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TK474能够抑制I型PI3K亚型,在无细胞试验中其IC50值为37 nM,并对PI3Kδ表现出最强的抑制作用。该化合物已进入1/2期临床研究。
靶点在1 μM浓度下,ZSTK474有效降低PI3K活性至对照组水平的4.7%,而LY2194002仅降低了44.6%。ZSTK474抑制重组p110β、-γ和-δ活性的IC50分别为17 nM、53 nM和6 nM。ZSTK474对一组39个人类癌细胞系表现出有效的抗增殖活性,平均GI50为0.32 μM,优于LY294002(7.4 μM)与wortmannin(10 μM)。在1 μM浓度下,ZSTK474治疗可阻断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胞膜边缘波动和PIP3产生。10 μM ZSTK474可诱导OVCAR3细胞凋亡,并导致G1期完全阻滞,但不会引起A549细胞凋亡。0.5 μM ZSTK474治疗显著减少磷酸化的Akt 和GSK-3β水平及细胞周期蛋白D1蛋白质的表达。此外,ZSTK474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其他参与细胞增殖调节的下游信号组分,包括FKHRL1、FKHR、TSC-2、mTOR和p70S6K的磷酸化。在0.1 μM下,ZSTK474不抑制mTOR;甚至在100 μM浓度下,也仅抑制少于40%的mTOR活性。该化合物还在体外表现出有效的抗血管生成活性,阻断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由VEGF诱导的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并通过RXF-631L细胞抑制HIF-1α表达与VEGF分泌。ZSTK474还能够抑制伴刀豆球蛋白A激活的T细胞中IFNγ 和IL-17的产生,同时通过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LS)抑制增殖和PGE(2)的产生。
体内研究口服给药后,ZSTK474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皮下植入的小鼠B16F10黑色素瘤的生长,在第14天时分别以100、200或400 mg/kg剂量产生28.5%、7.1%或4.9%的肿瘤消退,效果优于其他四种主要抗癌药(irinotecan、cisplatin、doxorubicin和5-fluorouracil)的最大耐受剂量(分别为96%、35.7%、24%和68.3%)。400 mg/kg的ZSTK474完全抑制了小鼠体内A549、PC-3和WiDr的生长,并诱导了A549移植瘤的消退。此外,ZSTK474显著抑制RXF-631L异种移植模型中的肿瘤生长,并与微脉管数量在ZSTK474处理的小鼠体内的显著减少一致。在大鼠体内研究中,ZSTK474口服给药可改善佐剂性关节炎的发展。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4-(4-氯-6-(2-(二氟甲基)-1H-苯并[d]咪唑-1-基)-1,3,5-三嗪-2-基)吗啉 | 4-(4-chloro-6-(2-(difluoromethyl)-1H-benzo[d]imidazol-1-yl)-1,3,5-triazin-2-yl)morpholine | 475111-38-7 | C15H13ClF2N6O | 366.758 |