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无水氯化铑(III) | 10049-07-7

中文名称
无水氯化铑(III)
中文别名
氯化铑;氯化铑(III);三氯化铑
英文名称
rhodium(III)chloride
英文别名
rhodium trichloride;rhodium chloride;Rhodium(3+) chloride;rhodium(3+);trichloride
无水氯化铑(III)化学式
CAS
10049-07-7
化学式
Cl3Rh
mdl
——
分子量
209.264
InChiKey
SONJTKJMTWTJCT-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50 °C
  • 沸点:
    717 °C (730 mmHg)
  • 密度:
    5.38
  • 溶解度:
    不溶于水;溶于碱性溶液
  • 暴露限值:
    a/nm
  • 稳定性/保质期:
    在450~500℃之间会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7
  • 重原子数:
    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ACGIH 致癌物 - 未分类。
ACGIH Carcinogen - Not Classifiable.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4,S26,S36/39
  • 危险类别码:
    R22,R41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84390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RTECS号:
    VI9275000
  • 危险类别:
    8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02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4,P270,P301+P312+P330,P501
  • 储存条件:
    密封、阴凉干燥处保存。

SDS

SDS:f179c103a5ff1e200dd3aadcc96a5031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铑;三氯化铑
化学品英文名称: Rhodium chloride;Rhodium trichlor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0049-07-7
分子式: RhCl 3
分子量: 209.0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氯化铑;三氯化铑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健康危害: 本品属低毒类。迄今未见铑的职业中毒病例报告。国外有人因戴镀铑戒指,发生接触性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不燃。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戴好口罩和手套。小心扫起,避免扬尘,装入备用袋中。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1mg(Rh)/m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作业工人应戴口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红色结晶粉末。
pH:
熔点(℃): 450~500(分解)
沸点(℃): 800(升华)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RhCl 3
分子量: 209.08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氰化钾溶液。
主要用途: 用作陶瓷颜料和催化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氯化氢。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1302mg/kg(大鼠经口)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VI9275000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防止受潮和雨淋。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进食。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5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氯化铑概述

氯化铑又称三氯化铑,是一种红棕色粉末状物质,容易吸湿。这种化合物具有毒性,无水氯化铑的分子量为209.26,熔点在450~500℃之间(分解),沸点为800℃(升华)。当温度超过600℃时会生成多氟化物,在70℃下可被氢气还原。不溶于水和各种酸,包括王水,但能溶解于甲醇和氰化物溶液中。在浓酸如硝酸或硫酸加热分解。

氯化铑的制备方法是在400~600℃时,用铑与氯气反应,或者氧化铑与氯化氢作用而得。该物质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和冶金等行业,并用于电镀作业及催化剂的制备。

图1 氯化铑粉末

侵入途径

可通过吸入、摄入以及皮肤或眼睛接触进入人体。

有害影响和中毒症状

氯化铑可以轻微刺激眼睛。实验表明,雄性大鼠静脉注射一次的LD50值为198 mg/kg,雄性兔子则为215 mg/kg。给毒后不久,动物出现嗜睡状态,呼吸逐渐减弱,并导致体重轻度下降,最终迅速死亡。组织学检查未发现实质性的变化,提示可能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致。

急救措施

如化学品不慎进入眼睛或皮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大量吸入时,需立即将人员移至新鲜空气处;误服者应服用大量盐水并催吐。

防护措施

操作时应穿戴工作服和防护眼镜。若衣物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医学监护

应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重点注意对受侵害部位的检查。

测定方法

在空气中进行测定:使用滤材采集样本,通过酸处理后采用原子吸收法分析。

废弃物建议处理方法

鉴于其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回收并再利用。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无水氯化铑(III)氢氟酸 作用下,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氢氟酸溶液在硅上化学位移沉积金属的成核行为
    摘要:
    我们研究了从包含HF的金属盐溶液中将金属颗粒(Pt,Rh,Pd,Cu,Ag和Au)化学位移沉积到n-Si晶片上的成核行为。金属的颗粒密度在10 6(Pt)到10 11(Au)cm -2之间变化很大,取决于金属的种类。沉积的金属可分为两种类型的成核行为。一种由铂族元素组成,包括Pt,Rh和Pd,它们的颗粒密度比另一族元素低,并且取决于n-Si晶片的预处理类型,因此取决于Si的表面条件。第二组由铜族元素组成,包括Cu,Ag和Au,它们比第一组元素具有更高的颗粒密度,并且与预处理无关。随着颗粒密度的增加,沉积颗粒的尺寸从数百纳米减小到数十纳米。此外,Pt和Ag颗粒在n-Si上的位移沉积分别处于渐进和瞬时成核模式。
    DOI:
    10.1016/j.electacta.2007.04.058
  • 作为产物:
    描述:
    sodium hexachlororhodate(III) dodecahydrate 在 盐酸硫酸 作用下,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生成 无水氯化铑(III)
    参考文献:
    名称:
    Delepine, M., Bulletin des Societes Chimiques Belges, 1927, vol. 36, p. 112 - 112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sodium benzoate重水无水氯化铑(III)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64%的产率得到benzoic-2,6-d2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苯甲酸甲酯的苯氧化物/氧杂环丁烷衍生物的酶催化合成和反应。
    摘要:
    一系列十二种苯甲酸酯被木材腐烂真菌的桑黄属物种代谢,产生相应的苯甲醇衍生物和八种水杨酸酯。从苯甲酸甲酯中分离出稳定的氧杂环丁烷代谢物,与在烷基苯甲酸烷基酯的酶催化邻羟基化反应形成水杨酸酯的过程中碳甲氧基团的迁移和保留(NIH转变)的证据相一致。最初的芳烃环氧化步骤。通过分离2-(三氟甲基)苯甲酸甲酯的显着稳定的,光学活性的,取代的苯氧化物代谢物,证实了该机理,该产物缓慢转化为外消旋形式。发现氧化芳烃与4-苯基-1,2,4-三唑啉-3发生环加成反应,5-二酮产生结晶的环加合物,其结构和外消旋性质是通过X射线晶体学确定的。还发现该代谢物经历了一些新颖的苯氧化物反应,包括环氧化以生成抗二环氧化合物,碱催化的水解以形成反式二氢二醇,以及酸催化的芳构化通过碳氢甲氧基的NIH转移产生水杨酸酯衍生物。 。
    DOI:
    10.1039/b718375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n the Enantioselectivity of Transition Metal-Catalyzed 1,3-Cycloadditions of 2-Diazocyclohexane-1,3-diones
    作者:Paul Müller、Yves F. Allenbach、Gérald Bernardinelli
    DOI:10.1002/hlca.200390257
    日期:2003.9
    3-diones 1a–1d to acyclic and cyclic enol ethers in the presence of RhII-catalysts to afford dihydrofurans has been investigated. Reaction with a cis/trans mixture of 1-ethoxyprop-1-ene (13a) yielded the dihydrofuran 14a with a cis/trans ratio of 85 : 15, while that with (Z)-1-ethoxy-3,3,3-trifluoroprop-1-ene (13b) gave the cis-product 14b exclusively. The stereochemical outcome of the reaction is consistent
    在Rh II-催化剂存在下,研究了2-重氮环己烷-1,3-二酮1a - 1d与无环和环状烯醇醚的正式1,3-环加成反应生成二氢呋喃。与反应的顺式/反式的混合物1-乙氧基丙-1-烯(13A),得到二氢呋喃14A与顺式/反式的比率85:15,而与(ż)-1-乙氧基- 3,3,3-三氟丙-1-烯(13b)得到顺式产物14b只。反应的立体化学结果与环加成的一致而不是逐步的机理一致。用代表性的方法研究了2-重氮环己烷-1,3-二酮(1a)或2-重氮二甲酮(= 2-重氮-5,5-二甲基环己烷-1,3-二酮; 1b)与呋喃和二氢呋喃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的手性,非外消旋Rh II催化剂,但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对映选择性,并且这些重氮化合物的对映选择性环加成无法重现。尝试用Hammond解释2-重氮环己烷-1,3-二酮的环加成反应中不存在对映选择性假定。由于中间金属卡宾的高反应性,在反应坐标上较早出现环加成的过渡
  • Aqueous–Organic Biphasic Hydrogenation of <i>trans</i> ‐Cinnamaldehyde Catalyzed by Rhodium and Ruthenium Phosphane‐Free Porphyrin Complexes
    作者:Christina Stangel、Georgios Charalambidis、Varvara Varda、Athanassios G. Coutsolelos、Ioannis D. Kostas
    DOI:10.1002/ejic.201100668
    日期:2011.10
    The synthesis and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rhodium and ruthenium complexes with a porphyrin, possessing carboxylic groups in the arms of the porphyrin ring, is described. The complexes are completely soluble in water in the presence of a base (KOH or triethylamine). These phosphane-free and air-stable complexes were evaluated as catalysts in the aqueous hydrogenation of trans-cinnamaldehyde
    描述了新的铑和钌配合物与卟啉的合成和光谱表征,在卟啉环的臂中具有羧基。在碱(KOH 或三乙胺)存在下,复合物完全溶于水。这些不含磷烷且空气稳定的配合物被评估为反式肉桂醛水性氢化中的催化剂。使用复合物的铵盐而不是相应的羧酸钾盐催化更有效,优选在水/甲苯中而不是在纯水中。研究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和甲醇添加量对三乙胺存在下水-有机双相体系中配合物催化活性的影响。据推测,这些催化剂是均相的,可以回收和再利用,而活性和选择性没有任何显着差异。这是首次将卟啉-金属配合物用作α,β-不饱和醛加氢催化剂。
  • An outstanding catalyst for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formic acid/triethylamine
    作者:Daljit S. Matharu、David J. Morris、Guy J. Clarkson、Martin Wills
    DOI:10.1039/b606288a
    日期:——
    A Rh/tetramethylcyclopentadienyl complex containing a tethered functionality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give excellent results in the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ketones in both aqueous and formic acid/triethylamine media.
    含有连接功能基团的Rh/四甲基环戊二烯基配合物已被证实,在酮的水相和甲酸/三乙胺介质中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中,能取得极佳的效果。
  • Transition-metal complexes containing phosphorus ligands. Part IV. Convenient syntheses of some phosphine (and arsine) halogenonitrosyl derivatives of rhodium and iridium
    作者:S. D. Robinson、M. F. Uttley
    DOI:10.1039/j19710001254
    日期:——
    Convenient, single-stage syntheses involving addition of rhodium or iridium halides and N-methyl-N-nitrosotoluene-p-sulphonamide to a solution of the appropriate phosphine (or arsine) in a boiling alcoholic solvent have been used to prepare a selection of the halogenonitrosyl complexes, MX2(NO)(PR3)2 and MX2(NO)(AsPh3)2(M = Rh or Ir; X = Cl, Br, or I; R = alkyl, aryl, or mixed alkyl aryl). A mechanism
    方便的单阶段合成涉及将铑或铱的卤化物和N-甲基-N-亚硝基甲苯-对磺酰胺添加到沸腾的醇溶剂中的合适的膦(或a)溶液中,用于制备卤代亚硝基配合物MX 2(NO)(PR 3)2和MX 2(NO)(AsPh 3)2(M = Rh或Ir; X = Cl,Br或I; R =烷基,芳基或混合的烷基芳基)。涉及铑(III)和铱(III)氢化物MX 2 H(PR 3)3的亚硝酰基形成机理,作为中间体进行了讨论。还报道了在这些反应中使用亚硝酸戊酯作为亚硝酰基配体的来源。
  • Rh−Pt Bimetallic Catalyst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sis of Core−Shell, Alloy, and Monometallic Nanoparticles
    作者:Selim Alayoglu、Bryan Eichhorn
    DOI:10.1021/ja8061425
    日期:2008.12.24
    core-shell, RhPt (1:1) alloy, and Rh + Pt monometallic nanoparticles (NPs) were prepared using standard polyol reduction chemistry in ethylene glycol (EG) with standard inorganic salts and polyvinylpyrrolidine (PVP(55000)) stabilizers. PVP-free colloids were also prepared but less stable than the PVP-protected NPs. Rh@Pt core-shell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from 2.7, 3.3, and 3.9 nm Rh cores with varying shell
    Rh@Pt 核-壳、RhPt (1:1) 合金和 Rh + Pt 单金属纳米粒子 (NPs) 使用乙二醇 (EG) 中的标准多元醇还原化学与标准无机盐和聚乙烯吡咯烷 (PVP(55000)) 稳定剂制备. 也制备了不含 PVP 的胶体,但不如 PVP 保护的 NPs 稳定。Rh@Pt 核壳颗粒由 2.7、3.3 和 3.9 nm 的 Rh 核制备,具有不同的壳厚度(约 1 和约 2 ML)。通过 TEM、单粒子 EDS、EDS 线扫描、XRD 分析、德拜函数模拟、FT-IR 和微拉曼 CO 探针实验的组合对粒子进行表征。使用 Al(2)O(3) 载体中的 1.0 wt % Pt 负载对三种不同的架构进行了 CO 在氢气 (PROX) 中的优先氧化评估。对于含有 0.2% CO 和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