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硝基吡咯-2-基)乙酮 | 158366-45-1

中文名称
1-(1-硝基吡咯-2-基)乙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Nitro-2-acetylpyrrole
英文别名
1-(1-nitropyrrol-2-yl)ethanone
1-(1-硝基吡咯-2-基)乙酮化学式
CAS
158366-45-1
化学式
C6H6N2O3
mdl
MFCD01727412
分子量
154.125
InChiKey
IAWKNFOCXFSSL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22.4±34.0 °C(Predicted)
  • 密度:
    1.36±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6
  • 拓扑面积:
    67.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乙酰基吡咯三氧化二氮 作用下, 以0.35%的产率得到1-(1-硝基吡咯-2-基)乙酮
    参考文献:
    名称:
    2-乙酰基吡咯与亚硝酸盐反应衍生的硝基吡咯化合物的致突变性和细胞毒性。
    摘要:
    2-乙酰基吡咯(AP)是模型褐变系统的产物,已被分离为许多食品的主要风味成分。AP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两种N-硝基吡咯化合物,1-硝基-2-乙酰基吡咯(NAP)和1,3,5-三硝基-2-乙酰基吡咯(TNAP),其化学结构已通过光谱确认研究包括紫外线质量,核磁共振,红外和元素分析(EA)。在没有哺乳动物激活系统的情况下,NAP和TNAP对沙门氏菌TA98和TA100菌株具有中等致突变性,并且对小鼠C3H10T1 / 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这些结果表明,硝基衍生物的直接作用诱变剂的形成可以在含亚硝酸盐的食物中或在体内通过摄入AP进行亚硝化而形成。
    DOI:
    10.1016/0278-6915(94)9016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utagenicity and cytotoxicity of nitropyrrole compounds derived from the reaction of 2-acetyl pyrrole with nitrite
    作者:C.-J. Wang、Y.-L. Lin、J.-K. Lin
    DOI:10.1016/0278-6915(94)90161-9
    日期:1994.1
    flavour component of many foods. Reaction of AP with nitrite produces two N-nitropyrrole compounds, 1-nitro-2-acetyl-pyrrole (NAP) and 1,3,5-trinitro-2-acetylpyrrole (TNAP),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which have been confirmed by spectral studies, including UV mas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nfra-red and elemental analysis (EA). NAP and TNAP are moderately mutagenic to the Salmonella strains TA98
    2-乙酰基吡咯(AP)是模型褐变系统的产物,已被分离为许多食品的主要风味成分。AP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两种N-硝基吡咯化合物,1-硝基-2-乙酰基吡咯(NAP)和1,3,5-三硝基-2-乙酰基吡咯(TNAP),其化学结构已通过光谱确认研究包括紫外线质量,核磁共振,红外和元素分析(EA)。在没有哺乳动物激活系统的情况下,NAP和TNAP对沙门氏菌TA98和TA100菌株具有中等致突变性,并且对小鼠C3H10T1 / 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这些结果表明,硝基衍生物的直接作用诱变剂的形成可以在含亚硝酸盐的食物中或在体内通过摄入AP进行亚硝化而形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