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戊-1-烯-1-酮 | 10248-82-5

中文名称
戊-1-烯-1-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propylketene
英文别名
propylketene;1-Penten-1-one
戊-1-烯-1-酮化学式
CAS
10248-82-5
化学式
C5H8O
mdl
——
分子量
84.1179
InChiKey
CSIJVUYEABVUL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SDS

SDS:72b2c5b55e728bd740b45fc6affc90b3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戊-1-烯-1-酮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正戊酸
    参考文献:
    名称:
    Lyashchuk, S. N.; Skrypnik, Yu. G., Rus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94, vol. 30, # 1.1, p. 10 - 17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正戊酸aluminum oxide 作用下, 生成 戊-1-烯-1-酮
    参考文献:
    名称:
    纳米SiO2,γ-Al2O3,CeO2 / SiO2,Al2O3 / SiO2和TiO2 / SiO2催化热解中戊酸酮化和酮化的动力学。
    摘要:
    戊酸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平台化学品,可以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中高效生产。通过催化热解法提纯戊酸具有在工业规模上生产增值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的潜力。理解戊酸在纳米级氧化物表面热转化所涉及的不同机制,对于开发有效的多相催化热解转化技术至关重要。在这项工作中,戊酸的纳米级的SiO的表面上热分解2,γ-Al系2 ö 3,的CeO 2 /的SiO 2,AL 2 ö 3 /二氧化硅2和TiO2 / SiO 2已通过程序升温脱附质谱法(TPD MS)进行了研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也已用于研究氧化物表面上戊酸络合物的结构。根据所使用的纳米催化剂,观察到形成了两个主要的热解转化产物,即二丁基酮和丙基酮。提出了戊酸化学吸附片段形成乙烯酮和酮的机理,并计算了相应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据发现,ketenization的活化能的顺序减小的SiO 2 >的γ-Al 2 ö 3 >的TiO 2 /的SiO 2 >的Al
    DOI:
    10.1002/cphc.20160137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ivileged Scaffolds or Promiscuous Binder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Rhodanines and Related Heterocycle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作者:Thomas Mendgen、Christian Steuer、Christian D. Klein
    DOI:10.1021/jm201243p
    日期:2012.1.26
    campaigns, we decided to perform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ir promiscuity. An amount of 163 rhodanines, hydantoins, thiohydantoins, and thiazolidinediones were synthesized and tested against several targets. The compounds were also characterized with respect to aggregation and electrophilic reactivity, and the binding modes of rhodanin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in published X-ray cocrystal structures were analyzed
    罗丹宁和具有多个杂原子的相关五元杂环最近因在筛选活动中表现为“频繁的杀手”而成为非选择性化合物,因此在药物发现中几乎没有价值。但是,这种判断似乎主要是基于轶事证据。在筛选活动中鉴定出多种罗丹宁和相关化合物后,我们决定对它们的滥交进行系统的研究。合成了163种罗丹宁,乙内酰脲,硫代乙内酰脲和噻唑烷二酮,并针对几个目标进行了测试。还针对聚集和亲电反应性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罗丹宁与相关化合物在已发表的X射线共晶结构中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环外,若丹宁和硫代乙内酰脲中的双键硫原子除具有其他结构特征外,还为极性相互作用和氢键提供了特别高的相互作用位点密度。这会导致“筛选范围”内浓度的混杂行为,但不应视为将此类筛选命中排除在进一步开发之外的一般剔除标准。建议将针对靶标亲和力和选择性的特殊标准应用于这些类型的化合物,并因此以有用的方式利用其特殊和潜在有价值的生物分子结合特性。这会导致“筛选范围”
  • Kinetics of Valeric Acid Ketonization and Ketenization in Catalytic Pyrolysis on Nanosized SiO<sub>2</sub> , γ-Al<sub>2</sub> O<sub>3</sub> , CeO<sub>2</sub> /SiO<sub>2</sub> , Al<sub>2</sub> O<sub>3</sub> /SiO<sub>2</sub> and TiO<sub>2</sub> /SiO<sub>2</sub>
    作者:Kostiantyn Kulyk、Borys Palianytsia、John D. Alexander、Liana Azizova、Mykola Borysenko、Mykola Kartel、Mats Larsson、Tetiana Kulik
    DOI:10.1002/cphc.201601370
    日期:2017.7.19
    by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mass spectrometry (TPD M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has also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of valeric acid complexes on the oxide surfaces. Two main products of pyrolytic conversion were observed to be formed depending on the nano‐catalyst used—dibutylketone and propylketene. Mechanisms of ketene and ketone formation from chemisorbed
    戊酸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平台化学品,可以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中高效生产。通过催化热解法提纯戊酸具有在工业规模上生产增值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的潜力。理解戊酸在纳米级氧化物表面热转化所涉及的不同机制,对于开发有效的多相催化热解转化技术至关重要。在这项工作中,戊酸的纳米级的SiO的表面上热分解2,γ-Al系2 ö 3,的CeO 2 /的SiO 2,AL 2 ö 3 /二氧化硅2和TiO2 / SiO 2已通过程序升温脱附质谱法(TPD MS)进行了研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也已用于研究氧化物表面上戊酸络合物的结构。根据所使用的纳米催化剂,观察到形成了两个主要的热解转化产物,即二丁基酮和丙基酮。提出了戊酸化学吸附片段形成乙烯酮和酮的机理,并计算了相应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据发现,ketenization的活化能的顺序减小的SiO 2 >的γ-Al 2 ö 3 >的TiO 2 /的SiO 2 >的Al
  • Lyashchuk, S. N.; Skrypnik, Yu. G., Rus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94, vol. 30, # 1.1, p. 10 - 17
    作者:Lyashchuk, S. N.、Skrypnik, Yu. G.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