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叠氮甲基)-4-氯苯 | 27032-10-6

中文名称
1-(叠氮甲基)-4-氯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chlorobenzyl azide
英文别名
p-chlorobenzyl azide;1-(azidomethyl)-4-chlorobenzene;4‐chlorobenzyl azide
1-(叠氮甲基)-4-氯苯化学式
CAS
27032-10-6
化学式
C7H6ClN3
mdl
——
分子量
167.598
InChiKey
JMTPIENQTKMRE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14.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9909090

SDS

SDS:5d2844864eb398dd44624f5109ab79bf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1-(Azidomethyl)-4-chlorobenzene solution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STOT RE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STOT SE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进一步信息
版权所有:2013 Co. LLC. 公司。许可无限制纸张拷贝,仅限于内部使用。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类别 2)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73 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12 如果吞咽并觉不适: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4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 就诊。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2 混合物
: 167.60 g/mol
分子量
组分 分类 浓度或浓度范围
Methylene chloride
化学文摘登记号(CA 75-09-2 Acute Tox. 5; Skin Irrit. 2; Eye 50 - 100 %
S No.) 200-838-9 Irrit. 2A; Carc. 2; STOT SE 3;
EC-编号 602-004-00-3 STOT RE 2; H303 + H313,
索引编号 H315, H319, H335, H336,
H351, H373, H373
如需在本章节中提及的H类告知和R类描述的全部文字说明,请见第16章节.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二氯甲在体内代谢产生一氧化碳,后者增加并维持羧血中的络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液运载氧的能力。,
通过置换空气,作用类似单纯的窒息, 麻醉剂效应, 呼吸困难, 头痛, 头晕, 延长或重复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
脱脂, 皮炎, 接触眼睛会引起:, 发红, 视力模糊, 催泪。, 摄入的影响可包括:, 肠胃不适,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感觉异常, 嗜睡, 痉挛, 结膜炎, 肺水肿。效应可能会迟缓。, 呼吸不规律, 胃/肠功能紊乱, 恶心, 呕吐, 肝酶上升,
虚弱, 严重或长期的皮肤接触会导致物质吸收量多至对人体有害, 腹痛 (Methylene chloride)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氯化氢气体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建议的贮存温度: 2 - 8 °C
对光线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组分 化学文摘登 值 容许浓度 基准
记号(CAS
No.)
Methylene chloride 75-09-2 PC- 200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TWA 化学有害因素
备注 可疑人类致癌物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透明, 液体
颜色: 无色, 淡黄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微溶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碱金属, 强氧化剂, 胺, 镁, 强酸和强碱, 乙烯基化合物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 2,000 mg/kg (Methylene chloride)
半数致死浓度(LC50) 吸入 - 大鼠 - 52,000 mg/m3(Methylene chloride)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皮 - 大鼠 - > 2,000 mg/kg (Methylene chloride)
皮肤刺激或腐蚀
皮肤 - 兔子 - 刺激皮肤。 - 24 h - 兔眼刺激(Draize)试验 (Methylene chloride)
眼睛刺激或腐蚀
眼睛 - 兔子 - 刺激眼睛。 - 24 h - 兔眼刺激(Draize)试验 (Methylene chloride)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Methylene chloride)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细胞突变性-体内试验 - 大鼠 - 经口
DNA损伤 (Methylene chloride)
致癌性
致癌性 - 大鼠 - 吸入
肿瘤发生:符合RTECS标准的致癌性。 内分泌的:肿瘤 (Methylene chloride)
在动物研究中的有限致癌性证据 (Methylene chloride)
可疑人类致癌物 (Methylene chloride)
IARC:
2B - 第2B组:可能对人类致癌 (Methylene chloride)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Methylene chloride)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Methylene chloride)
可能引起昏睡或眩晕。 (Methylene chloride)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吸入 - 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 中枢神经系统
经口 - 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 肝, 血液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Methylene chloride)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会中毒。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皮肤 如果被皮肤吸收会有毒性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二氯甲在体内代谢产生一氧化碳,后者增加并维持羧血中的络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液运载氧的能力。,
通过置换空气,作用类似单纯的窒息, 麻醉剂效应, 呼吸困难, 头痛, 头晕, 延长或重复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
脱脂, 皮炎, 接触眼睛会引起:, 发红, 视力模糊, 催泪。, 摄入的影响可包括:, 肠胃不适,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感觉异常, 嗜睡, 痉挛, 结膜炎, 肺水肿。效应可能会迟缓。, 呼吸不规律, 胃/肠功能紊乱, 恶心, 呕吐, 肝酶上升,
虚弱, 严重或长期的皮肤接触会导致物质吸收量多至对人体有害, 腹痛 (Methylene chloride)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LC50) - 肥头鲦鱼 (黑头软口鲦鱼) - 193.00 mg/l - 96 h
(Methylene chloride)
无可观察效应浓度 - 杂色鳉(红鲈) - 130 mg/l - 96 h (Methylene chloride)
对水蚤和其他水生无脊 半数效应浓度(EC50) - 大型蚤 (水蚤) - 1,682.00 mg/l - 48 h (Methylene
椎动物的毒性 chloride)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Methylene chloride)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593 国际海运危规: 1593 国际空运危规: 1593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DICHLOROMETHANE, 溶液
国际海运危规: DICHLOROMETHANE, 溶液
国际空运危规: Dichloromethane, 溶液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叠氮甲基)-4-氯苯4-叠氮苯甲酸甲酯 、 C54H44N2O4Ru2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对氯苯甲腈
    参考文献:
    名称:
    苄基叠氮化物和芳基叠氮化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芳基腈和苯胺的协同合成†
    摘要:
    描述了苄基叠氮化物和芳基叠氮化物之间独特且新颖的反应,其以光活化的二钌配合物催化同时合成芳基腈和苯胺。N-未取代的亚胺(NH-亚胺)首先由叠氮化物生成,然后是NH-亚胺与芳基叠氮化物之间的氢转移反应。在中性和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了多种芳基腈和苯胺。
    DOI:
    10.1039/c6ob02615j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氯苯甲醇叠氮磷酸二苯酯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87%的产率得到1-(叠氮甲基)-4-氯苯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紫色酸性磷酸酶抑制剂的合成与评价†
    摘要:
    在动物中进行的转基因研究表明,紫色酸性磷酸酶(PAP;也称为抗酒石酸的酸性磷酸酶)的表达水平与骨质疏松的进展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因此,PAP已成为开发用于治疗该衰弱性疾病的新型治疗剂的有希望的靶标。PAP是双核水解酶,可在酸性至中性条件下催化磷酸化底物的水解。叠氮化物衍生物与丙酸通过铜反应制得的一系列苯基三唑羧酸(I)催化的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点击反应,已经评估了它们对猪和红芸豆PAP催化活性的抑制作用。这些化合物中大多数的结合模式完全不具竞争性,哺乳动物酶的K iuc值低至约23μM。为了使它们的活性合理化并设计更有效和特异性的衍生物,已经使用分子模型来研究在酶的活性位点中存在底物的情况下这些三唑化合物的结合模式。
    DOI:
    10.1039/c8md00491a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的叠氮化物分解。一、腈的形成
    摘要:
    钯金属催化苄基叠氮化物的分解,得到苄腈、苄胺和N-苄叉苄胺。合适的氢受体的存在以牺牲苄胺为代价提高了苄腈的产率,而N-亚苄基苄胺的产率保持恒定。该反应用于制备其他腈。
    DOI:
    10.1246/bcsj.49.5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hydrogenation of Primary Alkyl Azides to Nitriles Catalyzed by Pincer Iridium/Ruthenium Complexes
    作者:Lan Gan、Xiangqing Jia、Huaquan Fang、Guixia Liu、Zheng Huang
    DOI:10.1002/cctc.202000260
    日期:2020.7.21
    Pincer metal complexes exhibit superior 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dehydrogenation of plain alkanes, but find limited application in the dehydrogenation of functionalized organic molecules. Starting from easily accessible primary alkyl azides, here we report an efficient dehydrogenation of azides to nitriles using pincer iridium or ruthenium complexes as the catalysts. This method offers a route to
    夹钳金属络合物在纯链烷烃的脱氢中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但在功能化有机分子的脱氢中发现有限的应用。从容易获得的伯烷基叠氮化物开始,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使用夹钳铱或钌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将叠氮化物有效脱氢为腈。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无需氰化物即可制备腈的方法,该方法无需碳链延长,也无需使用强氧化剂。两个苄基和直链脂肪族叠氮化物可以与脱氢叔-丁基乙烯作为氢受体以中等至高产率提供腈。可以容忍各种官能团,并且对于线性烷基叠氮化物底物不会发生HC-CH键脱氢。此外,发现在不使用牺牲氢受体的情况下,夹钳式Ir催化体系可催化直接叠氮化物脱氢。
  • Diversity Oriented Clicking (DOC): Divergent Synthesis of SuFExable Pharmacophores from 2‐Substituted‐Alkynyl‐1‐Sulfonyl Fluoride (SASF) Hubs
    作者:Christopher J. Smedley、Gencheng Li、Andrew S. Barrow、Timothy L. Gialelis、Marie‐Claire Giel、Alessandra Ottonello、Yunfei Cheng、Seiya Kitamura、Dennis W. Wolan、K. Barry Sharpless、John E. Moses
    DOI:10.1002/anie.202003219
    日期:2020.7.20
    Diversity Oriented Clicking (DOC) is a unified click‐approach for the modular synthesis of lead‐like structures through application of the wide family of click transformations. DOC evolved from the concept of achieving “diversity with ease” , by combining classic C−C π‐bond click chemistry with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nnective SuFEx‐technologies. We showcase 2‐Substituted‐Alkynyl‐1‐Sulfonyl Fluorides
    面向多样性的点击 (DOC) 是一种统一的点击方法,用于通过应用广泛的点击转换家族来模块化合成类先导结构。DOC 从实现“轻松实现多样性”的概念演变而来,将经典的 C−C π 键点击化学与连接性 SuFEx 技术的最新发展相结合。我们展示了 2-取代的- A炔基-1-磺酰基F氟化物(SASFs)作为一类新的连接枢纽,与多种点击环加成过程相结合。通过具有一系列偶极子和环状二烯的 SASF 的选择性 DOC,我们以最少的合成步骤报告了 173 种独特功能分子的多样化点击库。SuFExable 库包含 10 个离散的杂环核心结构,这些核心结构源自 1,3- 和 1,5- 偶极子;而与环状二烯的反应会产生几种三维双环 Diels-Alder 加合物。通过对 96 孔板中的磺酰氟侧基进行 SuFEx 点击衍生化,可以通过后期修饰将文库增加到 278 种离散化合物——证明了 DOC 方法在快速合成不同功能结构方面的多功能性。
  • Copper promoted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quinolines from benzylic azides and alkynes
    作者:Ching-Zong Luo、Parthasarathy Gandeepan、Yun-Ching Wu、Wei-Chen Chen、Chien-Hong Cheng
    DOI:10.1039/c5ra23065a
    日期:——
    novel copper promoted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quinolines from various benzylic azides and internal alkynes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e reaction features a broad substrate scope, high product yields and excellent regioselectivity. In contrast to the known two-step process of acid promoted [4 + 2] cycloaddition reaction and oxidation, the present methodology allows the synthesis of quinolines in a single
    已经证明了一种新颖的铜促进的由各种苄基叠氮化物和内部炔烃合成取代喹啉的方法。该反应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高产物收率和优异的区域选择性。与酸促进[4 + 2]环加成反应和氧化的已知两步方法相比,本方法可在中性反应条件下一步合成喹啉,并可用于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6-氯-2,3-二甲基-4-苯基喹啉(抗寄生虫剂)和3,4-二苯基喹啉-2(1 H)-one(p38αMAP激酶抑制剂)。可能的反应机理涉及将叠氮化苄重排至N-芳基丙氨酸(Schmidt反应),然后与内部炔烃进行分子间[4 + 2]环加成反应。
  • Reductive Alkylation of Azides and Nitroarenes with Alcohols: A Selective Route to Mono- and Dialkylated Amines
    作者:Ishani Borthakur、Milan Maji、Abhisek Joshi、Sabuj Kundu
    DOI:10.1021/acs.joc.1c02625
    日期:2022.1.7
    Herein, we demonstrated an efficient protocol for reductive alkylation of azides/nitro compounds via a borrowing hydrogen (BH) method. By following this protocol, selective mono- and dialkylated amines were obtained under mild and solvent-free conditions. A series of control experiments and deuterium-labeling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understand this catalytic process. Mechanistic studies suggested
    在这里,我们展示了一种通过借氢 (BH) 方法对叠氮化物/硝基化合物进行还原烷基化的有效方案。通过遵循该协议,在温和且无溶剂的条件下获得了选择性的单烷基化胺和二烷基化胺。进行了一系列对照实验和氘标记实验以了解这一催化过程。机理研究表明,Ir(III)-H 是该反应的活性中间体。KIE 研究表明,酒精的 C-H 键断裂可能是限速步骤。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无溶剂策略揭示了大约 5600 的高 TON。基于动力学研究和控制实验,提出了一种金属-配体协同机制。
  • Design,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metronidazole-1,2,3-triazole derivatives as potent urease inhibitors
    作者:Elham Babazadeh Rezaei、Fahimeh Abedinifar、Homa Azizian、Mohammad Nazari Montazer、Mehdi Asadi、Samanesadat Hosseini、Saghi Sepehri、Maryam Mohammadi-Khanaposhtani、Mahmood Biglar、Bagher Larijani、Massoud Amanlou、Mohammad Mahdavi
    DOI:10.1007/s11696-021-01653-4
    日期:2021.8
    A new series of metronidazole-1,2,3-triazole derivatives 6a–o was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as Helicobacter pylori urease inhibitors. All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more potent than standard inhibitor thiourea against urease. Among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compound 6f (IC50 = 1.975 ± 0.25 µM) with inhibitory activity around 11-fols more than thiourea (IC50 = 22.00 ± 0.14 µM) was the most potent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甲硝唑-1,2,3-三唑衍生物6a-o,并作为幽门螺杆菌脲酶抑制剂进行了评估。所有合成的化合物都比标准抑制剂硫脲对脲酶更有效。在合成的化合物中,化合物 6f (IC50 = 1.975 ± 0.25 µM) 的抑制活性比硫脲 (IC50 = 22.00 ± 0.14 µM) 高 11-fos 左右,是最有效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化合物 6f 以非竞争性模式抑制脲酶。基于分子模型研究,化合物 6f 指向双镍中心,并通过 H 键和 T 形 π-π 疏水相互作用与关键残基 His492 和 Asp633 稳定。此外,它通过与His593和Arg609的相互作用锚定在活性位点腔中的螺旋-转角-螺旋基序上。最后,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