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2-(2-叠氮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硫醇 | 1347750-79-1

中文名称
2-(2-(2-(2-叠氮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硫醇
中文别名
巯基-三聚乙二醇-叠氮
英文名称
2-(2-(2-(2-azidoethoxy)ethoxy)ethoxy)ethanethiol
英文别名
HS-Peg3-CH2CH2N3;2-[2-[2-(2-azidoethoxy)ethoxy]ethoxy]ethanethiol
2-(2-(2-(2-叠氮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硫醇化学式
CAS
1347750-79-1
化学式
C8H17N3O3S
mdl
——
分子量
235.307
InChiKey
GAXDQYGDMXOVC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2-(2-叠氮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硫醇盐酸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醇丙酮 为溶剂, 反应 0.92h, 生成 2-甲氧基[2-乙氧基(2-乙氧基)]-1-乙硫醇
    参考文献:
    名称:
    Interfacial strain-promoted alkyne–azide cycloaddition (I-SPAAC) for the synthesis of nanomaterial hybrids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界面应变促进叠氮烷烃环加成(I-SPACC)的方法,用于制备稳健的纳米材料混合物。新型二苯并环辛炔改性单壁碳纳米管(DBCO-SWCNT)与多功能水溶性叠氮改性金纳米粒子(N3-EG4-AuNP)之间的反应证明了这一点。
    DOI:
    10.1039/c3cc41634h
  • 作为产物:
    描述:
    四乙二醇二对甲苯磺酸酯盐酸 、 sodium azid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醇丙酮乙腈 为溶剂, 反应 0.92h, 生成 2-(2-(2-(2-叠氮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硫醇
    参考文献:
    名称:
    Interfacial strain-promoted alkyne–azide cycloaddition (I-SPAAC) for the synthesis of nanomaterial hybrids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界面应变促进叠氮烷烃环加成(I-SPACC)的方法,用于制备稳健的纳米材料混合物。新型二苯并环辛炔改性单壁碳纳米管(DBCO-SWCNT)与多功能水溶性叠氮改性金纳米粒子(N3-EG4-AuNP)之间的反应证明了这一点。
    DOI:
    10.1039/c3cc41634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ucidation of Distinct Modular Assemblies of Smoothened Receptor by Bitopic Ligand Measurement
    作者:Fei Zhao、Yiran Wu、Fang Zhou、Dongxiang Xue、Simeng Zhao、Wanglong Lu、Xiaoyan Liu、Tao Hu、Yanli Qiu、Rongyan Li、Tangjie Gu、Yueming Xu、Fei Xu、Guisheng Zhong、Zhongxing Jiang、Suwen Zhao、Houchao Tao
    DOI:10.1021/acs.jmedchem.1c01220
    日期:2021.9.23
    between the active status and receptor assembly. Different activity dependency on the linker length for these bitopic ligands corroborates the various occurrences of SMO assembly. These results reveal a rigid “near” assembly for active SMO, which is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results. Conversely, inactive SMO adopts a free ECD, which would be remotely captured at “far” assembly by cholesterol. Altogether
    FG 类蛋白偶联受体的特征在于除了具有七个 α 螺旋的共同跨膜结构域 (TMD) 外还有一个大的细胞外结构域 (ECD)。对于平滑受体 (SMO),结构研究揭示了解剖的 ECD 和 TMD,以及它们的集成组件。但是,在不同情况下报告了不同的程序集。使用基于四个系列交叉共轭双位配体的无偏方法,我们探索了活性状态和受体组装之间的关系。这些双位配体对接头长度的不同活性依赖性证实了 SMO 组装的各种发生。这些结果揭示了主动 SMO 的刚性“近”组件,这与之前的结果相反。相反,不活动的 SMO 采用免费的 ECD,这将在“远”组装时被胆固醇远程捕获。总而言之,我们提出了一种胆固醇流动引起的 SMO 激活机制,涉及从远到近的组装 ECD 的勃起。
  • Interfacial strain-promoted alkyne–azide cycloaddition (I-SPAAC) for the synthesis of nanomaterial hybrids
    作者:Pierangelo Gobbo、Samantha Novoa、Mark C. Biesinger、Mark S. Workentin
    DOI:10.1039/c3cc41634h
    日期:——
    An interfacial strain promoted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 (I-SPACC) is introduced as a method to prepare robust nanomaterial hybrids. This is demonstrated with a reaction between a novel dibenzocyclooctyne-modified 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s (DBCO-SWCNT) and a versatile water-soluble azide modified gold nanoparticle (N3-EG4-AuNP).
    本文介绍了一种界面应变促进叠氮烷烃环加成(I-SPACC)的方法,用于制备稳健的纳米材料混合物。新型二苯并环辛炔改性单壁碳纳米管(DBCO-SWCNT)与多功能水溶性叠氮改性金纳米粒子(N3-EG4-AuNP)之间的反应证明了这一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