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Z)-2-benzyloxycarbonylamino-3-(2-bromo-5-methoxy-phenyl)-acrylic acid methyl ester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Z)-2-benzyloxycarbonylamino-3-(2-bromo-5-methoxy-phenyl)-acrylic acid 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methyl (Z)-3-(2-bromo-5-methoxyphenyl)-2-(phenylmethoxycarbonylamino)prop-2-enoate
(Z)-2-benzyloxycarbonylamino-3-(2-bromo-5-methoxy-phenyl)-acrylic acid 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18BrNO5
mdl
——
分子量
420.26
InChiKey
DLYMXNOOEWZQBO-BOPFTXT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73.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Z)-2-benzyloxycarbonylamino-3-(2-bromo-5-methoxy-phenyl)-acrylic acid methyl estercopper(l) iodide potassium carbonateL-脯氨酸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9%的产率得到1-benzyl 2-methyl 5-methoxy-1H-indole-1,2-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I)催化的烯氨基甲酸酯的分子内环化:吲哚和吡咯并[2,3- c ]吡啶的合成
    摘要:
    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芳基卤化物或三氟甲磺酸酯和胺的交叉偶联使用钯催化的芳香碳氮键形成反应已成为一种有用的合成工具。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种铜(I)催化剂体系,该体系可以有效合成官能化的吲哚和吡咯并[2,3- c ]吡啶。该方法利用氨基酸促进的胺与芳基卤化物的铜偶联,特别是使用CuI-1-脯氨酸催化剂体系。
    DOI:
    10.1016/j.tetlet.2005.10.077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5-甲氧基苯甲醛(±)-Z-α-膦酰甘氨酸三甲酯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79%的产率得到(Z)-2-benzyloxycarbonylamino-3-(2-bromo-5-methoxy-phenyl)-acrylic acid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铜(I)催化的烯氨基甲酸酯的分子内环化:吲哚和吡咯并[2,3- c ]吡啶的合成
    摘要:
    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芳基卤化物或三氟甲磺酸酯和胺的交叉偶联使用钯催化的芳香碳氮键形成反应已成为一种有用的合成工具。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种铜(I)催化剂体系,该体系可以有效合成官能化的吲哚和吡咯并[2,3- c ]吡啶。该方法利用氨基酸促进的胺与芳基卤化物的铜偶联,特别是使用CuI-1-脯氨酸催化剂体系。
    DOI:
    10.1016/j.tetlet.2005.10.0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u(I)-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f ene-carbamates: synthesis of indoles and pyrrolo[2,3-c]pyridines
    作者:Claude Barberis、Thomas D. Gordon、Christine Thomas、Xiaolei Zhang、Kevin P. Cusack
    DOI:10.1016/j.tetlet.2005.10.077
    日期:2005.12
    use of palladium-catalyzed aromatic carbon–nitrogen bond forming reactions by the cross-coupling of aryl halides or triflates and amines has become a useful synthetic tool. Herein, we describe a copper(I) catalyst system that allows efficient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indoles and pyrrolo[2,3-c]pyridines. This method takes advantage of amino acid promoted copper coupling of amines with aryl halides
    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芳基卤化物或三氟甲磺酸酯和胺的交叉偶联使用钯催化的芳香碳氮键形成反应已成为一种有用的合成工具。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种铜(I)催化剂体系,该体系可以有效合成官能化的吲哚和吡咯并[2,3- c ]吡啶。该方法利用氨基酸促进的胺与芳基卤化物的铜偶联,特别是使用CuI-1-脯氨酸催化剂体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