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二苯基喹喔啉 | 1684-14-6

中文名称
2,3-二苯基喹喔啉
中文别名
2,3-联苯基喹喔啉
英文名称
2,3-diphenylquinoxaline
英文别名
——
2,3-二苯基喹喔啉化学式
CAS
1684-14-6
化学式
C20H14N2
mdl
MFCD00014659
分子量
282.345
InChiKey
RSNQVABHABAKE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5-128 °C
  • 沸点:
    414.95°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0564 (rough estimate)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应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4/25,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海关编码:
    2933990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请将容器密封保存,并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SDS

SDS:28f5b96132b1e9653059a21d9f83f215
查看
2,3-二苯基喹喔啉 修改号码:2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2,3-Diphenylquinoxaline
修改号码: 2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2,3-二苯基喹喔啉
百分比: ....
CAS编码: 1684-14-6
分子式: C20H14N2
2,3-二苯基喹喔啉 修改号码:2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固体
外形(20°C):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白色-浅红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2,3-二苯基喹喔啉 修改号码:2

模块 9. 理化特性
熔点:
127°C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溶于: 甲苯
不溶于: 水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反应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NOx)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
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2,3-二苯基喹喔啉 修改号码:2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二苯基喹喔啉氯磺酸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N-(2,3-diphenylquinoxalin-6-ylsulfonyl)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ulphonamido-quinoxalines: Search for anticancer agent
    摘要:
    A series of new sulphonamido-quinoxaline derivatives 3(a-p) have been prepared which are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the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HTS) hit identified by Porter and collaborator. The newly synthesized compounds 3b, 3c, 3f, 3i, 3j, 3l, 3n and 3o were further evaluated in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for in vitro cytotoxicity assay among them compound 3l showed highest activity against Leukemia RPMI-8226 cell lines (GI(50): 1.11 mu M) as compared to other tested compounds. It is to be noted that compound 31 shows significant activity (GI(50): 1.11 mu M) compared to the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HTS) hit identified by Porter and collaborator (IC50 = 1.3 mu M). Further docking study confirms the c-Met kinase inhibitory mechanism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C) 2013 Elsevier Masson SAS.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ejmech.2013.04.028
  • 作为产物:
    描述:
    1,2-二硝基苯氢气 作用下, 以 二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80.0~140.0 ℃ 、1.0 MPa 条件下, 反应 48.0h, 生成 2,3-二苯基喹喔啉
    参考文献:
    名称:
    将生物质转化为化学物质:使用负载型金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从生物质衍生的乙二醇和1,2-二硝基苯衍生物一锅法分两步和三步合成喹喔啉
    摘要:
    通过使用负载在纳米二氧化铈(Au / CeO 2)或水滑石上的金纳米粒子,开发了一种有效的,选择性的一锅两步方法,该方法通过邻二醇与1,2-苯二胺衍生物的氧化偶联来合成喹喔啉。(Au / HT)作为催化剂,空气作为氧化剂,没有任何均相碱。反应动力学表明,反应控制步骤是将二醇氧化为α-羟基羰基化合物。此外,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以1,2-二硝基苯和1,2-丙二醇为原料的2-甲基喹喔啉的一锅式三步合成,最终产物的转化率为98%,总产率为83%。
    DOI:
    10.1016/j.jcat.2012.05.0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Cascade Cycloamination of α-Csp<sup>3</sup>–H Bond of N-Aryl Ketimines with Azides: Access to Quinoxalines
    作者:Tengfei Chen、Xun Chen、Jun Wei、Dongen Lin、Ying Xie、Wei Zeng
    DOI:10.1021/acs.orglett.6b00709
    日期:2016.5.6
    A copper-catalyzed cycloamination of α-Csp3–H bond of N-aryl ketimines with sodium azide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methodology provides an efficient access to quinoxalines and features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readily available ketimines with diverse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α-CSP的铜催化cycloamination 3 N-芳基酮亚胺的用叠氮化钠-H键已经研制成功。这种方法学提供了喹喔啉的有效途径,并具有温和的反应条件以及具有各种官能团耐受性的现成酮亚胺。
  • One-step approach for the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quinoxalines mediated by T3P®–DMSO or T3P® via a tandem oxidation–condensation or condensation reaction
    作者:Kachigere B. Harsha、Kanchugarkoppal S. Rangappa
    DOI:10.1039/c6ra03078e
    日期:——
    An easy and efficient propylphosphonic anhydride (T3P®)–DMSO or T3P® mediated oxidation–condensation or condensation reaction for the synthesis of quinoxalines derived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arrays of condensing partners with ortho-phenylene diamines (o-PDs) under simple and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in one step has been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一种简单有效的丙基膦酸酐(T3P®)-DMSO或T3P®介导的氧化-缩合或缩合反应,用于合成喹喔啉,该喹喔啉是在简单和简单的条件下衍生自不同阵列的缩合配偶与邻苯二胺(o -PDs)相互作用的产物。首次报道温和的反应条件。
  • Catalytic Assessment of Copper(I) Complexes and a Polymer Analog towards the One‐Pot Synthesis of Imines and Quinoxalines
    作者:Dharmalingam Sindhuja、Punitharaj Vasanthakumar、Nattamai Bhuvanesh、Ramasamy Karvembu
    DOI:10.1002/ejic.201900555
    日期:2019.8.25
    NMR and 31P NMR).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ligands (FL and BL) and complexes was established from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Copper complexes have been shown to catalyse the one‐pot synthesis of imines and quinoxalines. Heterogenized catalyst (4) was prepared by reacting more active complex 3 with polystyrene supported triphenylphosphane,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从[(PPh 3)2 Cu(µ-Cl )中制备了三种铜(I)络合物[CuCl(L)(PPh 3)2 ] [L = FL(1),BL(2)或TL(3)]。)2铜(PPH 3)]和ñ -carbamothioylfuran -2-甲酰胺(FL),N- carbamothioylbenzamide(BL)或ñ -carbamothioylthiophene -2-甲酰胺(TL)的苯和配体四配位的四面体铜配合物很好地表征通过各种光谱技术(UV / Vis,FT-IR,1 H NMR,13 C NMR和31NMR)。配体(FL和BL)和配合物的分子结构是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确定的。铜络合物已显示出催化亚胺和喹喔啉的一锅法合成。异质化催化剂(4)是通过使更具活性的配合物3与聚苯乙烯负载的三苯基膦反应制备的,并通过元素分析,DRS-UV,FT-IR,ICP-OES和固态NMR技术进行了表征。在由醇和胺
  • A new facile, efficient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peculiarity of quinoxaline derivatives with two benzimidazole fragments
    作者:Vakhid A. Mamedov、Nataliya A. Zhukova、Victor V. Syakaev、Aidar T. Gubaidullin、Tat'yana N. Beschastnova、Dil'bar I. Adgamova、Aida I. Samigullina、Shamil K. Latypov
    DOI:10.1016/j.tet.2012.10.045
    日期:2013.1
    A highly efficient and versatile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quinoxaline derivatives with two benzimidazole fragments have been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ring contraction of 3-(benzimidazo-2-yl)quinoxalin-2(1H)-one with 1,2-diaminobenzene and its various types of substituted and condensed derivatives. Owing to the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processes, involving self association, proton exchange
    基于3-(苯并咪唑-2-基)喹喔啉-2(1 H)-与1,2-的环收缩,已开发出一种高效且通用的具有两个苯并咪唑片段的喹喔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二氨基苯及其各种类型的取代和稠合衍生物。由于分子间和分子内过程,涉及桥联和相邻碳原子的大多数双-苯并咪唑基喹喔啉信号的几种形式之间的自缔合,质子交换,构象和/或互变异构交换,且NMR光谱中的苯并咪唑片段变宽。苯并咪唑片段与分子的喹喔啉核心之间的共轭作用比喹喔啉衍生物(10c)与其噻二唑[ f ]-(17)和吡咯并[ a ]-(19)环化了衍生物,导致整个分子的平面度更大。
  • 2,3-Diarylquinoxaline directed mono ortho-aroylation via 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using aromatic aldehydes or alkylbenzenes as aroyl surrogate
    作者:Sourav Kumar Santra、Arghya Banerjee、Bhisma K. Patel
    DOI:10.1016/j.tet.2014.02.034
    日期:2014.4
    directed mono ortho-aroylation protocol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aromatic aldehydes or alkybenzenes as aroyl surrogates. Out of the four available ortho sp2 C–H bonds in the two aryl rings of 2,3-diarylquinoxaline one of the C–H bond is selectively ortho-aroylated. The reaction proceeds via the aroyl radical path in the case of aromatic aldehydes while the alkylbenzenes follow either an aroyl radical or a
    已经开发了使用芳族醛或烷基苯作为芳酰基替代物的2,3-二芳基喹喔啉定向的单邻芳基化方案。在2,3-二芳基喹喔啉的两个芳基环中的四个可用邻位sp 2 C–H键中,一个C–H键被选择性地邻位芳基化。在芳族醛的情况下,反应通过芳酰基自由基途径进行,而烷基苯遵循芳酰基自由基或苄基自由基途径。在本反应条件下,可以耐受在2,3-二芳基喹喔啉,芳族醛和烷基苯中作为取代基存在的各种官能团。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