2-hydroxymethyl-pyrrolidinyl) pyrimidine-5-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23ClN4O4
mdl
——
分子量
394.858
InChiKey
ZYSZOTSWSXLHFV-RSXQAXDF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106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阿伐那非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伐那非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胞嘧啶(化合物1)为起始原料,与二碳酸二叔丁酯进行氨基保护反应得到中间体I;中间体I先与六甲基二硅氮烷发生反应,然后再在三氯化铝作用下与氯甲酸乙酯发生傅克反应制得中间体II;中间体II与4‑溴甲基‑2‑氯‑1‑甲氧基苯发生取代反应制得中间体III;中间体III先与磺酰氯反应生成活性酯,然后再与L‑脯氨醇发生缩合反应制得中间体IV,再经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V;中间体V先与CDI进行反应,然后再与2‑氨甲基嘧啶进行酰化反应制得阿伐那非。该方法每步反应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单,收率高,成本低,更易于工业化生产。
    公开号:
    CN104530015B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阿伐那非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伐那非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胞嘧啶(化合物1)为起始原料,与二碳酸二叔丁酯进行氨基保护反应得到中间体I;中间体I先与六甲基二硅氮烷发生反应,然后再在三氯化铝作用下与氯甲酸乙酯发生傅克反应制得中间体II;中间体II与4‑溴甲基‑2‑氯‑1‑甲氧基苯发生取代反应制得中间体III;中间体III先与磺酰氯反应生成活性酯,然后再与L‑脯氨醇发生缩合反应制得中间体IV,再经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V;中间体V先与CDI进行反应,然后再与2‑氨甲基嘧啶进行酰化反应制得阿伐那非。该方法每步反应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单,收率高,成本低,更易于工业化生产。
    公开号:
    CN104530015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阿伐那非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4530015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伐那非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胞嘧啶(化合物1)为起始原料,与二碳酸二叔丁酯进行氨基保护反应得到中间体I;中间体I先与六甲基二硅氮烷发生反应,然后再在三氯化铝作用下与氯甲酸乙酯发生傅克反应制得中间体II;中间体II与4‑溴甲基‑2‑氯‑1‑甲氧基苯发生取代反应制得中间体III;中间体III先与磺酰氯反应生成活性酯,然后再与L‑脯氨醇发生缩合反应制得中间体IV,再经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V;中间体V先与CDI进行反应,然后再与2‑氨甲基嘧啶进行酰化反应制得阿伐那非。该方法每步反应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单,收率高,成本低,更易于工业化生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