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8-环十四碳二炔 | 7158-19-2

中文名称
1,8-环十四碳二炔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yclotetradeca-1,3-diyne
英文别名
Cyclotetradeca-1,3-diin;1,3-Cyclotetradecadiin
1,8-环十四碳二炔化学式
CAS
7158-19-2
化学式
C14H20
mdl
——
分子量
188.313
InChiKey
PINPQORIXXMXB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8 °C
  • 沸点:
    315.8±9.0 °C(Predicted)
  • 密度:
    0.90±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8-环十四碳二炔乙酸乙酯 作用下, 生成 环十四烷
    参考文献:
    名称:
    182.大环炔化合物。第一部分:环十四烷-1:3-二炔和相关化合物
    摘要:
    DOI:
    10.1039/jr9590000889
  • 作为产物:
    描述:
    1,10-二溴癸烷吡啶N-甲基吡咯烷酮 、 copper diacetat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74.0h, 生成 1,8-环十四碳二炔
    参考文献:
    名称:
    Layered Compounds. V.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m.n]Paracyclophadiynes
    摘要:
    一系列双乙炔基化合物IX和XII通过改良的乙炔化反应,使用N-甲基-2-吡咯烷酮,以良好的产率制备得到。采用高度稀释技术实现了双乙炔基化合物的分子内氧化偶联反应,得到了高张力或无张力的[m.n]型聚环对二炔I和环状二乙炔XIII,产率相对较好。通过比较这些二乙炔化合物的电子光谱,得出结论:Ic和Id的异常光谱归因于苯环核与二乙炔单元之间的跨环π电子相互作用,而不是分子内的环张力。此外,与其他聚环对二炔相比,Ic中芳香质子的明显低场位移,可以用二乙炔连接的跨环屏蔽效应来解释。
    DOI:
    10.1246/bcsj.45.18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ayered Compounds. V.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i>m</i>.<i>n</i>]Paracyclophadiynes
    作者:Takahiro Matsuoka、Taichi Negi、Tetsuo Otsubo、Yoshiteru Sakata、Soichi Misumi
    DOI:10.1246/bcsj.45.1825
    日期:1972.6
    A series of bisethynyl compounds, IX and XII, were prepared by a modified ethynylation using N-methyl-2-pyrrolidone in good yields. Intramolecular oxidative coupling of the bisethynyl compounds has been achieved with high-dilution technique to give relatively good yields of highly strained or strainless [m.n]paracyclophadiynes I and cyclic diacetylenes XIII. 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 electronic spectra of these diacetylenic compounds, it is concluded that abnormal spectra of Ic and Id are attributed to the transannular π-electronic interaction between benzene nucleus and diacetylenic unit rather than the ring strain in the molecules. In addition, a marked down-field shift of aromatic protons in Ic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paracyclophadiynes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transannular shielding effect of diacetylenic linkage.
    一系列双乙炔基化合物IX和XII通过改良的乙炔化反应,使用N-甲基-2-吡咯烷酮,以良好的产率制备得到。采用高度稀释技术实现了双乙炔基化合物的分子内氧化偶联反应,得到了高张力或无张力的[m.n]型聚环对二炔I和环状二乙炔XIII,产率相对较好。通过比较这些二乙炔化合物的电子光谱,得出结论:Ic和Id的异常光谱归因于苯环核与二乙炔单元之间的跨环π电子相互作用,而不是分子内的环张力。此外,与其他聚环对二炔相比,Ic中芳香质子的明显低场位移,可以用二乙炔连接的跨环屏蔽效应来解释。
  • 182. Macrocyclic acetylenic compounds. Part I. Cyclotetradeca-1 :3-diyne and related compounds
    作者:G. Eglinton、A. R. Galbraith
    DOI:10.1039/jr9590000889
    日期:——
  • Matsuoka,T. et al.,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1972, vol. 2, p. 87 - 92
    作者:Matsuoka,T.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