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溴-4-氯-2-乙炔基苯 | 1268870-34-3

中文名称
1-溴-4-氯-2-乙炔基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romo-5-chlorophenylacetylene
英文别名
1-Bromo-4-chloro-2-ethynylbenzene;1-bromo-4-chloro-2-ethynylbenzene
1-溴-4-氯-2-乙炔基苯化学式
CAS
1268870-34-3
化学式
C8H4BrCl
mdl
——
分子量
215.477
InChiKey
AHFMLXQDHGQYD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溴-4-氯-2-乙炔基苯噻吩-2-甲酸亚铜(I)三氟化硼乙醚四丁基氟化铵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甲苯 为溶剂, 生成 (E)-N-(2-(2-bromo-5-chlorophenyl)-2-fluorovinyl)methane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α-重氮亚胺的立体定向氟化反应由1-磺酰基-1,2,3-三唑和Et 2 O·BF 3无金属合成(E)-单氟亚胺
    摘要:
    报道了用于快速制备官能化的(E)-单氟烯胺的通用,立体定向和直接的方法。除了使用过渡金属(Rh,Ni,Pd,Cu,Ag等)以外,还使用Et 2 O·BF 3通过常见的1-磺酰基-1,2,3的Dimroth平衡促进α-重氮亚胺的形成。 -三唑首次。实现了氟化物从硼到α-重氮亚胺的重氮连接的碳的整体迁移。进行了生物活性分子的衍生和后期修饰。还提出了一个合理的机制。
    DOI:
    10.1021/acs.orglett.7b04014
  • 作为产物:
    描述:
    1-bromo-4-chloro-2-(2,2-dibromovinyl)benzene 在 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1-溴-4-氯-2-乙炔基苯
    参考文献:
    名称:
    磺胺叠氮化物,炔烃和烯丙胺的一锅铜催化三组分反应,获得2,3-二氢-1H-咪唑并[1,2-a]吲哚
    摘要:
    据报道,铜催化的磺酰叠氮化物,炔烃和烯丙胺的多组分反应以中等收率提供了2,3-二氢-1 H-咪唑-[1,2-a]吲哚。一锅法通过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CuAAC)和双重Ullmann型偶联反应构建四个C–N键。
    DOI:
    10.1055/s-0037-161073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ne-pot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indolines via a copper-catalyzed sequential multicomponent/C–N coupling reaction
    作者:Hongwei Jin、Bingwei Zhou、Zhi Wu、Yang Shen、Yanguang Wang
    DOI:10.1016/j.tet.2010.11.094
    日期:2011.2
    One-pot synthesis of 2-(N-sulfonylimino)indolin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procedure combines the copper-catalyzed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of sulfonyl azides, o-bromophenylacetylenes, and amines and the copper-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N coupling in one sequence, which afforded the products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The resulting 2-(N-sulfonylimino)indolines could be easily transformed to pharmaceutically
    已经开发了一锅合成2-(N-磺酰亚胺基)二氢吲哚。该方法将铜催化的磺酰叠氮化物,邻-溴苯基乙炔和胺的三组分反应与铜催化的分子内C-N偶联反应按一个顺序进行,从而使产物的收率适中至良好。所得的2-(N-磺酰亚胺基)二氢吲哚可容易地转化成药学上有价值的羟吲哚(吲哚-2-酮)。
  • 一种合成咪唑并[1,2-a]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1087229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一种合成咪唑并[1,2‑a]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为:无水无氧条件下,将式(I)所示化合物、式(II)所示化合物、2‑溴烯丙基胺、溶剂混合,接着加入催化剂A,并滴加三乙胺,在室温下搅拌0.5~3h,随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B、碱性物质、配体,升温至60~90℃反应5~8h,之后经后处理,得到式(III)所示咪唑并[1,2‑a]吲哚类化合物;本发明安全环保,不产生废气废水;原料易得,底物适应性好,各种取代基都可以实现芳构化;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步骤简单,且是一种合成各种含取代基的咪唑并[1,2‑a]吲哚类化合物的新路线;
  • Rhodium-Catalyzed Stitching Reaction: Convergent Synthesis of Quinoidal Fused Oligosiloles
    作者:Ryo Shintani、Ryo Iino、Kyoko Nozaki
    DOI:10.1021/jacs.6b00082
    日期:2016.3.23
    family of silicon-bridged π-conjugated compounds, have been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 based on a new synthetic strategy, a stitching reaction. Multiple carbon-carbon bonds can be formed consecutively between two oligo(silylene-ethynylene)s under rhodium catalysis in a stitching manner, and up to five siloles have been fused in a quinoidal form.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oligosiloles have also
    醌型稠合低聚硅氧烷是一种新的硅桥连 π 共轭化合物家族,基于一种新的合成策略,即缝合反应,首次被合成。多个碳-碳键可以在铑催化下以缝合方式在两个低聚(亚甲硅烷基-乙炔基)之间连续形成,最多五个硅醇以醌型形式融合。还研究了这些低聚硅氧烷的物理性质,以发现其 LUMO 水平的独特趋势,随着 π 共轭时间的延长,LUMO 水平会变得更高。
  • 一种二苯烯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07641085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苯烯酮或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将式a所示的苯乙炔加入含有硝基源、氯源以及四甲基哌啶的有机溶剂中,于25~70℃条件下反应完全,反应完毕后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得式b所示的二苯烯酮及其衍生物,所述硝基源与苯乙炔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3:1,氯源与苯乙炔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3:1。式a、式b中的R同时为氢,或氢被甲基、甲氧基、氯、溴或氟单取代或多取代,取代基个数为n。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反应简单,一步合成目标产物,反应不使用酸和碱,对环境污染更小,反应条件较温和,节约能源消耗,产率高,底物普适性强。
  • 含氮化合物以及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申请人: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462125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本申请属于有机材料领域,提供含氮化合物以及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所述含氮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其中,X1、X1、X3、X4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C(R)或N,且至少一个为N。该含氮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