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料应保存于一密闭的容器中,置于阴凉干燥处。干燥失重不超过15%。
用途角豆胶是天然产物,一般用来代替西黄耆胶或其他几种相似的胶。角豆胶浆比西黄耆胶浆稍黏,系将角豆胶粉末以1.0~1.5%的比例于水中煮沸制得。角豆胶作为增黏剂,据说其作用是淀粉的五倍,西黄耆胶的两倍。角豆胶也被用作片剂黏合剂,在美国和欧洲准许用于口服控释系统。角豆胶广泛用作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的黏合剂、增黏剂和稳定剂。在食品中应用的浓度为0.15~0.75%。
禁忌在黄原胶溶液中加有角豆胶,黏度增加。在控释系统中可利用这种协同作用。
来源和制备角豆胶是天然产物,是从槐豆树(Ceratonia siliqua)的种子分离出的内胚乳中得到。这种树原产于欧洲南部和地中海地区。
鉴别试验ADI不作特殊规定(FAO/WHO,2001)。
GRAS (FDA,§182.20,§184.1343)。
使用限量浅黄色粉末,无臭。可分散于水形成黏稠液,pH值为5.4~7.0,添加少量四硼酸钠则成凝胶。在pH=3.5~9.0范围内黏度稳定,钙离子、镁离子也不影响黏度,但酸或氧化剂会使其盐析而降低黏度。大白鼠经口LD5013g/kg,ADI不作特殊规定。
用途作乳化稳定剂和增稠剂。我国规定可用于果冻、冰淇淋和果酱的生产,最大使用量5.0g/kg。
用途(续)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胶凝剂。可赋予食品独特的奶油性质构,故通常用于乳制品和冰淇淋(防止乳清析出)。用于果酱、果冻和奶油干酪,可改善涂抹性能。
生产方法由豆科植物角豆(Ceratonia siliqua)的种子胚乳部分,种子经稀硫酸液在高温下脱壳或经焙炒后,磨碎、过筛得胚乳,用沸水抽提,除去不溶物后浓缩、干燥、粉碎而成。也可用乙醇或异丙醇洗涤、净化。作为商品可进一步按成品的粘度要求,作必要的处理。
生产方法(续)以豆科植物豆角的种子胚乳为原料,经焙炒后粉碎至0.147mm,用热水浸提,除去不溶物后浓缩至一定浓度,然后加入95%的乙醇,使乙醇浓度达50%,此时析出白色絮状物。离心分离出絮状物,重新溶于水,再用乙醇沉析、分离、干燥、粉碎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